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与配送(周秀群)

分類: 图书,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
作者: 周秀群主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2-1字数: 383000版次: 1页数: 230印刷时间: 2008/02/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2201561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四篇十三章。内容包括第一篇仓储概述:介绍了仓储功能,仓库的结构和机械设备;第二篇 仓储作业规划与执行:介绍了仓储的作业过程,商品储存规划及商品养护管理,危险品保管及仓库安全管理,库存管理;第三篇配送作业规划与执行:介绍了配送环节及功能,配送中心作业功能规划及设施构造,配送中心作业流程,配送车辆运行调度,积载技术,配送运输路线的优化,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第四篇仓储、配送成本管理与绩效评估。
本书全面、系统、科学地阐述了现代仓储与配送相关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既深入理论,又通俗易懂,知识点明确,突出了以应用能力为本的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同时关注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的趋势,介绍了自动化、智能化关键技术的应用以及新型包装材料与技术的应用等先进科技。充分体现了针对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本书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物流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作为专业教材,同时也可供物流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阅读参考,还可作为在职人员培训用教材。
目录
第一篇仓储概述
第一章仓储管理
引导案例
第一节 仓储管理概述
一、仓储
二、仓储管理
三、仓储合理化标志
第二节 仓储功能和仓储管理的任务
一、仓储功能
二、仓储管理的任务
第三节 仓储在物流系统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仓储在企业物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二、仓储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三、仓储是物流增值服务功能的实现环节
第四节 现代仓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现代仓储现状
二、现代仓储的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练习与思考题
第二章仓库和仓库设备
引导案例
第一节 仓库的概念和类型、作用
一、仓库的概念
二、仓库的功能
三、仓库的分类
第二节 仓库的选址与布局
一、仓库的选址
二、仓库的结构
三、仓库布局的原则与功能要求
四、仓库布局
第三节 货仓的组织结构与规划
一、仓库的组织结构图
二、仓库使用规划
第四节 仓储机械设备
一、仓储设备配置的原则
二、仓储主要设备及其作用
三、仓储设备使用管理
四、自动化立体仓库
本章小结
练习与思考题
实训项目
第二篇仓储作业规划与执行
第三章仓储作业过程
引导案例
第一节 入库
一、储存业务的受理及仓储合同
二、仓储合同
三、入库管理
四、入库前的准备工作
五、接运
六、验收
七、入库
八、商品的编码与分类
第二节理货
一、理货作业的作用
二、理货的内容
三、理货的方法
四、理货单证
第三节 盘点
一、盘点作业的目的和内容
二、盘点作业的程序
三、盘点结果的处理
第四节 出库
一、出库概述
二、出库程序
三、商品出库时发生问题的处理
本章小结
练习与思考题
第四章 商品储存规划及商品养护管理
引导案例
第一节 商品储存规划
一、商品储存场所选址
……
第三篇配送作业规划与执行
第四篇创储、配送成本管理与绩效评估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篇仓储概述
第一章仓储管理
第二节 仓储功能和仓储管理的任务
一、仓储功能
仓储的功能,从本质上讲的是对物品的储藏与保管。但是,储藏和保管并不是仓储的全部功能的内容。尤其是随着物流供应链理论的不断发展,仓储在缩短物流周转周期、降低存货、降低成本和改善客户服务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仓储的内涵得到不断延伸,具有了战略地位。因而除了储藏物品和保管物品基本功能外,还在物质生产过程和流通中等其他方面发挥作用,具体的功能如下。
1.仓储是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和支撑条件,在产品价值创造中发挥着作用
现代社会生产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生产趋于专业化和规模化,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产量不断增多,绝大多数产品都不能被即时消费,需要经过仓储中的分类、保管等基本作业进行储存,这样才能避免生产过程被堵塞,保证生产过程能够继续进行。同时,生产所使用的原料、材料等也需要有合理的储备,才能保证及时供应,满足生产的需要。仓储环节所获得的市场信息虽然比销售信息滞后,但更集中和准确,信息成本极低,且反映快捷。现代企业生产特别重视仓储环节的信息反馈,将仓储量的变化作为决定生产的依据。同时在管理上特别重视仓储信息的收集和反应。
2.仓储是流通的重要支撑
商品生产和消费在时间、空间、数量和品种等各方面都存在着矛盾。这些矛盾既不能在生产领域里解决,也不可能在消费领域里得到解决,而只能通过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商品仓储活动在流通领域加以解决。商品仓储活动在推动生产发展,满足市场供应中具有重要意义。产品从生产到消费,需要经过分散、集中、分散的过程,为保证商品流通过程连续进行,就必须有仓储活动。商品在仓储中进行整合、分类、拆除包装、配送等处理和存放。通过这些作业,可以防止意外发生,如运输延误、零售商缺货等,保证商品顺利流通。物料供应仓库而言,这一特定职能非常重要,因为原材料供应的延迟会耽误整个生产流程。
3.仓储保持产品原有的使用价值
任何一种产品,当它生产出来以后至消费之前,由于其本身的性质,所处的条件,以及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因素,都可能使物资使用价值在数量上减少、质量上降低,如果不创造必要的条件,就不可避免地使物资造成损害。经过科学的仓储管理,在库物资进行整理、加工、分装等,加强对物资的养护,保存好暂时处于停滞状态的物资的使用价值。
4.仓储为加速商品周转、加快流通起着保证作用
仓储过程中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考虑产品的颜色、运送线路和交付,并在最佳时间安排这些活动以避免交通阻塞。除了满足客户订货要求而形成的产品组合以外,使用原材料、半成品的企业通常将这些物资整合起来,从物料供应仓库整车运送到工厂。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而且还避免了将工厂作为仓库。在直接转拨的经营中,不同供应商的产品以整车的数量运到后,越过仓库运到停好的卡车上,以便送到特定的客户手中,而不是被存储起来等待以后的分拣。要运进的物料从运送卡车上或短期存储地挑选出来,按照具体的订单配备好并通过平台移到即将运达客户的卡车上,整个过程会在几小时内完成。多余的产品或部件将会被暂时存储起来,等待安排好的交付运输或等待产品组合的进货分拣装运。这样做到流向合理,加快物资流转速度,注意物资的合理分配,合理供料,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使有限的物资能及时发挥最大的效用,加速商品周转、加快了流通。
5.仓储具有调节商品价格的作用
生产和消费之间也会产生价格差,集中生产的产品如果即时推向市场销售,必然造成市场短时期内产品供给远远大于需求,造成产品价格大幅降低,甚至无法消费而被废弃;相反,非供应季节,市场供应量少而价高。仓储可在供过于求时吸纳商品,增加储存,供不应求时吐放商品,以便有效地调节供求关系,缓解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