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声:女性主义书写的一次实践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社会学,社会学理论,
作者: 古学斌编著
出 版 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3-1字数:版次: 1页数: 206印刷时间:开本: 20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0970016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夜深人静时,无数次回忆起父亲以及过去的艰难生活,仍会流泪、失眠,我怀疑我是否真正原谅了他。特别是38岁的妹妹刚刚因癌症去世,满头白发的母亲那撕心裂肺的哭声使我再次想起父亲的突然死亡,那时我们感到的是获得自由、解放般的轻松……
——安乔
童年像落花随着流水,慢慢地流走;记忆中的快乐忧伤,也像烟云般在风中消散……
——斯男
肥胖确实带给我很多无明无状又无聊的痛苦,如果人生可以从头开始,我不敢说:当一个符合一般人标准的平常人,还是当一个肥人较好呢?
——罗淑玲
认识一个男人,如果你不与他结婚,不与他生孩子,你就很难认识他、了解他、透视他。恋爱、蜜月,只不过是一个女人进入异性世界时刚刚拉开的那层美丽、浪漫的序幕,真正的酸甜苦辣和恩怨情仇是在今后漫长的婚姻生活之中进入剧情的,而且每个人会毫无伪饰地很快承担起自己的角色。
——草草
社会工作者的细腻讲述不同性别的生命故事。“童年像落花流水般流逝,忧伤如风中烟云般消散。”在人的生命中,是谁一直在支持着她/他?是谁见证着她/他所走的每一步?是谁影响着她/他的生命色彩?这是社会工作者从背后走到台前讲述的一个个故事,优美的语言,独特的感受,教给您如何有尊严地度过一生,如何打造丰富的一生。本书在正式出版前已经被国内多所大学选为社会工作教辅,对于个人的成长亦具有非凡的教益。
内容简介
本书中的每一篇文章承载着一段生命的故事,作者的背景、年龄、性取向、性别各异。年龄跨越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有的来自大陆,有的来自台湾,有的来自香港,有的是久居异国的华人;有的是写自己成长的故事,有的是写自己与身边家人的故事,有的是写亲人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角,有的是传统的女人,有的自称是标准大男人,有的是爱女不爱男的女人,有的是爱男人的男人,有的是性别模糊的人。每一段故事都是用力和用情的书写,过程悲喜交集,经过很多挣扎和痛苦。从一个个活生生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不同性别的不同生命历程、不同时代男女的不同苦难遭遇、不同身份认同的挣扎、不同生命意义的寻索。然而,差异的生命故事隐藏着一个相近的主题和目标,那就是:从生命的书写和解读开始,批判主流性别文化的压制,从而寻找性别解放的可能和出路。
作者简介
古学斌,1999年于英因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取得人类学博士学位,现执教于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
目录
序
一年又一年
怕水80c.c.
我是怎样被驯化成男权主义者的?
“安能辨我是雄雌”——少年易服的故事和其他
姥姥
心路
回忆也是一种痛苦:我是否原谅了父亲
四月天:伴随肥女子脚下的大石头
在寻找父性的生命意义世界中的叛逆与抗争
后记: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寻情记
书摘插图
一年又一年
我想“一年又一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延续,我也不会用它来记“流水账”,我喜欢它流动的感觉,仿佛新陈代谢,是我这个大男人的养成过程,也可以代表这个男人内心不断松动的经历,是自己成长和变化的见证……
那些年,一个大男人的养成
我一点都不比这里的人差,我为什么要受这样的屈辱我一定要到这里来……
这是路遥名著《人生》中,男主人公高加林从农村到城里去拉粪时,受到城里人的侮辱后,非常愤怒地说的一段话。他后来真的到了城里……
父亲教我做更高、更强的男人
不知道为什么,我从小就对自己的生存环境不满,不满意自己的现状,总想走出去,走得更远、更高。现在想起来这和我父亲有关,他教会了我做一个更高、更强的男人。父亲永不服输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
父亲是被爷爷遗弃的孤儿,在川北偏僻的“芦角沟”①长大。我们家是大姓,在当地属于望族,②据我的叔伯爷爷说,我爷爷当年直到三十多岁还在家里读中医书,他什么农活都不会做。他和乡下奶奶婚后不久就抛妻离家,只身一人去重庆开诊所行医为生,那次出去他再也没有返回乡下,直到四十年后我父亲将他的骨灰盒迁回“芦角沟”和奶奶合葬。
那年,抗日战争爆发,由于爷爷医术高明,他作为医生随川军进入湖北襄樊抗日。在那里他又娶了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姐(我的第二个奶奶)为妻。据说,这事爷爷一直瞒着乡下的奶奶,他也没有将自己的婚姻状况告诉二奶奶,他的这些举动直接影响了我们家三代人的命运。到现在九十多岁的二奶奶每当提起这事还耿耿于怀,言谈中充满了对爷爷的埋怨。二奶奶曾对我说过嫁给爷爷是因为当时襄樊面临沦陷,她父母害怕自己的闺女被日本鬼子强奸,希望赶快嫁个人家,帮助逃离苦海,所以才将二奶奶匆忙地嫁给了我爷爷。二奶奶常说要不是日本鬼子,她才不会来到重庆这个阴曹地府(雾都),受一辈子的活罪哟!
我也听见乡下奶奶生前在爷爷坟前磕头时,眼含泪水,嘴里不停地骂着“老背时鬼,老背时鬼(就是倒霉鬼)……”我知道奶奶守了一辈子活寡,她对爷爷既恨又爱,因为她一生只守着两个男人,一个是几乎终生为伴的儿子(我父亲),一个是永远见不到面的“活死鬼”——我爷爷。
①据说当年我们老祖从湖北孝感迁移到这里是为了躲避战乱,图个清静。这个位于川北(四川北部)的偏僻丘陵地带,因为长了许多芦苇而且在山坡的深处,所以叫“芦角沟”。
②原来父亲这样说时我总是将信将疑,今年我重返“芦角沟”时专程去“老房子”(我们家祖先刚搬来时盖的房子)探望,我看到了已有百年历史的张公老坟,那坟墓堆积如山,坟前的石碑和牌坊依稀可辨,从模糊的字里行间我感到了大姓的威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