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珍品赏析第六辑 祝允明
分類: 图书,艺术,书法 篆刻,字帖,
作者: 洪文庆主编
出 版 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2-1字数:版次: 1页数: 32印刷时间: 2008/02/01开本: 大16开印次: 1纸张: 铜版纸I S B N : 9787535628336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中国美术的核心在书法
中国美术的核心在“书法”,“书法”不仅是写字的方法,更是绘画的基本功。中国的建筑、舞台艺术,也多与“书法”息息相关。中国美学必须从“书法”入门,中国美学到了最高意境——生命情境的领悟也体现在“书法”中。这套书收录50位书法大家的生平及作品,上起王羲之,下讫台静农,是了解中国书法美学完整的史料。上下一千五百余年,墨痕斑斑,凭案赏玩,历史沧桑,尽在眼前。
联合文学杂志社社长:蒋勋
书法,带领我们回归文明与精神的家园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神家园,在科技高速发展、资讯空前发达的今天,置身于世界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寻根,需要回归精神的家园。打开《书艺精品赏析》丛书吧,它意味着叩开精神家园的大门,满园芬芳,欢迎您来心情采撷。
上海大学美术院教授:徐建融
书法,让我们徜徉于无限宽广的时空中
上天对中国人是如此垂爱,给了我们多彩多姿的文字和毛笔。靠着它,多少先哲排遣了心中的孤独和抑郁,抒发了个人的情思与壮怀。书法深厚的内涵和特质,可以言志,可以载道,又可以自娱娱人、修身养性。想要写书法,只需一张桌子。一套文房用具、几本字帖,就能徜徉于无限宽广的时空中。基于这样的特质,书法拥有广阔的民间性格与民族特色。作为一种创作的媒材,书法更蕴藏着无限的艺术性与可能性,是我们中国人无比珍贵的大宝库。拜读这套《书艺珍品赏析》,知道它是一套体系清晰、深入浅出且图版印刷极为精美、内容涵盖极广的丛书,正是我理想中的书法艺术敲门砖,因此我乐于将它推荐给喜欢书法的社会人士。
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董事长:何国庆
内容简介
祝允明为江南才子之一但怀才不遇,使他产生癫狂玩世的焦灼心境,深深地影响着他的书法表现。好在他书学功力深厚,性灵独具,胸中自有郁勃,加之散淡自逸,故能放笔挥毫,随兴所致,变化不定,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个性,为明代后期狂草书法带来一个新的高峰。
目录
祝允明(1460-1526)
《蜀前将军关公庙碑》
《琼林玉树图歌》
《祝允明小楷册》
《陶渊明闲情赋册》
《草书前后赤壁赋》
《和陶饮酒诗册》
《追和皮际夏景冲淡偶然作》
《可竹记册》
《唐寅落花诗》
《魏曹植五言古诗帖》
《李白五言古诗卷》
《牡丹赋》
祝允明的书法艺术秉性及书论评述
祝允明和他的时代
书摘插图
祝允明(1460~1526):
祝允明(1460~l526年),字希哲,一作唏哲,又作晞喆。因右手多生一指,故号支指生、枝指生、支指山人、枝指山人、枝山、枝山居士、枝山道人、枝山樵人等。
明英宗天顺四年(1460年),祝允明生于山西,籍贯苏州府长洲县(今属苏州市)。其七世祖祝碧山,在元代由松江来守吴郡,后人遂定居长洲。祝允明的家世很好,是个官宦之家、书香门第。其内外二祖均是当代儒彦,祖父祝颢曾任山西布政司右参政,精于诗文,尤擅行草,风流文雅为时人所慕;外祖父徐有贞,因“夺门”事件助英宗复辟有功,加封武功伯兼华盖殿大学士,曾掌内阁事,任兵部尚书,治学方面则诸子百家、释老岐黄,无所不通,亦擅书法,其行草有怀素、米芾之神韵。父祝献无显绩,但娶了徐有贞女为妻,生子祝允明。祝允明后来娶了太仆少卿李应桢长女为妻。岳父李应桢,亦是当代名儒、饱学之士。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之下,祝允明之古文、诗词歌赋、书法等,不但有长足的进步,且样样精道。
祝允明天资聪颖,五岁时已能作径尺大字,九岁时能赋诗,常常出语惊人,显然这和他的家世及早年所受的良好教育有关,特别是内、外祖父的严格教悔:“绝不令学近时人书,目所接者皆晋唐帖。”徐有贞虽助英宗复辟有功,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仍屡遭政敌诬陷,后特诏还家,与同乡故友放浪湖山,饮酒赋诗。故幼年时的祝允明常垂髫在侧,绕膝戏游。所以祝允明晚年回忆这段时光时,曾说:“当时缙绅之盛,合并之契,谈论之雅,衍之适,五十年中,予所接遇,皆不复见有相似者。”(《祝枝山全集》卷二十六)《明史徐有贞列传》说,徐有贞“为人精悍,多智数,喜功名。”这一评语,影响了祝允明此后大半身的求仕生活。此时祖父祝颢也已告老还乡,常和朋友寻山问水,择胜而游,允明又得以逡巡其间。祝颢言语幽默风趣,常常“出经入传,指事挺实,贯串抑扬,闻者耸听,间或发为嘲笑,缘文反意,动成雅谑。”(《吴郡文编》卷一九七)可见祝允明后来变得任达放诞、嗜酒狂谑,是其有来由的。
少年时的祝允明,读书就非常勤奋,且涉猎广泛,天文地理、释老方歧无所不读,数行俱下,过目不忘,不但口诵,还要笔录。书读多了,见识广了,自然胸中有奇气,为诗作文常“当筵疾书,思若涌泉”(《明史祝允明传》)。情发于中,而不可止。当时同乡都穆,以善古文名于吴中,祝允明则“以古邃奇奥为时所重”(文徵明语)。祝允明的才情引起当时吴门书家李应桢的注意,李应桢很喜欢他,不但收他为弟子,后来还将长女许配给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