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原理

分類: 图书,经济,经济学理论 ,其他经济学理论 ,
作者: 黄辉 编著
出 版 社: 中国财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2-1字数:版次: 1页数: 539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054967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教程由五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述国际贸易理论,包括第一至五章,系统介绍从古典到现代的主要的贸易理论。本部分内容未涉及货币因素,因而也称为国际贸易的纯理论,它着重考察国际贸易的基础、均衡价格的形成、贸易利益的分配以及贸易理论的动态化。尤其值得借鉴的是贸易理论在其长期演化过程中所发展起来的各种有效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第二部分讨论国际贸易政策,包括第六、七、八章,重点分析关税和几种重要非关税贸易政策的含义及经济效应,并且在此基础上,对贸易保护主义观点和政策作出评价,同时进一步探讨了贸易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
第三部分所涉及的内容是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包括第九、十、十一章,逐次分析了劳动力、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跨国运动的原因、发展状况及其福利和经济影响。在生产资本的流动分析中,着重介绍跨国企业理论。
第四部分讲述国际货币金融理论和制度,主要由第十二至十六章构成。在对国际收支账户和外汇市场进行了比较细的分析之后,重点推介各个学术派别具有影响力的汇率理论和国际收支调整理论,这也是国际金融理论的核心。在第十六章,我们检视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和变革。
第五部分内容包含第十七和十八章,讨论开放经济下的内外部均衡和宏观经济政策。第十七章主要以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为基本的分析框架,探讨利用经济政策工具实现内外部均衡的途径以及传统需求管理政策的有效性;第十八章则运用总供求分析模型,探讨开放经济的价格与收入。
目录
第一章比较优势理论
第一节绝对优势原理
第二节比较优势原理
第三节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
第四节成本递增条件下的国际贸易
第二章贸易均衡理论
第一节均衡分析(Ⅰ):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
第二节均衡分析(Ⅱ):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
第三节提供曲线与贸易条件
第四节基于偏好差异的国际贸易
第五节交易成本及多维贸易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
第一节H-O模型
第二节国际贸易对短期生产要素收入的影响
第三节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第四节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第五节里昂惕夫之谜
第四章现代贸易理论
第一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第二节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第三节需求结构贸易理论
第四节技术差距贸易理论
第五章动态贸易理论
第一节要素增长与国际贸易
第二节技术进步对贸易的效应
第三节需求变动对贸易的效应
第六章关税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关税的概念和种类
第二节关税效应(Ⅰ):小国情形
第三节关税效应(Ⅱ):大国情形
第四节最优关税理论
第五节关税结构理论
第七章非关税贸易政策和歧视性贸易政策
第一节进口配额
第二节出口政策
第三节其他非关税壁垒
第四节战略性贸易政策
第五节国际卡特尔
第六节歧视性贸易政策
第八章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
第九章国际生产要素流动(Ⅰ):劳动力转移
第十章国际生产要素流动(Ⅱ):资本借货
第十一章跨国企业论
第十二章国际收支账户
第十三章外汇市场
第十四章汇率理论
第十五章国际收支调整
第十六章国际货币体系
第十七章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
第十八章开放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
第十九章开放经济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主要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比较优势理论
国际商品交换是国际经济领域最古老的话题,作为对国际商品交换规律的总结,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为什么会产生国际贸易?怎样开展贸易?贸易利益如何分配?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构成了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早在工业革命时代,古典经济学的先驱者们便开始致力于探索国际贸易的机制和规律,并以其富有逻辑性的思想奠定了贸易理论体系的基石,所以,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形成总是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这些闪光的名字相联系的。
第一节绝对优势原理
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古典经济学家在批判重商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古典自由贸易理论,主张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贸易,其理论起点就是所谓的绝对优势原理。
一、古典经济学家对重商主义的批判
直到l8世纪末以前,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理论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的是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者视金银货币为财富的唯一形式,因而一切国际经济活动之目的就在于获取金银,对外贸易作为获取金银的重要手段,必须以追求顺差为出发点。通过贸易顺差,增加货币收入,促使金银流入国内,金银货币存量积累意味着国家的强盛和人们的富足。同时,重商主义者认为,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一国所得必别国所失,所以主张利用国家政权干预对外贸易,实施外贸垄断,采取奖出限入政策,维持贸易顺差。显然,重商主义观点表面出浓厚的经济民族主义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