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下的离职员工管理

分類: 图书,法律,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作者: 魏浩征著
出 版 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1-1字数:版次: 1页数: 344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2纸张:I S B N : 978750930151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成功抑或失败的案例。都折射出企业的用人风险及熟悉劳动法规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本书中,魏老师以其悉心独到的睿智思考,给广大人力资源从业者、企业家以不同侧面的有益思考和启迪。
——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副总编辑张兰生
用法律的视角看待人力资源管理——该书的出版,无论对于人力资源从业人士,还是对于企业管理人员和职业经理人,抑或是律师、法律顾问等法律专业人士,都具有相当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时代集团总裁助理、人事总监吴国兴
识真才,用对人!对于不适应职位的员工,坚决的让他们离开,鼓励他们去寻找新机会。魏老师的书如同其主讲的课程,从实战的角度,精炼、细致、深入地诠释了离职员工管理的法律风险及控制技巧。
——Marvell中国区人力资源高级经理曹金昌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依据笔者的演讲录音以及多年为企业提供劳动法与员工关系管理顾问、咨询的案例整理而成。从企业管理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结合最新《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本书从实务操作的角度深入分析了离职员工管理每一种类型、每一个环节的注意点和操作方法,并就如何有效做好离职员工管理及有效预防应对劳动争议提出了笔者的建议和观点。
作者简介
魏浩征,劳动法与员工关系管理专家,资深培训师,经济法学硕士,劳动法世界(www.laboroot.com)创始人、首席顾问,上海劳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员工关系》总编。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员工跳槽管理
第一节 吊工为什么跳槽
一、社会经济因素
二、组织及工作因素
三、员工个体因素
四、劳动合同因素
第二节 员工跳槽给用人单位带来的损失
一、量化员工流动成本
二、不可忽视的非量化损失
三、有效控制员工跳槽成本
第三节 员工跳槽九大征兆
第四节 员工跳槽管理中的常见法律误区
误区一:员工辞职需经单位批准
误区二:员工违约,单位可以通过扣留档案、留置工资、奖金或者不办理退工手续等手段来制裁员工
误区三:员工提出辞职,必须提前1个月通知用人单位
误区四:员工提出辞职,用人单位不须支付经济补偿金
误区五:为方便辞退员工,继续使用过期劳动合同
误区六:为了减少加班费支出,与员工协商约定加班费“包干”
误区七:劳动报酬只能保护60天
误区八:给员工出资培训,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服务期和违约金,同时约定试用期
误区九:用“高薪”替代社会保险费
误区十:竞业限制补偿金等同于保密费,或者随工资一起发放
误区十一:离职员工无权领取年终奖
第二章 正确辞退员工
第三章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第四章 劳动合同终止
第五章 离职员工的“三金管理”
第六章 离职员工理解疑难解答
第七章 离职员工管理法律要点速查
第八章 离职员工管理工具表单
附录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员工跳槽管理
第一节员工为什么跳槽
引子:
……短期化的劳动合同无疑将对员工跳槽的心理产生微妙影响。合同将到期时,企业尚未明确表态是否与员工续签劳动合同,但员工往往到期前三、四个月已经开始“秘密”地投简历,参加招聘会,联系猎头公司,接洽新单位,为自己寻找下一个工作机会。合同快到期,公司准备通知员工续签合同时,员工常常已经拿到了下一个工作单位的OFFER,结果,双方最终不得不挥手说“拜拜”,尽管双方其实都有继续合作的意愿。
很多做HR的朋友经常跟我说,现今职场上人心太浮躁,那些刚毕业的年轻人在公司里还没学到什么东西,就跳槽走人了。这无论对于公司还是对于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殊不知,跳槽率高——其实一定程度上是公司自身短期化劳动合同惹的祸……
今天的企业面临着也许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来自顾客更好、更快、更多服务的要求……
来自政府和社会要求企业规范运作的压力……
来自科技革命产品和服务更新换代的挑战……
还有来自企业员工自我成长和在企业中充分发展的苛刻要求……
——难怪有些企业老总时常会有一丝四面楚歌的感觉。
一位朋友在一家著名的销售公司任策划部经理,跳槽去了另一家小型的文化传播公司作副老总,他认为在大公司做到部门经理这一位置后上升的空间已不大,而在新公司,自由度更大,发展的空间更开阔,人少,创业精神强烈,协调容易,工作效率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