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名著导读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心理学,
作者: 王芳 著
出 版 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1字数:版次: 1页数: 32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2032538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心理学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一门学科。百年以来,伟大的心理学家不断涌现,像弗洛伊德、弗罗姆、荣格、马斯洛、华生等心理学大师,他们的工作意义远远超出了学科的局限,而拓展到对整个人类生存观念的冲击与重构。在他们身后,是一部部流传百世的巨著。本书以各个心理学流派为线索,选取学派中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如精神分析学派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等等。无论是致力于心理学专业研究的青年学生,还是关注心理知识和心理问题的普通读者,都可以从各个时期的心理学名著中找到各自的关注点,汲取知识的力量。
内容简介
本书以各个心理学流派为线索,选取学派中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如精神分析学派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等等。每部著作大体分这几部分:首先对作者的姓名、成书时间及比较好的版本做了简单的介绍;“走近作者”对作者的生平、成就、主要著作等信息做简单介绍;“核心智慧” 介绍了著作中反映的作者的观点及三三要内容;“经典语录”中选取的是著作中的一些精彩的话语、言论。这样能使读者对那些心理学名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对所选取的著作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本书没有对名著中的各种倾向、主义、论点和材料进行分析、评论、批判,而是将每本名著的梗概、要点提示给读者,让读者自己作出鉴别。本书适合心理学爱好者阅读,同时也可以给正在遭受心理危机和心理问题困惑的人们提供理论方法上的镜鉴。
目录
序言
“知道分子”的速读时代(代序)
一、心理学史专著
《心理学史》/黎黑
《现代心理学史》/舒尔茨
二、内容心理学派
《人类与动物心理学论稿》/威廉冯特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人类的学习》/R.L.桑代克
《心理与教育的测量和评价》,R.L.桑代克、E.P.哈根
《科学与人类行为》/伯尔霍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
《超越自由与尊严》/伯尔霍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
《社会学习理论》/阿尔伯特班图拉
四、格式塔心理学派
《感觉的分析》/恩斯特马赫
《认识与谬误》/恩斯特马赫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考夫卡
《拓扑心理学原理》/库尔特勒温
五、精神分析心理学派
《梦的解析》/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性欲三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引论》/西恪蒙德弗洛伊德
《心理学与文学》/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人类及其表征》/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理解人性》/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生活的科学》/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自卑与超越》/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凯伦霍妮
《神经症与人的成长》/凯伦霍妮
《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哈里斯塔克沙利文
《逃避自由》/埃里希-弗洛姆
《在幻想锁链的彼岸》/埃利希弗洛姆
《童年与社会》/埃里克洪伯格尔埃里克森
《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埃里克洪伯格尔埃里克森
《生与死的对抗》/诺尔曼布朗
《弗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弗雷德里克约翰霍夫曼
《拉康选集》/拉康
六、皮亚杰心理学派与新皮亚杰派
《智慧心理学》/让皮亚杰
《心理学与认识论》/让皮亚杰
《儿童心理学》/让皮亚杰
《发生认识论原理》/让皮亚杰
《智慧的发展》/罗比凯斯
七、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动机与人格》/A.H.马斯洛(人本主义学派发起人)
《人性能达的境界》从.H.马斯洛
《爱与意志》/罗洛梅(人本主义)
《分裂的自我》/莱恩
八、认知心理学派
《语言与心理》/诺姆乔姆斯基
《学习的条件》,R.M.加涅
《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奥苏伯尔
九、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活动、意识、个性》/阿尼列昂捷夫
十、发展心理学派
《自我的发展》/简卢文格
《发展的自我》/罗伯特凯根
十一、其他学派
《记忆:一个实验的与社会的心理学研究》/F.C.巴特莱特
《心灵、自我与社会》/米德
《梦的真谛》/查尔斯莱格夫特
《情绪心理学》/斯托曼
《走出抑郁》/特罗茜罗尔
《变态人格心理分析》/S.K.曼格尔
后记
书摘插图
书摘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人类的学习》
本书作者:R.L.桑代克,成书于1931年,推荐浙江教育出版社版本。
【走近作者】
桑代克(1874—1949),生于美国麻省一位牧师家庭,他生性害羞、孤独,只有在学习中才能找到乐趣。他特别有学习的天赋,其一生致力于心理学研究,著述颇多。
1895年,桑代克到哈佛大学受教于詹姆斯,做小鸡走迷津实验。后转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继续利用猫和狗等做实验。1898年,在卡特尔的指导下,以《动物的智慧:动物联想过程的实验研究》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在该校教育学院工作40年,先后任教员(1899)、副教授(1901)、教授(1903),于1940年退休。1942年又回哈佛大学任詹姆斯讲座教授,继续从事心理学研究,直到1949年去世。
桑代克的研究兴趣十分广泛,他是美国哥伦比亚学派的主要代表,又是动物心理实验的首创者,教育心理学体系和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并设计了心理测验,为美国教育测验运动的领袖之一。
桑代克的主要著作有《动物智慧》 (1911)、 《教育心理学》 (三卷本,1903/1913一1914)、 《智力测验》 (1927)、 《人类的学习》 (1931)、 《需要、兴趣和态度的心理学》(1935)、 《人类与社会秩序》 (1940)、 《心理与教育的测量和评价》 (1955)等。
【核心智慧】
桑代克在历史上的地位是很难论定的。他并未创建行为主义。虽然他在动物心理研究中应用了行为主义。他致力于学习心理的研究,很快使他脱离了发展行为主义的学究式实验心理学的主流。正如心理学史家T.H.黎黑所说:“桑代克是一位实用的行为主义者,而不是一个彻底的行为主义者。”
桑代克的动物心理实验及其学习理论与I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和J.B.华生的行为主义有其相似之处,但桑代克明确宣布他的研究并非与巴甫洛夫的实验同质,并且,他对华生的有些基本观点是持反对意见的。
关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桑代克认为,他的研究是以相属性为依据的,而非像巴甫洛夫那样以接近性为依据。在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实验中,无条件刺激紧接着条件刺激而呈现,以此接近性,两种刺激多次结合呈现后,动物便能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学习形式。而桑代克的相属性原则,并非指学习有赖于接近性,而是指那些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紧密相连的元素会在学习中被联结起来。例如,我们把“约翰是屠夫,哈里是木匠,吉姆是医生”这句话写在一张纸上,呈现给被试者。如果以经典性条件反射来解释的话,则被试者在“屠夫一哈里”上的联结就会比“屠夫一约翰”的联结更强。然而,很清楚,情形并非如此。约翰和屠夫因为句子结构的关系而“相属”,所以容易联结在一起,并且一起被回忆。
华生用肌肉和腺体的活动来解释学习,否认内部心灵的存在。对此,桑代克明确指出:“过分热情的行为主义者除了强调肌肉和腺体的作用外,不允许人性有任何反应,这样做实际上是在赛马中下错了赌注。”在桑代克看来,虽然测量和记录外显的身体活动是无须争议的,但是也应该承认,一种观念会引发另一种观念,其引发的强弱取决于桑代克提出的3条主要定律和5条辅助定律的运用。他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来论证内部反应。然而,问题在于这样的内部心灵是以何种性质存在的?它们的运作方式如何?桑代克指出,在一名真正的联结主义者和一名真正的目的主义者之间不应该有任何争吵。双方都同样认为,个体的态度、顺应、倾向、兴趣和目的每时每刻都在与各种情境一起发生作用。如果会发生什么争吵的话,那么这种争吵将会集中在联结主义者对这些内部心灵的结构和发展的解释上。
“任何一种特定的心理定向或心理态度或心理倾向是由什么东西构成的?广义一点说,一个人的兴趣和目的是由什么东西构成的?更广义一点说,他与外部情境合作的整个心理或自我或倾向系统是什么?我的答案是,所有这些,归根结底是由联结所形成的。”看来,桑代克所谓的内部心灵,虽非华生的肌肉和腺体,却也非心理学传统意义上的心灵。而是一种机械的联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