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操作策略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各级教育,
作者: 史铁成,张宝臣,张忠恒主编
出 版 社: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8-4-1字数:版次: 1页数: 588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031291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班主任工作操作策略》是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也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是一本对班主任工作理论研究以及提高班主任工作实践水平具有积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的教材。
班主任工作是基础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现育人目标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多年来,对这项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无论是精力的投放,还是现实水平都还滞后于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而本书的作者则针对这种现状,执着而又大胆地进行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令人高兴。
本书依据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围绕着班主任如何卓有成效地作为班级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这个论题,比较系统、完备地阐述了相关理论,揭示了基本规律,提供了经验范例,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意义。这类著作在我国目前尚不多见。本书既可作为师范院校师生教育学、心理学教学的辅助教材,亦可作为指导中小学教师工作实践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部分 班主任工作管理理论
课题一导论
一、班级管理工作的意义
二、班级管理工作的任务
三、班级管理工作的特点和对象
课题二班级管理目标论
一、班级教育目标
二、班级管理目标
三、班级管理目标的作用与实施
课题三班级管理过程论
一、班级管理过程概述
二、班级管理过程原理
三、班级管理过程的基本阶段
四、班级管理过程的基本原则
课题四班级管理方法论
一、班级教育方法
二、班级管理方法
三、班级管理的具体方法体系
课题五了解和研究班级
一、了解班级的内容
二、了解班级的方法
三、研究班集体和个案分析的方法
四、了解和研究的艺术
课题六科学创建班集体
一、进仃班情分析,明确班级奋斗目标
二、建立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
三、婄养核心带动全班
四、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
五、活动系统形式多样突出教育意义
六、争取科任教师的配合
七、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八、争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配合
课题七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一、后进生界说
二、研究分析原因掌握心理特点
三、热爱是转变的前提
四、培养学习兴趣是转变的关键
五、抓反复反复抓是转变的重要手段
六、协调各方面教育影向是转变的环境
课题八主题班会
一、主题班会的教育功能
二、主题班会的类型
三、主题班会设计的原则
课题九班级各项工作的管理
一、班级教学的管理
二、班级政治思想的管理
三、班级组织的管理
四、班级体育卫生的管理
五、班级时空效率的管理
六、班级劳动与社交的管理
七、班级风气与信息的管理
八、班级工作的评估考核
课题十班主任的作用、类型与威信
一、班主任的作用
二、班主任的类型
……
第二部分班主任工作艺术论
第三部分班主任工作纵横论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部分 班主任工作管理理论:
课题二班级管理目标论:
目标是构成管理活动的前提。任何社会活动的管理,都必须带有明确的目标,以统一认识,统一行动,达到共同为之奋斗的目的。现代管理学中的目标管理,是把目标作为一种管理手段,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且运用这种目标达到实施管理的目的。管理者的基本职责之一,就在于正确地制定目标,从而依此目标管理科学地组织和管理人、财、物,去争取实现最终的目标。作为管理者,既不能没有目标的盲目管理,也不应有任何偏离目标的管理行为。因此,目标问题是现代管理学中首先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班级管理中,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目标。班主任要深入地研究和理解培养目标,即按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和标准去培养人。班级管理学称之为教育目标。在班级的管理中,除了规定教育目标之外,还要有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进行的各项工作的目标。以及对这些工作实施管理的目标,即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这两种目标,在各个层次与各个方面的具体化,就构成班级的目标系统。
一、班级教育目标:
(一)普通学校的教育目标:
1.目标的特征:
目标就是人们在一定时期要达到的成果或结果。目标有以下几个特征:
(1)目标的主观性。目标是观念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的一种预想,是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趋势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按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分为必然能实现的、可能实现的和不能实现的三种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