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2007
分類: 图书,经济,各部门经济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树成,张连城,张平 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3-1字数: 330000版次: 1页数: 400印刷时间: 2008/03/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177458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加深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趋势变化引起了海内外有关机构和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中国经济处在十分微妙的发展时期,一方面,新一轮扩张周期延续了多年的“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潜伏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资源短缺、污染加重、内外失衡等深层次矛盾不但没有根本解决,而且有加重的迹象。面对宏观经济潜伏的深层矛盾,经济学家展示了不同程度的忧虑,几年前就有“狼来了”的风险预警,但“狼”没有来,但这并非可以放松警觉了,经济学家需要警示社会“狼”可能来,而且需要预告大致什么时候出现,以怎样的方式出现。会议主要分四个专题:金融发展、宏观形势、趋势变动以及政策取向。与会经济学家既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动力具有广泛的共识,也在目前宏观形势和趋势变化的敏感问题上出现了明显分歧,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目录
第一部分 会议综述
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高峰论坛(2007)综述
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前景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十七大报告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重大意义
论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经济波动的新特点和宏观经济走势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从动员性扩张向市场配置的转变
第二部分 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特点和地区间经济差异的缩小
新阶段更要高度重视企业的自主创新
干中学、大国效应和经济增长路径转变
经济增长过程中能源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宏观经济及其调控理论的演进
人世以业中国外贸乘数效应问题研究
经济增长与非农产业结构的非良性互动对城镇就业的影响
巨额外汇储备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第三部分 经济周期和宏观政策
中国经济波动的平缓化趋势分析
继续延长本轮经济周期的适度高位运行——分析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良性大变形
21世纪初美国经济周期性衰退和扩张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
中国经济波动的总供给与总需求作用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双膨胀“的挑战与宏观政策选择
当前我国经济周期阶段的再分析
内外失衡:中国经济的挑战和前景
第四部分 中国经济转轨
中国经济转轨、挑战及周期
书摘插图
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前景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林兆木
一、2002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随后提出中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GDP比1980年倍增,人民生活解决温饱;
第二步到2000年实现GDP比1990年倍增,人民生活初步达到小康水平(小康是中国百姓形容温饱有余、裕不足的状态);第三步是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1981-2000年,中国成功实现了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GDP增长5.55倍,年均增长9.6%。人均GDP从250美元增长到近1000美元。
自21世纪开始,进入了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阶段,其中到2020年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从2002年以来,中国处于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经济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强劲增长和低通货膨胀相组合。2003-2006年GDP增长率连续4年达到或超过10%,经济增长波动幅度很小。这4年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均每年上涨2.2%,没有出现明显通货膨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