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评传

分類: 图书,传记,学者,
作者: 桑逢康 著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 226000版次: 1页数: 256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8720654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采用了叙述和评论相结合的手法,从文学活动、政治活动乃至个人感情经历等多个方面,展示郭沫若波澜起伏复杂曲折漫长壮丽的一生。他是现代中国文化界的一位学识渊博、才华卓著的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
内容简介
郭沫若既是文学家又是历史学家,兼具学者、诗人、剧作家等多重身份。同时他还是有着重要影响的社会与政治活动家,作为整整一个历史时代的先驱者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望,对于这样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无论在其生前还是身后,人们对之关注的程度都是可想而知的。
本书就是为适应读者“认知郭沫若”的需要而撰写的,并且采用了叙述和评论相结合的手法,从文学活动、政治活动乃至个人感情经历等多个方面,展示郭沫若波澜起伏复杂曲折漫长壮丽的一生。
作者简介
桑逢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现代文学研究,兼及传记文学与小说创作。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学术著作《郭沫若人格》《茅盾的小说艺术》《现代文学大师品评》,长篇传记《荣氏财团》《感伤的行旅——郁达夫传》《郭沫若和他的三位夫人》《游刃肝胆写春秋——吴孟超传》,长篇小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友人情人路人》,中篇小说《被囚的普罗米修斯》《赴美华人录像》。曾参与编辑《郭沫若全集》,并有《女神汇校本》问世。
目录
第一章 海棠香国
第二章 结婚受难
第三章 东渡扶桑
第四章 创造狂飙
第五章 守星待旦
第六章 投笔从戎
第七章 安娜与安琳
第八章 “我是中国人!”
第九章 别妇抛雏
第十章 一面旗帜
第十一章 于氏姊妹
第十二章 与鲁迅、胡适之关系
第十三章 雄鸡一唱天下白
第十四章 十年动乱是与非
第十五章 “泰山之神”
附录
一、郭沫若生平简介
二、郭沫若创作年表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二章结婚受难
1912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二十一岁的郭沫若奉父母之命,和苏溪张家的姑娘琼华结婚。人们都说这是“天作之合”,又正值元宵佳节,所以赶来祝贺的宾客和看热闹的闲人特别多,沙湾镇街中的“郭鸣兴达号”门里门外喜气洋洋,笑语喧喧。
“是郭家的老八娶亲吗?”
“人家在省城读书,恭敬点,应该叫八老师!”
“正月十五吃汤圆,管保这门亲事和汤圆心子一样甜,两口子像汤圆一样圆圆满满。”
结婚的仪式一切都依照沿用已久的旧俗,郭开贞身着长袍和对襟马褂,头上戴一顶便帽。脸上的表情有些呆滞,看不出是欢喜还是苦闷。
“结婚?这回……”
提起郭开贞的婚事,说来话长。本来他在十岁以前就订了婚的,按乡里人的习俗,婚姻大事早早就得订下来。可是郭开贞十四岁那年还在读小学时,女方便夭折了,这门亲事也就不了了之,年少的郭开贞对此自然更是无所谓喜也无所谓悲。后来,县视学王畏岩先生遣人到郭家替女儿说亲,论年龄郭开贞最相当,偏偏他五哥的未婚妻刚刚亡故。郭王两家商量的结果,王师蕴小姐最终成了郭开贞的五嫂。不幸的是,这位五嫂产后仅仅三个月便吐血亡故了,郭开贞每每想起她来,便不免发出一种追怀的怅惘。他自此以后便不愿从速订婚,自小学而本府中学而晋省读书,在这几年当中每有婚事提说,他都以“不忙”二字推却了,父母在这点上也很能体谅他,并未加以强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