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话语情态研究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作者: 徐晶凝 著
出 版 社: 昆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版次: 1页数: 387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040908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情态研究民族模型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以现代汉语语法化程序较高的成系统的封闭类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现代汉语话语情万言书体系的总体面貌,并跟英语、日语进行比较,分析三种语言在情态表达上所具有的共同点和差异。
本书共分八章。分别对情态研究的理论背景、汉语情态研究的历史、现代汉语话语情态的层次构架、现代汉语的句类系统和言语行为语气、语气助词与传态语气、情态助动词、情态副词和情态的梯度、评价情态等做了研究。
本书首次从交互主观性的角度全面考察了语气助词的意义,确定了传态语气与言语行为语气的对立,第一次指出情态是一个内部有分层的体系,第一次指出汉语情态助动词不仅表达情态的梯度,而且也表达情态的维向,等等。本书也讨论了证据范畴、现实情态与非现实情态、情态副词小类连用的语序规则等情态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作者简介
徐晶凝,女,山东乳山市人,1971年11月出生,博士,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副教授。
199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1996年开始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至今,并先后在日本和英国牛津大学做过访问学者。
主要从事汉语语言学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发表论文十余篇,涉及程度副词、句类、语气副词、语气助词、语法注释与练习的设计、写作教学等。与人合作出版汉语初级教材三部、学习词典一部。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话语情态
第二节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研究范围的确定
第四节 语用研究视角
第五节 本书的结构及语料来源
第二章 汉语情态研究之现状及几个理论问题
第一节 大陆汉语情态研究现状
第二节 大陆以外汉语学界的情态研究
第三节 情态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第三章 现代汉语话语情态总论
第一节 现代汉语的句类和言语行为语气
第二节 现代汉语的传态语气系统
第三节 情态的梯度
第四节 情态副词与评价情态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现代汉语的旬类系统
第一节 句类的确定原则
第二节 现代汉语的句类系统
第三节 现代汉语句类间功能上的渗透
第四节 再谈句类、语气与情态
第五章 语气助词的情态表达
第一节 语气助词的归类标准
第二节 语气助词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语气助词“啊”的情态解释
第四节 语气助词“呢”与“着呢”的情态解释
第五节 语气助词“嘛”的情态解释
第六节 语气助词“吧”的情态解释
第七节 语气助词“呗”的情态解释
第八节 语气助词所表达的意态范畴
第九节 语气助词用于句中(含假设小句末)的比较
第十节 语气助词在语言类型学上的意义。
第六章 情态助词表达的情态分系统
第七章 情态副词的情态表达
第八章 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绪论
第五节本书的结构及语料来源
一、各章内容简介及研究目标
除了本章之外,本书还有七章。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汉语情态研究的概况,并就研究中涉及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包括认识情态和证据范畴间的关系、现实情态与非现实情态、句类与语气的关系、情态系统的层次性等,为我们后面各章的分析建立了一个理论基础。
第三章描写现代汉语话语情态表达的总体面貌。指出现代汉语的情态体系中存在两套语气系统:言语行为语气(speech act mood)和传态语气(attitude—conveying mood)。现代汉语中有直陈语气和祈使语气的对立,同时,语气助词也与句类共同作用,用于表达说话人基于对听话人的态度而将语句带到交际语境中的方式,形成了现代汉语的传态语气系统。传态语气系统的特点在于[+言者交际态度][+当下性],它是交互主观性的语法化范畴。情态助动词和核心情态副词(central modal adv.)构成了情态的不同维度(dimensional degree),边缘情态副词则用于表达说话人对语句内容做出的主观评价,它们构成了现代汉语的评价情态(evaluative modality)。
第四章讨论了现代汉语的句类系统,指出句类的确定必须有句法形式上的特征。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在言语功能上存在着交叉渗透的现象。现代汉语中只存在着直陈语气和祈使语气两大言语行为语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