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
作者: 李刚 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2-1字数: 341000版次: 1页数: 262印刷时间: 2006/12/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3067175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介绍了内燃机的构造与原理,全书共分为十二章,分别介绍了内燃机的实际工作过程与性能指标、内燃机的充量变换、曲柄边杆机构、配气机构、汽油机燃烧、柴油机燃烧、汽油机点火系、冷却系、润滑系、起动系、内燃机特性与调节。本书力求体现当前科技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和车辆工程、内燃机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用书。
目录
绪论
第一节内燃机的发展及应用
第二节内燃机工作原理
第三节内燃机的构造
第四节 内燃机的标示与型号命名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内燃机的实际工作过程与性能指标.
第一节内燃机的理想循环
第二节 内燃机的燃料及其热化学
第三节 内燃机的实际循环
第四节内燃机的性能指标
第五节机械损失与机械效率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内燃机的换气过程攀
第一节 四冲程内燃机的换气过程
第二节提高换气性能的措施
第三节二冲程内燃机的换气-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曲柄连杆机构
第一节机构的工作条件
第二节曲柄连杆机构
第三节曲柄连杆机构力与力矩
第四节平衡与扭转振动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配气机构
第一节配气机构的功用与组成
第二节配气机构的结构
第三节二冲程内燃机换气
第四节驱动机构
第五节进、排气系统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汽油机燃烧
第一节汽油机混合气形成
第二节 汽油机的正常燃烧
第三节汽油机的不正常燃烧
第四节影响燃烧过程的因素
第五节汽油机的燃烧室
第六节汽油机的排放污染
第七节汽油喷射与控制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柴油机燃烧
第一节柴油机燃料供给与调节系统概述
第二节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第三节柴油机的喷射与雾化
第四节柴油机燃烧室
第五节影响燃烧过程的因素
第六节柴油机的排放污染
第七节柴油机电控技术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汽油机的点火系
第一节点火系与汽油机性能
第二节点火系的类型与性能要求
第三节蓄电池点火系统的主要部件
第四节电子点火系
第五节汽车电源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冷却系
第九章润滑系
第十章起动系
第十一章内燃机增压
第十二章内燃机特性与调节
书摘插图
第一章内燃机的实际工作过程与性能指标
内燃机的实际工作过程(实际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存在着机械摩擦、换气、散热、燃烧,这些因素对内燃机实际工作过程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它直接影响到内燃机的动力性指标与经济性指标。
本章是在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内燃机气缸中气体实际工作各过程的工作状况及影响因素,并研究这些工作过程对内燃机性能的影响。
第一节 内燃机的理想循环
内燃机的实际热力循环是燃料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过程,伴随着各种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伴随着机械摩擦、散热、燃烧、节流等引起的一系列复杂现象。要准确地从理论上描述内燃机的实际过程是十分困难的。为了分析内燃机中燃料热能利用的完善程度,提高能量利用率,将实际循环简化,忽略一些次要的因素,从而得到便于进行定量分析的假想循环或简化循环。
通常将实际循环经过循环简化,便于进行定量分析的假想循环或简化循环称为内燃机的理想循环。对理想循环进行研究的目的。
(1)用简单的公式来阐明内燃机工作过程中各基本热力参数间的关系,以明确提高以理想循环热效率为代表的经济性和以平均压力为代表的动力性的基本途径。
(2)确定循环热效率的理想极限,以判断实际内燃机经济性和工作过程进行的完善程度以及改进潜力。
(3)有利于分析比较内燃机不同热力循环方式的经济性和动力性。
建立理想循环之前,首先必须对内燃机的实际过程进行必要的简化:假设,主要有:
(1)以空气作为工作循环的工质,并视其为理想气体,在整个循环中的物理及化学性质保持不变,工质比热容为常数。
(2)不考虑实际存在的工质更换以及泄漏损失,工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循环是在定量工质下进行的,忽略进、排气流动损失及其影响。
(3)把气缸内的压缩和膨胀过程看成是理想的绝热等熵过程,工质与外界不进行热量交换。
(4)用假想的加热与放热过程来代替实际的燃烧过程与排气过程,并将排气过程视为等容放热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