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看世间(藏学法师著)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宗教,佛教,
作者: 藏学法师 著
出 版 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 250000版次: 1页数: 216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9623498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转眼看世间》以纯净的文字,非凡的才情,展示了一位出世禅者对生命真谛的冥思与追寻。 藏学法师,九华山甘露寺住持、九华山佛学院院长,于青灯黄卷之隙,朝圣礼佛之余,写出了这本至情至性的当代佛门文学珍品。本书是作者第一部散文集,所写的是作为一个佛门禅宗弟子眼中的世界和人生。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第一部散文集,所写的是作为一个佛门禅宗弟子眼中的世界和人生。全书共分两辑:第一辑主要为游记,记录了作者游历四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第二辑主要为抒情文字,描绘了当代佛门弟子的生活、寺庙里的趣事以及对生命世界的挚爱之情;表达了对佛门大德的无尽怀念;展示了一袭袈裟下那极其丰富的内心世界。作品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一个当代僧人的心路历程,感情真挚,文笔清新,且富有哲理,在淡淡的抒情中,不时透露出作者的幽默与睿智。
作者简介
藏学,又名果行,九华山弟子,1969年生于湖北的一个乡村,1990年在九华山剃度出家,同年3月入九华山佛学院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在湖北宝通寺受县足戒,1996年随九华山方丈德大和尚出访新加坡,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举办了“九华山佛学院历届僧书画展”,其后,又随仁德大和尚出访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国家。1998年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在《美文》、《天涯》、《散文》、《北京文学》、《佛教文化》等杂志上发表文章若干。现任九华山佛学院常务副院长、禅宗祖庭三祖寺住持。
目录
感恩的心(自序)
第一辑 那片绿草地
九华山的寂静
峨眉山道上
西湖冷暖
姑苏心影
古城寻梦
期待在天柱山中
多情的雁荡山
久远的缘分
细雨的忧思
那片绿草地
赞佛声中的眼泪
美丽的鱼尾狮
平淡中的真实
第二辑 多情乃佛子
钵盂峰的悲愿
师公
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
寻找妈妈
一个找不到庙门的僧人
一双袜子
一件大褂
一只小狗
一只受伤的猫
一只小鸟
一封无处投递的信
童心
大雁塔下
千年默玄
东林尘外踪
草堂烟雨
沧溟幽塔
书摘插图
第一辑 那片绿草地
九华山的寂静
十多年来,每当我走出寺门,迎面而来的全是山的沉寂与空漫,空山给了我孤独的个性,让我凄清,让我超然……
定心石
随着社会的发展,空山里已有了现代化的气息,竹篁里不时传来汽车的轰鸣声,使本来空寂的山林涌出几分燥动,几分尴尬。车轮在盘山公路上绕行,将那条登山的古道辗得零零碎碎的,也辗碎了行者的心。
我初上九华山时,因大雪封山,车辆上不了山,我独个儿踏着前人的足迹,沿着古道攀缘而上——经二圣殿,过一天门,到甘露寺(甘露寺位于九华山北麓的半山腰上,是九华山佛学院的所在地)。古道两边的竹子被积雪压弯,拱成一道很深的隧道,我艰难地在“隧道”中攀登。
在甘露寺后的古道边,有一石横卧路东,厚厚的积雪掩住了石面,我当时不知道此石就是我今日要写的“定心石”,后来我在九华山佛学院上学,每当学习紧张或情绪不佳时,我总爱到竹林里走走,在定心石上坐坐。
坐在定心石上,心未必真定,纷杂的思绪随同林间的风儿飘浮游弋——出家了为什么还要学做人?学做人为什么偏念那本难念的经?
……
定心石是宽容的,经历了千年风雨的它根本没计较风雨中的幽恨;定心石是负重的,它负载着沉重的心,也负载着沉重的情;定心石是坚强的、也是无情的,它无动于人间悲苦,刚毅而矜持!
什么时候,方能修炼到定心石般如如不动呢?
龙潭
龙潭三面危山,山峭千丈,只有一个缺口通向远方。在山的西面峭壁上,凿有一条栈道,靠悬崖边的石栏杆由一条像长蛇一样的铁链串着,“长蛇”曲曲弯弯、平平静静,挺寂寞的样子。我以为,这条道在九华山最险峻,在这种道上行走,你可以领略无限风光,低头望龙潭,你决不会闲思什么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小心翼翼地将每一步都迈得很稳,因为你已懂得什么叫一失足成千古恨!
龙潭呈圆形,深不可测,水绿而清纯,东面两山像随时都可能合拢一般,两山之间冲出一股清泉,猝不及防地撞在拦道的石头上,碎成一团蘑菇般的云。我见过不少瀑布,包括世界上最大的尼加拉瓜(NIAGARA)大瀑布,但相比之下我还是喜欢龙潭瀑布的寂静与幽深。龙潭瀑布没有过多的炫耀与张扬,一泓清泉,纯纯净净,自自然然。我喜欢这样的山水,有好几次,我站在悬崖上,总想纵身一跃,将自己融化在这青山碧水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