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全集(第六卷)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作者: 梁漱溟 著
出 版 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5-1字数: 730000版次: 2页数: 1041印刷时间: 2005/05/01开本: 大32开印次: 2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209012225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梁漱溟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学术思想和社会活动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深为人们所关注。梁先生一生著述甚多,约五百万字左右,按专著、论文、讲演、札记、日记、书信编为八卷。1989年开始出版后受到读者的肯定和欢迎,至今求购者不断。本套为再版本,对第一版进行了校订和补充。本书是第六卷,带我们领略一代宗师、文化巨匠的风采。
目录
散篇论述(1938年-1949年)
1938年
告山东乡村工作同人同学书
山东乡村工作人员抗敌工作指南
国民参政会一届一次会议上的发言
召开战时农村问题会议,并于政府中设置常设机关案
改善兵役实施办法建议案
询问战时农会组织通则案
请开全体审查会,并请政府当局出席切实检讨
抗战工作案
1940年
创办私立勉仁中学校缘起暨办学意见述略
我的过去
蔡先生与新中国
个人在抗战中的主张和努力的经过
为我军自相火并事询问案
青年修养问题
1941年
中国文化问题
《光明报》发刊词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机关报《光明报》言论公约
释本报言论公约
开场的话
从“九一八”纪念而有的联想
民主是什么——什么是民主?
征求读者论文
中国民主运动的障碍究在何处?
在吾人一生中的青年期
中国文化的两大特征
对美日谈判——我应持的态度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宣言
附录: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对时局主张纲领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
我努力的是什么——抗战以来自述
政治上的民主和中国人
三十年国庆纪念辞
政治上的活路与绝路
结束党治怎样讲
论党治
统一之道果何在?——在于结束党治
民主与党治——读孙哲生先生谈话书后
纳粹作风的总检讨
从国民参政会说到民意机关
上年国民大会之延期
再论国民参政会
答国讯社记者问
论政治斗争
答读者来信
冯焕章先生六十寿言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1945年
1946年
1947年
1948年
1949年
散篇论述(1950年-1988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书摘插图
告山东乡村工作同人同学书
同人同学公鉴:
自抗日战争起后,漱多往来京沪等处,不常在鲁;尤其自12月2日离鲁以迄最近,因鲁省大部沦于敌手,与我同人同学更形疏隔。而吾人多年在鲁工作,亦适于此时随大局以覆败。今后应当如何努力,亟待检讨过去,以决定未来方针。聚首既不易得,用就个人数月来经历所及,及个人最近所怀意见,写具此书。为我同人同学言之。
兹为叙述方便,先将漱数月来行踪开陈如次:
二十六年游蜀经北平,于7月5日回抵济南、邹平。
7月10日南行过济宁赴南京,24日由京回鲁。
8月1日由邹平到济南,7日赴上海,9日到达。
同月11日夜车离沪入京,适沪战将发,军运火急,车过无锡被扣,改运孙元良师去沪,余因变计回鲁。
同月12日抵兖州转济宁,未停,即原车返兖州又南下,应张岳军先生(群)电邀入京。
同月14日抵京,17日出席国防参议会第一次会,18日谒蒋公,19日陪同蒋百里先生北上,视察山东防务。
同月20日抵徐州,晤胡军长宗南,停一宿,22日抵济南。
同月23日回邹平,25日陪蒋百里先生到济宁会晤同人。
自8月杪至10月初,多往来于济南、济宁、邹平之间,可略之不计。
10月9日应黄任之、江向渔两先生电邀由邹平赴济南会晤。
同月14日回邹平清理院务,16日离邹到济南(是为余末次离邹)。
同月20日离济南,经过济宁晤同人后,赴南京出席国防参议会。
11月16日经芜湖赴巢县晤杨效春先生。
同月21日折回南京,22日离京北返,24日到济南。
同月29日离济南,30日到兖州,转济宁。
12月1日离济宁,2日离兖州,3日到徐州,晤李司令长官宗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