税收管理案例与应用

分類: 图书,经济,财政税收,
作者: 李青编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 213000版次: 1页数: 167印刷时间: 2008/02/01开本: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1122261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税收征收管理工作是税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税收征管是税务部门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展开的,因此税收征管就是税收执法,是税务人员根据法律的授权,在其职权范围内实施的税收行政行为。税收执法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一方面,它要求税务人员能够熟练地掌握与应用税收、会计、统计等专业知识以及选案、询问、查账、外调等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它要求税务人员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在执法过程中正确行使权利,以避免损害纳税人利益并避免自身陷入税务纠纷的不利境地甚至遭受法律惩罚。
基于税收征管活动的以上特点,在税收管理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中使用案例就显得很有必要。通过生动的案情描述,详细的法律法规与专业知识、技能应用说明,将税收征管实践带进课堂,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对税收征管实践感同身受,对征管活动产生较深的感性认识,而且通过对案例的点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将相关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融会贯通。本书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目的而编写的。不仅如此,在当前大力倡导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管理学教学的背景下,本书的编写与出版为税收管理学提供了实施案例教学的有益工具。近年来出版的不少税收管理教材在内容上都融入了案例,但受到篇幅的限制,有些案例案情相对简单,或者是对案例的点评分析较少。本书是一本税收征管案例集,在案例选用、编写方面弥补了上述不足。
作者简介
李星,经济学博士,执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为本科生,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MPA)讲授“税务管理”,“中国税制改革”,“经济学”等课程,研究领域,税收政现理论与实务、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等,主要学术论文发表于《涉外税务》、《经济纵横》、《中国财经信息资料》、《山东财政学院学报》,参与编写《财政学》(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中国公共债务问题:现状透视与风险化解》(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等,是《自由市场创新机器——资本主义增长奇迹》(威廉姆鲍莫尔著,中信出版社,2003)译者之一,国家社会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财税政策与收入分配调节负责人。
目录
第一编发票管理
1货运发票管理案
2货运发票能用来抵扣增值税吗
第二编日常征管
3纳税人的这一行为如何定性
4税务机关这样行使代位权与撤销权合法吗
5税权与债权,哪项权利应该被优先行使
6税收保全的适用
7关于税款追征期限的适用
第三编违法犯罪行为
8增值税偷税手法与会计账务调整
9网上开让偷税案
10新型出口骗税案
第四编税务稽查与纳税评估
11从结算合同入手查处偷逃个人所得税
12电热器公司虚构生产成本偷税案
13以资金控税在查处虚开增值税发票案中的应用
14投入产出法在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中的应用
第五编税务争议
15一起复杂的税收行政复议与诉讼案
16跨国卫星传输服务纳税争议案
第六编涉外税收管理
17医药关联企业转让定价避税案
18跨国公司避税案
19转让定价税务审计
第七编税源监控
20重点税源监控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1.货运发票管理案
虚假使用发票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开具和使用假发票。假发票危害最大,也是发票管理中最难根除的一个问题。纳税人使用假发票经营,自然就脱离了税务机关的监控,造成大量的税收流失。虽然《税收征管法》和《刑法》对于发票制假、售假及用假都有明确的罚则,但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这类违法犯罪行为仍然屡禁不止。为此,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治理假发票问题。目前增值税专用发票已纳入金税工程网络管理,制假现象逐步得到遏制。但是,其他重要的发票,如货物运输发票、废旧物资收购发票、海关进口货物完税凭证、农副产品收购凭证等具有增值税抵扣功能的“四小票”,由于地域性比较强,尚未纳入全国联网管理,因而给制假分子以可乘之机,导致目前“四小票”造假的势头愈演愈烈。
另一种是真票假开或虚开发票。真票假开或虚开发票中使用的发票本身不是造假得到的,假开或虚开是指纳税人不按照真实的商品或劳务交易虚假开具发票,主要表现为无业务开具,不实开具,虚增价款和销项税额,借此抵扣增值税,来偷、逃、骗税。随着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和完善,利用传统手段虚假开具增值税发票的行为容易被税务机关识破,于是一些不法分子将目光转向了“四小票”。虽然四小票抵扣税款的总额不到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十分之一,但据统计,每年也在几千亿元以上。这些抵扣凭证还没有完全纳入金税工程网络管理,没有实现有效地防伪和稽核比对,给犯罪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
以下就是一个关于虚假使用货运发票的案例。这一案例反映了目前货运发票违法犯罪行为较为普遍的事实,说明了强化货运发票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为加强货运发票管理、查处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有益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