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中医诊断与调理

分類: 图书,医学,中医学,中医临床,
作者: 吕景山 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字数: 247000版次: 1页数: 303印刷时间: 2008/05/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9116715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由著名老中医主编,详细介绍了冠心病的基础知识和诊治调理经验。全书共12章,包括心脏的解剖、生理,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冠心病所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及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检查诊断和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对药治疗、对穴治疗、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冠心病并发症的中医治疗,以及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经验。本书内容丰富实用,阐述深入浅出,是作者几十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升华,并融入了名医施今墨、祝谌予、李介鸣诊治冠心病的宝贵经验。适于内科医师,基层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师生和冠心病患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吕景山,男,1934年生,河南偃师人。1 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本科,师从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先生、祝谌予教授。同年分配到山西省中医研究所任医师、主任医师。1986年调山西中医学院任教授。1991年调山西省针灸研究所任所长、主任医师。现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西省中医管理局高级顾问。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精研“药对”、创用“穴对”和“同步行针法”,对糖尿病、冠心病、过敏性病症颇有研究。主要著作有《施今墨对药》(日本、韩国已译为该国文字出版)、《施今墨对药临床经验集》(荣获1982年度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施今墨医案解读》、《吕景山对穴》(日本、韩国已译为该国文字出版)、《糖尿病证治挈要》、《糖尿病中医诊治与调理》等。发表论文50余篇。1 983年荣获山西省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1 984年省工会给记二等功1次,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获山西省老科协颁发的“突出贡献奖”。
目录
第1章冠心病基本知识
第一节 心脏的解剖
一、心脏的位置及外形
二、心脏各腔
三、心脏的传导系统
四、心脏的神经支配
五、心脏的血管
六、心脏的生理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的认识
一、动脉粥样硬化
二、冠心病的概念
三、冠心病的分型
四、冠心病易患因素
第2章 中医学对冠心病的认识
第一节 中医学对心脏血管的认识
一、对心脏的认识
二、对血管的认识
三、心包络
第二节 冠心病病因病机
一、病因
二、病机
第3章冠心病心绞痛
第一节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一、症状
二、体征
三、辅助检查
第二节 诊断
一、诊断要点
二、心绞痛的分型诊断
第三节 中医治疗
一、急性发作时的治疗
二、缓解期的治疗
第4章冠心病心肌梗死
第一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一、症状
二、体征
三、辅助检查
第二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一、诊断标准
二、鉴别诊断
第三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中医治疗
一、缓解心痛
二、心痛缓解后辨证治疗
第5章冠心病心律失常
第一节 中医辨证要点
第二节 中医治疗
一、辨证用药
二、辨病治疗
三、针灸治疗
第6章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
第一节 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
第二节 诊断
……
第7章治疗冠心病的对药方
第8章治疗冠心病的对穴
第9章冠心病的饮食疗法
第10章冠心病的运动疗法
第11章冠心病合并症的中医治疗
第12章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临床经验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1章冠心病基本知识:
第一节 中医学对心脏血管的认识:
一、对心脏的认识:
古人对心脏早有认识,对心脏的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亦有所研究,并有具体记载,如《难经四十二难》中述:“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盛精汁之合,主藏神。”对于心脏的外形,《类经图翼》中描述为“心象尖圆,形如莲蕊……”对于心脏的解剖位置和生理功能,明代医学家李梃在《医学入门》中述:“有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有神明之心,神者,气血之化,生之本也……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者是也。”
总之,中医学认为心位于胸中,有心包络裹护于外。心为神之居,血之主,对人体各脏腑有重要的调节功能,是人体最重要的脏器,其生理功能包括以下3个方面:
1.主血脉,其华在面 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是指心脏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的作用。全身的血,都在脉中运行,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而运输全身,发挥其濡养作用。心脏之所以能够推动血液的运行,全赖于心气的作用。而心气主要是指心脏的功能活动,属阳;心所主之血,称为心血,是心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属阴。只有心的气、血、阴、阳互相协调一致,才能维持着相对的平衡。由于心主血脉使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而面部的血液较为丰富,故心气的盛衰可从脉博的变化和面部的色泽反应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