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与发展--长江三角洲对外贸易报告

分類: 图书,经济,区域经济 ,
作者: 傅钧文 等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7-12-1字数:版次: 1页数: 186印刷时间: 2007/12/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6420116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长三角对贸易发展动向报告》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该报告是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为了资助上海社会科学开展社会经济重大问题调查研究并设立专门数据库而设立的专项课题之一。课题设立本身显示了市委宣传部领导对社会科学研究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调查研究、社会实践的和收集资料数据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为了尽可以多地收集资料秀第一手的数据,三地的课题组成员还专赴上海的闵行区、嘉定区、南汇区,浙江的杭州、宁波、绍兴和江苏的昆山、边云港、无锡等地的开发区进行了长三角开发区外资和外贸问题的专题调查研究,收集整理了大量第一手的数据和实例资料,部分数据和资料汇集在本课题报告的相关内容中。
目录
序
第一章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本书的研究主题与视角
第二节本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中国开放经济发展中的对外贸易
第一节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
第二节对外贸易的地区分布
第三节对外贸易方式
第四节对外贸易主体构成
第三章长三角外贸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
第一节世界经济基本面尚好,金融不平衡现象突出
第二节跨国产业转移成新亮点,投资环境继续被看好
第三节外贸内外环境基本有利,制约因素有所增加
第四节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外贸相关制度进一步健全
第四章长三角地区外贸发展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外贸总量迅速扩大
第二节外贸依存度急速上升
第三节外贸伙伴集中
第四节出口产品竞争力有待提高
第五章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促进政策体系
第一节现有外贸促进政策体系
第二节对长三角地区现有外贸政策促进体系的评述
第六章长三角地区外贸发展的经济效益分析
第一节长三角外贸发展与经济增长
第二节长三角外贸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
第七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长三角外贸经济效益分析
第一节不同外贸主体的外贸效益分析
第二节不同贸易方式的外贸效益分析
第八章长三角地区外贸发展的社会效益分析
第一节出口扩大了就业,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第二节出口加快长三角财政税收增长
第九章长三角地区外贸发展的生态效益分析
第一节外贸对长三角自然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外贸对长三角能源的影响
第十章长三角地区的贸易摩擦
第一节长三角地区近年对外贸易摩擦概况
第二节长三角地区应对贸易摩擦的策略与措施
第三节分析与评价
第十一章江苏省外贸发展的效益分析
第一节江苏省外贸发展的现状
第二节江苏省外贸发展效益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江苏省外贸发展效益的实证问题
第四节江苏省外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加快江苏外贸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十二章浙江省外贸发展的效益分析
第十三章上海市外贸发展的效益分析
第十四章长三角外贸领域的竞争与合作
书摘插图
第三章 长三角外贸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
第二节 跨国产业转移成新亮点,投资环境继续被看好
2006年,发达国家的产业对外转移的步伐不减,高端制造业和服务外包,将成为跨国产业转移的新重点。据普华永道在2005年末进行的第九期全球CEO调查,在总共45个国家的1410名CEO中,55%受访者表示,中国是最受欢迎的投资国家,在有关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的四国投资对比受访调查中,78%的受访者认为中国能提供最重要的市场发展机会。在今后的对华直接投资中,长三角地区仍将是外资注入最活跃的地区。商务部研究院在《2005-2007年跨国公司对华产业投资趋势调研报告》中指出,在今后三年,跨国公司将普遍扩大对华投资,其中,长三角以压倒性优势,成为跨国公司首选。
第三节 外贸内外环境基本有利,制约因素
有所增加在外部环境方面,世界经济继续保持较好的局面,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进一步的发展机遇,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6年全球贸易增长率将达到7.4%。中美、中欧纺织品协议的签订,维护了双边贸易关系的稳定,为我国纺织品进入欧美市场提供了可预期的贸易环境。有关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进展喜人。截至2005年底,共有51个国家认定了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尽管贸易外部环境宽松,但我国贸易摩擦日趋严重。据统计,2005年1~10月,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各种贸易救济调查52起,涉案金额达16.9亿美元,明显高于2004年全年的12.6亿美元。中美纺织品贸易协议启动后,“特保”将退位,反倾销将越来越成为美国应对中国对美出口的武器。事实上,美国对出口量并不大的我国画布反倾销案调查就足够引起我国的警惕。欧盟方面也同样如此,其对我国33类化纤布反倾销调查仍未结案。陈此之外,社会责任标准、市场经济地位都有可能成为欧美今后限制中国纺织品进口的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