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理论
分類: 图书,管理,一般管理学,管理学,
作者: 杨杜著
出 版 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2-1字数: 278000版次: 1页数: 244印刷时间: 2008/02/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9601761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是写给希望了解较深层次管理理论的读者朋友的,或者您已经在公司有了几年管理经验,或者您是在学校攻读经济或管理学的硕士或MBA,或者您是在管理学院做教师,相信本书能成为您的所爱。本书的主题是探讨基于知识的企业成长,包含管理知识的成长和企业的成长。本书自始至终贯彻知识管理的脉络和视角。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题是探讨基于知识的企业成长,包含管理知识的成长和企业的成长。本书对现有管理知识进行了梳理,并对两个维度的管理知识进行了平面整合,探讨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形成.以及法约尔提出的企业的六项经营活动、五种管理职能(要素)、管理者的六种能力、管理的十四项原则等内容,分析了巴纳德与法约尔的立场与观点的异同,明晰了西蒙的有关决策的知识的核心观点。在此基础上,作者探讨了知识对于企业管理的全新意义,并对企业知识进行了基本分类,介绍了各类知识相互转化的模型。此外,本书还详细探讨了知识价值的实现形式,包括知识的商品化、职权化、资本化和资产化,提出了区别于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的“按知分配”的原则,分析了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两大战略陷阱和五大管理陷阱,力图帮助企业实现持续成长的最终目标。最后,通过对亚星公司的采购管理改革、华侨城集团的战略管理以及华为公司的企业文化管理的详细分析,了解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理论和总结管理经验方面所做的努力。
作者简介
杨杜,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日本神户大学经营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有:现代管理理论,企业成长理论,知识管理,企业文化和企业伦理。各种著作20部,论文报告60篇。曾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称号等。
目录
导言
序冰山与大象
第一章知识的重组
第一节现代管理理论从何算起
第二节 管理理论的传统知识体系
第三节科学管理观与人本管理观
第四节理论管理观与应用管理观
第五节管理学知识的平面分析框架
第二章科学管理
第一节事理学的研究
第二节管理学的研究
第三节科学管理的核心思想及其背景
第三章经验管理
第一节 经营≠管理
第二节经营管理矩阵
第三节 “π”型结构的领导
第四节 管理的原则
第五节 管理教育与管理理论的普遍性
第六节 重实用而不重严谨的管理大家
第四章组织管理
第一节 巴纳德与法约尔的异同
第二节 组织中的知识及其获得
第五章决策管理
第一节新的管理观
第二节决策技能的开发
第六章文化管理
第一节从成功到成道
第二节 企业文化的内涵、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企业文化与可持续成长
第四节企业文化建设
第七章企业的演变与管理的进步
第一节历史演变的五个阶段
第二节 管理理论研究的新动向
第八章知识管理
第一节知识研究的回顾
第二节 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与管理
第三节现代企业中的知识
第四节企业知识的创新机制
第九章知识的价值化
第一节知识的销售
第二节 知识价值的实现形式——CACA模型
第十章知本管理
第一节知本理论:股权分配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按知分配原则
第十一章成长管理
第十二章中国的管理及其变革
第十三章典型企业案例研究
附录I华为公司基本法
附录II华侨城集团宪章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知识的重组
第四节 理论管理观与应用管理观
理论是相互依存的概念、判断和原则系统组合起来的某种知识的模型、框架或体系。理论化就是管理知识的科学化过程。互不联系的信息构不成知识,同样,互不联系的知识也构不成理论。理论的最低形式是一种分类,是一套格子架,是一个文件柜,用以有条理地储存知识。
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可以将管理分为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但是,任何研究又都是与其研究目的密不可分的,研究目的是构成研究特色的重大要素。
人们在整合管理知识时也有着不同的导向。我们认为,一般而论,这种导向分理论导向与应用导向两大类。仿照经济学的分类,我们可以把管理学分为理论管理学和应用管理学。理论管理学侧重于对组织的活动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以发现管理的规律、原则及形成管理理论体系为主;应用管理学则侧重于对管理政策、管理方案的研究,以总结经验、教训,解决问题和运用管理理论中的规律与原则为主。
现实中,大多数人认为管理学应属于应用科学或实践性科学,纯粹的理论管理学是不存在的,至少也是低价值的。这就是那些不是工商管理硕士(MBA)的管理学硕士(MM)研究生们也倾向于多学习一些实用管理知识的原因所在,同时也说明了管理学还是一个年轻的学科,还不像经济学那样,因有较长期的研究历史而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经济学体系。
应用管理观的代表人物很多,比如德国的欧根施马伦巴赫(EugenSchmalenbach,1873—1955)就认为,管理应该是一门工艺学,管理要重视管理技能、管理行为和经验,而不必建立一个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也没有必要去寻求管理中的所谓普遍真理。他们认为管理学更接近于艺术而不是科学,工艺性的管理学带有技艺性质而不是像科学那样带有哲学性质。在那个年代,他们如此将艺术与科学截然分开是有些过分了,但当我们把他们看做是以实践为导向的管理学的提倡者时,就能很好地理解他们了。他们只是对纯粹的“完全脱离实践的所谓理论抱有反感,他们提倡的实际是相当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管理学”’。抱有“学以致用”观念的中国人大概不会对他们的应用主义提出太多的疑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