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走进艺术院校之途径及应考方案

分類: 图书,中小学教辅,高考,美术/特长生,
作者: 陈晓春 著
出 版 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版次: 1页数: 28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0435501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由北京时代丰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星空影视网联手打造、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艺考专业指导书将于2008年1月隆重推出,此书由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师陈晓春集多年教学和招生经验写成,是一位在艺术院校工作了十余年的大学教师奉献给参加艺术高考的学生及家长们的一份厚礼,书中既有作者十余年参加艺术院校招生的经验和体会,也有对我国教育体制尤其是艺术教育的思考,既有最完整的艺术高考信息和资料,也有对艺术院校生活的生动描述,平实厚重的语言当中更蕴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切感悟和智慧。对家长和考生来说,看这样的书,就如同在与作者在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你所想知道的,你所困惑的,就能在这里找到满意的答案,它既是一本很实用的艺考指导书,同时也是一本有益的人生教科书。
作者简介
陈晓春: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制片管理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先后在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文学系、媒体管理学院任教,为本科生、研究生及中国制片人研修班及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开设“电视剧创作”、“电视剧制片管理”、“剧本策划与分析”、“电视剧项目策划与经营”等课程,担任制片管理教研室主任多年,曾获中央三台“优秀班主任奖”、被学生评为北京广播学院“十佳教师”,在十余部电视剧中担任策划、文学统筹及编剧,在电视剧创作及电视剧制片管理领蜮有较好的影响,出版的学术著作包括《电视剧创作——理论技巧案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电视剧理论与创作技巧》(北京大学出版社,获2006年高校精品教材奖)、《电视剧制片管理——从项目策划到市场营销》(与张宏老师合作,北京大学出版社,被多所大学列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透视中国影视市场——首届中国制片人研修班论文集》(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大学之道》(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兼任星空影视网站策划总监、北京时代丰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高级顾问。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人生选择与人生设计
1—1.高校艺术类招生火爆所引发的思考
1—2.人生选择之困惑
1—3.人生的自我设计与命运
1—4.人生自我设计的涵义
1—5.人生自我设计的标准及依据
第二章 人生的目的及目标与职业规划
2—1.追求快乐而有价值的人生
2—2.确立现实的人生目标
2—3.人生目标与人生价值
2—4.专业选择与职业规划
第三章 大学的功能与使命
3—1.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概述
【参考资料】2007年中国大学前l00名
3—2.对中国教育及大学教育的思考
【参考资料】北大校长:北大与世界最好大学还有很大距离
【参考资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电视制片管理方向)课程进度表
【参考资料】蔡元培、梅贻琦之大学理念探要
第四章 报考艺术院校的理由
4—1.追求理想及职业前景
4—2.志趣爱好与职业特征
4—3.理性的选择
【参考资料】中国传媒大学2004年普通本科录取分数统计中国传媒大学2004年按高考成绩排名由高到低录取艺术类专业最高和最低分数线统计
第五章 艺术院校对考生的素质要求
5—1.外貌
5—2.艺术专长与艺术感觉
5—3.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5—4.写作能力
5—5.个性
5—6.领导才能和组织协调能力
【参考资料】试论艺术家的素质要求
第六章 中国高校专业艺术教育概述
6—1.中国高校专业艺术教育的概况
6—2.专业院校与非专业院校艺术专业之比较
6—3.与戏剧影视有关的三大艺术院校之比较
6—4.纯艺术专业与实用艺术专业之比较
6—5.不同层次的艺术教育之比较
6—6.有关艺术高考的招生政策解读
【参考资料】2007年全国各省招办统一组织艺术类统考信息
【参考资料】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
【参考资料】2006年30所独立设置艺术院校文化投档线
【参考资料】北京大学2007年影视编导特长生招生简章
6—7.艺术教育的成本问题
【参考资料】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计划及学费表中央戏剧学院2007年秋季入学收费标准
第七章 报考艺术专业的诀窍
7—1.两次报考机会
【参考资料】2007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招录规则四大变化
7—2.了解你自己
7—3.选择学校
……
第八章戏各艺术专业的悟想
第九章专业面试应对方案
第十章专业笔试应对方案
第十一章进入艺术院校的其他途径
第十二章感悟大学生活
附录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人生选择与人生设计
1—1.高校艺术类招生火爆所引发的思考
上大学的时候,我就听说艺术类院校难考,尤其是电影学院的表演系,听说每年报考的人都是数以千计,最后被录取的也就十来个人,说得上是百里挑一了。后来我到北京广播学院任教,每年都到各地招生,除了播音系以外,报考其他专业的人并不多,有些专业报名的情况甚至很惨淡。报名的时候,通常都是几个系坐在一起,有时坐一个上午也报不了几个,看到有人过来了,便热情地去迎接,热情地给人讲解,恨不
得把人拉了来报考.即便如此,结果也往往令人沮丧。
高校艺术招生的全面火爆似乎是近些年的事情,据说国内办有艺术专业的高校已有700多所,每年招生人数高达数十万,报考人数则达百万之多,有的省份报考艺术院校的考生竞占到所有考生人数的四分之一,原先并不被人看好的艺术类招生于是也成为教育部门的重要工作,有些省份甚至推出了艺术类招生的统考,各地也举办了各种各样鱼龙混杂的艺术类招生考前辅导班,很多家长把自己孩子送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艺术培训,俨然形成了热潮。而每年到艺术类招生的那几个月份,各地更有成千上万的考生和他们的家长奔赴各个考点,各个媒体也把它当作热点进行炒作,推波助澜,形成一股股热潮。
面对艺术专业的火爆,作为艺术院校的教师,欣慰之余也感到困惑:为什么会突然有这么多的人报考艺术专业?他们真的喜欢艺术吗?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人生选择吗?社会是否真的需要这么多搞艺术的人?
因为在艺术院校当老师又经常参与招生的缘故,每年都会有很多家长来找我,我因此有更多的机会与家长和考生进行交流。原来以为,报考艺术专业的考生必定是爱好艺术的,这也是他们的人生选择,接触后却发现,很多考生其实很盲目,很迷茫,他们对于艺术,对于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有的是为了不切实际的梦想,有的是为了追求名利,有的是因为父母的安排,有的则是为了来碰碰运气。而对自己的未来,他们并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想法,对自己和未来,其实很茫然。
每年招生都会有这样的情况,父母领着孩子从新疆飞来北京,孩子进考场两三分钟就出来,结果初试都没通过,只得再坐飞机回去,劳民伤财不说,对孩子的自信心也造成很大的伤害,每每见到这样的情况,作为考官,我为他们感到惋惜的同时也感到很无奈。
在考场上面对着一个个考生,作为考官,我的心情有时很复杂。作为一个老师,对艺术人才自然求贤若渴,我真的希望能够发现一两棵真正好的苗子,结果希望往往会化为失望。坦率地说,其实很多考生都不具备艺术素质,他们根本不适合搞艺术,即便能够考上,他们的选择仍然可能是错误的,这样的错误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在我看来,在所有学科中,艺术是最需要天赋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