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第一册)——基础教程

分類: 图书,建筑,建筑结构,
作者: 邱洪兴主编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6-1字数:版次: 1页数: 38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04021815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宽口径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要求,对建筑结构设计类课程内容进行了大规模的整合和优化,涵盖了房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和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主要内容包括:结构设计通论,包括建筑结构的荷载、耐火设计,结构设计的一般要求;水平结构体系设计,包括混凝土楼盖、钢楼盖、组合楼盖和钢桁架;竖向结构体系设计,包括单层厂房排架结构和门架结构、多层框架结构、高层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一支撑结构、简体结构及砌体混合结构等;房屋基础设计,包括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十字形基础、筏板基础等。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供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的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之用。
作者简介
邱洪兴,1962年4月出生,工学博士,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1992年起一直担任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学院)教学副系主任(副院长),从事结构工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二十年。学术兴趣包括:重大工程的安全检测与健康诊断;在用结构的可靠性鉴定及灾后安全性、损失评估;在建工程结构的可靠性鉴定及事故处理;文物古建筑的可靠性评估与修复技术;房屋的增层、改造技术及经济分析;新型加固技术及加固结构性能的研究。近年来,承担科研项目10余项、工程项目80余项;编写著作7本,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先后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所主持的东南大学“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被评为2005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
目录
第1章结构设计通论
1.1绪论
1.1.1建筑结构的类型
1.1.2结构设计的程序
1.2建筑结构的作用
1.2.1作用的种类
1.2.2荷载代表值
1.2.3楼面和屋面可变荷载
1.2.4风荷载
1.2.5吊车荷载
1.3结构的耐火设计
1.3.1结构构件的耐火性能
1.3.2耐火设计方法
1.4结构设计的一般要求
1.4.1 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与结构重要性系数
1.4.2极限状态设计要求及内容
1.4.3荷载效应组合
1.4.4抗震设计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梁板结构
2.1梁板结构种类及布置
2.1.1梁板结构种类
2.1.2混凝土楼盖结构布置
2.1.3钢楼盖结构布置
2.2梁板结构分析
2.2.1分析模型
2.2.2连续梁、板内力计算的调幅法:
2.2.3各向同性双向板的塑性铰线法
2.2.4 四边支承组合板内力的弹计算方法
2.2.5连续组合梁内力的计算方法
2.2.6连续梁的挠度计算方法
2.2.7分析模型讨论
2.3梁板结构构件设计
2.3.1混凝土板、梁的截面计算及构造要求
2.3.2钢铺板、钢梁的截面计算及连接构造
2.3.3 组合板、组合梁截面计算及构造要求
2.4楼梯
2.4.1组成与种类
2.4.2结构布置
2.4.3内力计算
2.4.4截面计算与构造要求
2.4.5混凝土板式楼梯设计示例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单层厂房结构
3.1单层厂房结构种类及布置
3.1.1单层厂房结构种类
3.1.2混凝土排架结构组成及布置
3.1.3轻型门式刚架结构组成及布置
3.2厂房主体结构分析
3.2.1排架结构
3.2.2刚架结构
3.3厂房主构件设计一
3.3.1荷载效应组合
3.3.2构件的计算长度
3.3.3混凝土排架柱截面设计
3.3.4刚架梁、柱截面设计
3.3.5刚架连接设计
3.4柱间支撑设计
3.4.1 内力分析
……
第4章 多层框架结构
第5章 高层建筑结构
第6章 砌体结构
附录A 结构设计通用要求
附录B 梁、板的内力和挠度系数
附录C 柱截面估算、单阶柱的柱顶位移和反力系数、杆件计算长度
附录D 规则框架承受均布及倒三角形分布水平力作用时的反弯点高度比
附录E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内力、位移系数
附录F 砌体房屋结构布置一般要求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1章结构设计通伦
1.1 绪论
建筑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建筑物根据使用功能可以分为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其中民用建筑又可以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前者是指提供人们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如住宅、宿舍、公寓等;后者是指提供人们进行各项社会、政治、文化活动的建筑,如商场、体育馆、宾馆等。
建筑结构是建筑物中能承受水平和竖向作用的骨架。为了满足各种不同的使用功能要求,以及发挥不同结构材料的性能,建筑结构有许多类型。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有多种分类方法。
根据建筑物的层数,可以分为单层、多层、高层和超高层结构。冶金、机械等重工业厂房一般采用单层结构,民用建筑中的体育馆、展览厅等大跨度建筑也常常是单层的。多层和高层的界限,世界各国的规定不尽相同。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中规定,l0层及以上或房屋高度超过28 m的建筑物为高层建筑。一般将高度超过100 m的建筑称为超高层建筑。
建筑物根据所使用的结构材料可以分为:木结构、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混合结构等。木结构是我国古代建筑最主要的结构,出于防火要求和对森林的保护,木结构目前已很少使用。砌体材料由于抗拉性能差,不适宜用作水平构件,纯粹的砌体结构很少,一般与其他材料混合使用,其中砌体材料主要用于竖向构件。混合结构是指不同部位的结构构件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结构材料组成的结构(同一部位的构件由不同结构材料组成一般称为组合结构),如砌体一混凝土结构、混凝土一钢结构。
在结构设计中,特别关注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建筑结构由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组成。通常将天然地坪或4-0.000以上的部分称为上部结构,以下的称下部结构。上部结构又由水平结构体系和竖向结构体系两大部分组成,见图1.1.1。
水平结构体系有梁板结构和桁架结构、网架结构、壳体结构、膜结构、拱结构和索结构等,其中后面几种又统称为大跨结构,这些大跨结构一般用于屋盖。
桁架有铰接和刚接之分,铰接桁架中的杆件为轴向受力构件,刚接桁架的杆件除了轴力外,还产生弯矩和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