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物技术译著系列载体固定化酶原理、应用和设计

分類: 图书,自然科学,生物科学,生物化学,
作者: (荷)曹林秋 著,杨晟,袁中一 译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3-1字数: 562000版次: 1页数: 442印刷时间: 2008/03/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22016003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作为20世纪90年代前期以来第一篇对该关键技术的系统性纵览,这一权威性的文献是唯一包括所有最新进展的手册。作者借助他在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经验,系统地涵盖了所有的酶固定化方法,包括最新的技术,如位点特异性固定化、分子印迹和有机溶剂中的固定化。
固定化酶介绍
基于吸附的固定化
共价酶固定化
酶包埋
酶胶囊化
非常规酶固定化
位点特异性固定化
分子印迹和有机溶剂中的固定化
这篇自始至终有关制备功能性固定化酶的材料和技术的详尽综述无论对载体固定化酶的开发者或是使用者都开卷有益。在日常工作中使用酶的生物技术专家、化学家和食品科
学家也值得细读。
目录
1序:固定化酶——历史、现状和展望
1.1序
1.2过去
1.2.1发展早期(1916年~20世纪40年代)
1.2.2发展早期(20世纪50年代)
1.2.3发展期(20世纪60年代)
1.2.4发展中期(20世纪70年代)
1.2.5发展后期(20世纪80年代)
1.2.6合理设计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1.3固定化酶:过去的启示
1.3.1固定化方法
1.3.2多样性对多用性
1.3.3互补对取舍
1.3.4修饰对固定化
1.4发展预见
1.4.1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1.4.2方法的整合
1.5参考文献
2基于吸附的固定化方法
2.1引言
2.2吸附的种类
2.3吸附式酶固定化方法的原理
2.3.1单层原理
2.3.2稳定化原理
2.3.3酶分子的分布
2.4载体的理化性质要求
2.4.1物理性质要求
2.4.2载体的化学性质
2.5决定酶催化特性的因素
2.5.1活力含义
2.5.2酶的稳定性
2.5.3选择性
2.6利用吸附制备固定化酶
2.6.1传统的吸附法
2.6.2非传统的吸附
2.6.3以吸附为基础的双重固定化
2.7参考文献
3共价结合酶固定化
3.1导言
3.2载体的物理性质
3.2.1载体的表面
3.2.2结合位点的密度
3.2.3孔的相关性质
3.2.4颗粒大小
3.2.5载体的形状
3.3载体的化学性质
3.3.1载体结合活性基团(CAG)
3.3.2载体结合惰性基团
3.3.3间隔臂
3.4酶:用于共价结合的氨基酸残基
3.4.1氨基酸残基的反应性
3.4.2活力氨基酸的位置
3.5酶性能的影响因素
3.5.1活力保留
3.5.2固定化酶的稳定性
3.5.3固定化酶的选择性
3.6活性载体的制备
3.6.1合成活性载体
3.6.2惰性载体前体
3.6.3惰性载体的相互转换
3.6.4活性官能团的相互转化
3.7参考文献
4酶的包埋
4.1前言
4.2包埋的定义
4.3载体的要求
4.3.1物理条件
4.3.2化学条件
4.4包埋的影响
4.4.1包埋酶的活性
4.4.2稳定性
4.4.3选择性
4.5各种包埋酶的制备
4.5.1传统的包埋过程
4.5.2非常规包埋技术
4.6参考文献
5酶的微囊化
6非传统的酶固定化
索引
书摘插图
1 序:固定化酶——历史、现状和展望
1.1 序
自20世纪后半叶,科研人员已投入大量精力开发研究水不溶固定化酶,并投入实际应用。这些应用的成功证明它们都得益于固定化酶,而非原酶。例如,可重复使用的固定化酶因有效反复使用和反应器的过程控制,而使工业生产降低成本;固定化酶又可制作稳定的生物传感器,反复测定工业产品和临床检测;还可作为纯化蛋白质和酶亲和吸附剂;还作为固相蛋白质化学的基础工具;以及作为蛋白质药物体内缓释微囊。与溶液酶相比,功效大增(图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