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两翼制度研究
分類: 图书,历史,民族史志,
作者: 肖爱民 著
出 版 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2-1字数:版次: 1页数: 325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01006741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在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紧紧围绕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两翼制度这一主题,以历史上第一个在大漠草原上建立政权的匈奴为起点,按照建立政权的时间先后为顺序,从纵向上揭示此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基本脉络、相互传承关系以及在北方草原上长期沿用之谜,分析此制度在实行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形态、特点、最高统治者的继承、两翼长官的选授以及运行机制等,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辨析,为进一步研究“行国体制”打下基础。
作者简介
肖爱民,男,蒙古族,1966年生,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人。1987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获硕士学位。1990~2001年在内蒙古昭乌达蒙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更名为赤峰学院)工作,2001年6月晋升副教授。2004年9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辽金史、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研究。主持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一项,参与教育部项目“辽宋西夏金代通史”等课题。在《自然科学史研究》、《宋辽夏金元史研究》(韩国)、《内蒙古社会科学》、《北方文物》、《农业考古》等专业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目录
《河北大学历史学丛书》出版缘起
序
绪言
第一章匈奴的两翼制
第一节两汉时期匈奴的两翼制
第二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匈奴两翼制的发展和变异
第三节西迁匈奴的两翼制探讨
第四节匈奴两翼制的特点
第五节匈奴两翼制建立和实行的原因
第二章鲜卑的两翼制
第一节檀石槐鲜卑部落大联盟的两翼制
第二节拓跋鲜卑的两翼制
第三节鲜卑两翼制的运行机制和特点
第三章柔然的两翼制
第一节柔然的两翼制
第二节可汗的继承和三部的范围
第三节柔然两翼制的运行机制、特点及传承
第四章突厥的两翼制
第一节突厥汗国的分封制述略
第二节突厥汗国时期(公元552-599年)两翼制的建立和发展
第三节东突厥汗国(公元599-630年)的两翼制
第四节西突厥汗国(公元603-659年)两翼制的建立和发展
第五节后突厥汗国(公元682-745年)两翼制的建立和发展
第六节突厥汗国两翼制的运行机制
第七节突厥两翼制的特点和传承关系
第八节突厥两翼制建立的原因
第五章回纥的两翼制
第一节建国前部落联盟时期的两翼制
第二节回纥汗国时期的两翼制
第三节回纥两翼制的特点及传承
第六章契丹的两翼制
第一节契丹建国前两翼制的探索
第二节辽朝的两翼制
第三节“分三耶律为七,二审密为五”辨析
第四节契丹两翼制的运行、特点及实施的原因
第七章蒙古的两翼制
第一节早期蒙古诸部两翼制钩沉
第二节蒙古汗国时期的两翼制
第三节北元中后期的两翼制
第四节蒙古两翼制的特点
第五节蒙古两翼制建立和实行的原因
第八章北方游牧民族两翼制的传承、区别、特点、运行机制和长期沿用的原因
主要引用和参考书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匈奴的两翼制
匈奴兴起于战国时期,极盛于西汉。公元前3世纪初在北方大漠草原上首次建立了与西汉对峙的强大游牧政权。这个政权实行的是以后各游牧政权所一致奉行的领户分封制。这种领户分封制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政权组织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中国的古籍中,如前所述,被泛称为“行国”。至东汉初年,匈奴开始因内讧分裂为南北匈奴而衰微。南匈奴附汉以后,北匈奴在东汉的不断打击下,逐渐迁往西方,北方大漠草原上,鲜卑代之成为主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迁的匈奴发生了很大变化,已不再是一个整体,除南匈奴外,又出现了许多部分,有屠各胡、卢水胡、铁弗匈奴以及东、西曹等,各部分互不相属。屠各胡刘渊率先建立了汉,刘耀继之建立了前赵;卢水胡沮渠蒙逊建立了北凉;铁弗匈奴赫连勃勃建立了大夏。至南北朝后期匈奴之名逐渐消失,匈奴融入汉、鲜卑等之中。尽管如此,匈奴人的影响却极其深远。在西方,其远播中亚和欧洲,引起了4、5世纪欧洲的“蛮族大迁徙”,在惊涛骇浪般的“蛮族”入侵过程中,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历史因此掀开新的一页,告别奴隶制社会,进入“中世纪”。在东方,其所创立的“行国体制”为后世兴起于草原上的各游牧民族所沿用,作为地方军事、行政管理制度的两翼制就是其中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