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德的态度
分類: 图书,传记,学者,
作者: 张若名著,杨在道编
出 版 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1997-8-1字数: 122000版次: 2页数: 201印刷时间: 1997/08/01开本: 32开印次: 2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08006134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您无法想象,您出色的工作给我带来了多么大的鼓舞和慰藉。……通过您的大作,我似乎获得了新生。多亏了您,我又重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我确信自已从来没有被别人这样透彻地理解过。
——安德烈纪德致张若名的信
内容简介
本书中所收入的五篇文章,都是张若名在她四十六岁以前公开发表过,本书加强了法文化交流,为喜欢法国文化的朋友们和对文艺心理学、文艺理论有兴趣的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好的读本,为中国妇女在文学领域争得了一个较高的座席。
目录
序
安德烈纪德给张若名的信
纪德的态度
一、纪德人格的演变
二、纪德的宗教信仰
三、纪德与道德
四、纪德对待感官事物的态度
五、纪德的纳瑞思主义(Narcissisme)
六、纪德象征主义美学观的形成
七、纪德的古典主义
八、现代人眼光中的纪德
纪德的介绍
一、小传
二、感想
小说家的创作心理——根据司汤达 (Stendhal)福楼拜 (Flaubert)纪德 (Gide) 三位作家
一 黑暗时代
二 艺术化的时代
三 社会化的时代
漫谈小说的创作
法国象征派三大诗人 波德莱尔魏尔莱诺与蓝苞
一、绪论
二 波德莱尔 魏尔莱诺与蓝苞
附录
一、超越障碍——张若名与安德烈纪德(节录)
二、张若名传略
编后记
重印说明
书摘插图
纪德的态度
一、纪德人格的演变
纪德的人格究竟怎样?表面看来,它似乎游移不定,以其不同的特点引起读者的不安,实际上,纪德却热衷于突出他的每一种倾向,喜欢他们各异,并全部加以保护。他为每种倾向而生,直到创作一部作品来象征它。纪德不愿把自己凝固在他创造的一种或另一种生命形态中。在他看来,每种形态,只要他经历过,就是一个令人非常惬意的住所,但他不会再走进去。每创造一种生命形态,他都会摆脱它。纪德人格的演变就像一次次的开花,每次都异常鲜艳夺目。
纵观纪德人格的演变,其中有道德、神秘、艺术三种要素同时存在着。它们平行发展,因为各于其人格当中据有自己的领域;又偕同演进,因为它们休戚相关;道德的品格和现实的生活接触,引起纪德焦虑和不安;艺术的品格使纪德津津乐道于这样的情感,并且促使他剖析道德戏剧的每一成分;神秘的品格使纪德遁人生命幽深的境域,引起他的狂热,而道德的品格和艺术的品格从中汲取力量。但三者却朝同一方向发展。它们先披上了新教的色彩,后又打上了尼采式个人主义以及基督教个人主义的烙印。
最初,纪德受新教教育的熏陶;他的思想纯粹是一个圣经使徒福音书的产物。因为基督教建立在斗争原则上——这种斗争以压抑人性开始——所以它就迫不及待地向信徒鼓吹这种无休无止的斗争。与其他信徒相比,纪德是大的受害者。在他整个的精神生活中都可见到其影响:这是分离肉体与灵魂,旨在让灵魂变得更加纯洁而进行的斗争;这是当信仰受到理性的嘲笑,木致失去信仰而进行的斗争;这也是为了在通向上帝的那条唯一的“崎岖小路”上,保持孤寂而进行的斗争;所有这些激烈的斗争,纪德都经历过。《安德烈瓦尔特的手册》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例子。当纪德认为摆脱了肉欲的诱惑,爱情的火焰却溜进他为梦里。“抚爱总困扰我”,他说道。这种罪孽像活脱脱的幽灵总纠缠他,不让他安宁。当纪德分离信仰与理性以保户信仰时,理性却视信仰为幻想。“理性会嘲笑的。尽管哲学反对,但情感总需要信仰支持”。他写道。从而更坚定了信仰。假如他的信仰来自于情感的需要,那么它就不再建立在相信上帝存在这点上;尽管如此,假设纪德保持信仰,它就会有意地变成一种幻想。每当行进在;“崎岖的小路”上,纪德就会走进幻想里,不知如何逃脱出来,因为伯坚持的原则是:“幻想服从意愿,生命寓于幻想之中。”因而他沉醉于海市蜃楼里。由于上面那些斗争造成的混乱,这样的海市蜃楼不久也难以为继。《安德烈瓦尔特的手册》是这种混乱结出的苦果。‘纪德不敢承认的那种最令人失望的思想使他的一生陷入徒劳无益的幻想之中。《于里安游记》隐隐地象征着这样的思想:一群人因失去了美满的生活而去冒险,末了只在深山里发现了一小池清水。这样未结出果实的过去就此结束。纪德想到的是摆脱它。但走向何方,怎样走,抱着什么目的,这些问题都找不到答案,使纪德痛苦不堪。然而在内心的极度慌乱中,响起了一种声音,它窒息了失望的喧嚣,这是艺术的呼唤。在这一呼唤下,纪德突然惊醒了,他相信它,并且把它作为生存的唯一理由。作品体现了这新的希望,并且显示了纪德的艺术禀赋:《纳瑞思解说》即为一例。在这部以纯真著称的作品中,我们能发现纪德明确的走向。他想象出“乐园般而晶明”的“形式”,作为最理想的形式。但美的形式只有当人屈从时才会生成,“因为重犯旧错,乐园会得而复失;人总是想到自己,这傲慢的小人不愿隶属他人,而他的情感却受人支配。”
这些象征性的话语蕴含着一种丰富的思想。下面的注解会使它们变得清晰明了:“艺术冢作为学者不应该喜欢自己甚于他想揭示的真理,这就是全部的道德所在;他不应该喜爱词语、句子胜过他想表达的思想,我想说,这也是全部的美学观所在。”“艺术家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人,他为某物而生,应先作出牺牲。他的一生只应朝这个目标前进。”当我们想到纪德而后把“牺牲”这一原则推向极端时,这些话语是多么闪耀着先知的光芒啊!这一原则深藏着纪德幸福观的秘密,也是开启他作品的钥匙。
现在我们进入了纪德人格演变的第二个时期。这一时期作品颇丰,完全展示了纪德塑造的自我新形象。然而渴望按照自身原则重建自己的人即刻碰到了一些严峻的问题:什么是他的真正本性?为什么它不曾充分发展?应怎样开发它?这些问题因得不到解决,造成了他精神上的痛苦。在这一黑暗期,虽然纪德寻思着自己的命运,并且试图重建自己,但我们对这一时期知道的仍然很少,因为他的作品仅仅向我们描述了复苏,并没介绍复苏的方法。巴雷斯在《自我崇拜》里描述的方法虽然不同,但有恸于我们了解纪德所采用的方法。
首先,他人的出现令人生厌,迫使巴雷斯退避到自我里,而纪德却逃离他梦想的乐园,回到现实的生活里。如果说他们的共同目的都是想成为纳瑞思,他们却通过不同的途径发现了自身的形象。
嘶了弄清自己的本性,巴雷斯通过剖析自我,并对故我的沉思冥想来研究它,在回归往昔中,他见到了其未来的轮廓。相反,纪德却让本性问题变得模糊起来。他避开了那些窒息本性的障碍,并未对它作出解释,而是等待它的复兴。“你们以哪位上帝的名义,又按何种理想,不让我按照自己的本性生活?这种本性,假设我亦步亦趋,它会把我带向何方?”只要本性复兴,向他发出呼唤,纪德就会听凭它摆布;他等待着那些不明显倾向的出现,并不想事先用思想限制它们。
一旦巴雷斯注意到本性的缺陷,就试图纠正。“那些转瞬即逝的情感像点点火星”,因其不连续性而令他痛苦不堪;他渴求“一种永恒的激情”以便与这种转瞬即逝的激情相对抗。虽然纪德也有以突变的形态生存的倾向,但并不避开它,而是突出它。他把那些彼此孤立的感觉组合起来,制成一圈金亮的首饰,让人的手感到灼热,其声音虽不和谐,但也迷人,《地上的食粮》即是。当巴雷斯感到冷淡无情时,他恳求主子治除。“哦,主子,治除冷淡无情吧。”相反,即使冷酷,生硬,纪德都听之任之。然后用英雄的气概克制冷酷,它就生成了一种不和谐之美;他也化生硬为纯朴,这种纯朴足以掩饰生硬的态度。很多其它的特点在别人那里会变成一些缺陷,但由于纪德很善于利用它们,所以它们会变得更加突出,形成绝伦之美。
巴雷斯极力纠正性格的缺陷时,运用了暗示法。在贝雷尼斯的影响下,他试图进入无意识的领域,通过托莱多,他感受到强烈欲望的影响。“让这城市之灵与我之灵在冥思苦索中交融,我之孤独也时时因这冥思苦索而美化。”这样,巴雷斯不时地联想到了某种程度的感觉,但并没真正地变态。相反,纪德却等待新生的出现,这是本性与环境相作用的结果。“影响通过相同点而发生作用。影响可比作镜子,它照出的并非我们的真模样,而起我们潜在的形象。”这些话语道出了纪德是如何看待影响的。他们俩人对待影响的态度是多么的不同啊!巴雷斯感受到影响,纪德却让它们深入内心。巴雷斯凝视它们,纪德却去体验它们。他自我节制不抵抗,沉醉于那些深入内心的影响之中;借助热诚和爱心的强大威力,他消除了自己与事物之间,以及与众生之间的隔膜,在他们的形态中充分地发展。他的人格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奇妙的变化,其中不断地沉落与顽强地生活这两种感受融于那唯一的生存快感中。
最奇妙的变化可追溯到1893年的阿尔及利亚之行。正是这最奇妙的变化使纪德的人格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回到法国,我带回了复活的秘密,最初我经历了这种可憎的焦虑,出坟墓的拉扎尔或许也有同感。”随着被他抛弃的过去与充满新生活力催他奋进的未来这两者间鸿沟的加深,变态引起的焦虑也不断加剧;外部的桎梏与他那强烈的生活欲望相抵触,致使这种欲望难以满足。与他人相异引起的焦虑以及强烈的生活欲望,就像同茎上绽开的两朵花,分别在《沼泽地》与《地上的食粮》里有所反映。
《菲罗克忒忒斯》显示出纪德也改变了道德观。牺牲与积德行善失去了它们那些神圣的特点,自然地促进了心灵美:在那封闭的境地,时间停止了运行,冷漠净化了人心,“一切激情都已平息下去”。“我同样要求行为永远更加坚定,更加美;真实、纯洁、晶明,美上加美。”在这冷漠与纯洁气氛笼罩着的深宫,纪德用不关痛痒的态度看人类的悲剧。外界的烦扰不能侵入这个境地。在那里,一切都将永远是美的。那里是“超越善恶”的极乐世界。从行为动机判断其人,纪德也不感兴趣。在他看来,最真诚的行为都潜藏着善意或恶意,但这无甚重要,因为这样的善意或恶意都是偶然产生的,它们的产生导致了“盲目的行为”,也可看作是必然的行为。
从此,纪德走向了尼采式的个人主义,肯定那“超越了善恶”的自我。纪德和尼采在这条道上邂逅,并非偶然的事,因为相同的需要把他们推向了同条道路。在他们的新教信仰中,有一个根本的冲突存在着:就是自由探求真理的精神和顽固的宗教信仰;那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在他们那里,自由探求真理的精神导致了无神论的出现。但炽热的宗教信仰,这生命与光明的火炬,他们曾崇拜过,不再能解脱,却变换了形式:对神圣自我的信仰。这新的信仰把尼采和纪德推向了不可言喻的悲剧之中,因为他们的意志与众不同,与世寡合。他们奇特的人格由于不被人理解而引起反感。尽管受到抵触,他们却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悲剧性的存在,尼采曾经清晰地说过,纪德却用闲静的外表给遮盖起来。
在米加勒那里,天真纯朴中萌动着果敢的思想,它主宰他的命运,这种思想赋予米加勒无限的权利,滋生了他对自身的爱,使米加勒作为选民而成圣;这种极端自由的思想使米加勒超于一般人之上,这有双重意思:米加勒主宰了自己的命运,他就是上帝,作为上帝的臣民,他又是神圣的创造物。如果不是憎恶,自尊,以及对那些不理解他的平庸之辈的蔑视,又是什么滋长了这种思想?总之,在米加勒那闲静的外表里,萌动着如同尼采式的悲剧心理。但我们不能直观到这骚动不安的境地,因为出于对审美的爱,纪德在作品中只留下了秩序与美。
纪德深陷其中的悲剧性存在现刻也令他烦扰不堪。他像“回头浪子”,对放荡不羁的生活感到厌倦。“没有什么比得上使他异化更令人厌烦的。”这样的烦恼预示着纪德将寻求生命的新航向。至此,纪德一直精心培育自我。他的艺术也像一门造镜术,透过一面面造出的镜子,纪德凝视着一个个自身形象。他的作品再现了其灵魂奏出的那些高亢的凯歌。但从此刻起,纪德渴望走出故步自封的田园。他从窗口审视着引起他极大的焦虑不安的社会生活:出于理解和同情,纪德对他人的生活表示支持,并且感到与他人一样投身到了斗争之中,卷进了爱河里;然而想象他人怎样生活这意味着陶醉入一种智性的活动,社会生活作为一种运动却与他格格不入。作为角色感到身在社会生活之外,凭着想象再现社会生活又感到身在其中,这是一种奇特的现象。由于害怕只扮演一种社会角色,纪德放弃了行动,他宁愿在思想上再现可能进行的每个行动而感到被它所诱惑。也许在积极行动方面他失去了某种东西,但通过智性的活动却丰富了自己。这种态度很易解释。很长时间,纪德都处在社会生活之外,此刻,他不再可能了。梦想比行动更吸引他。因为梦想更具魅力,更瑰丽多彩。在纪德那里,这种态度与基督教的熏陶所造成的深层需要相一致:要保存性命先得失去它。他把这道德箴言作为一条智性的活动的准则。纪德不甘忍受非常确定的存在,他的生命消沉在了解他人的生活之中。但了解也是一种占有形式,在占有中消沉意味着重获新生。耶稣教义的一条箴言这么解释:凡要保存性命的反要失掉它,要失掉性命的反要得着它。从他对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研究中,也可看出纪德像陀斯妥耶夫斯基一样,深受耶稣教义的影响:基督教的谦逊以及放弃自我深人他的灵魂,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他远非把基督教的这种态度视为弱点,而是从中发现了战胜个人主义的秘诀。在他看来,放弃个性,自我才完善。真正的个人主义包括生命的个体性和宇宙性。一方面,表现出某种人格的个人的存在构成了个人的价值,另一方面,这种存在是按逻辑序列组合起来的,因而也具有宇宙价值。包含个体性和宇宙性之个人主义人格的形成与小我(moi)和大我(je)的分离相一致,因为小我与大我在行动中一开始就交织在一起。大我表现为行动的小我的一种内在的思想。但随着大我变为一种沉思,小我与大我之间也就产生了矛盾;然后这样的沉思不断变化,变得公正起来,它抨击小我,最后发现了支配小我以及小我的同类的规则;而后这种主宰了自私之我的沉思把小我作为人类的一面镜子使小我变得高大起来。它逐步以牺牲小我取胜;与拒不服从它的惩戒的那个任性反抗的小我斗争。当这种公正的沉思权力至高无上时,服从它的小我远非失去自身,反而充实强大起来。纪德解释道:“个人主义的胜利在于个性的放弃之中。”这也是基督教的态度:“要失掉性命的反要得着它。”他把这种深入他灵魂的态度推向极端,创作了《伪币制造者》。在这部作品中,他消沉在对社会生活的了解中,并且消散在被他创造的人物里。他既是一也是多,作为思维主体他是一,作为那些行动的人物他又是多,因此他的人格高大无比,绚丽多姿。
二、纪德的宗教信仰
纪德的青年时代蒙上了一层基督教的保护色,他平静地度过了那段岁月,愉悦的内心世界跳荡着持久的和谐。“好多月我都沉浸在天神般的状态中”,回想起那段时期,纪德说道。这时候的信仰是无暇专一的,他信奉上帝,这与他确信上帝的存在是一致的,他的信仰可通过修行得到解释,这样的修行在他的精神世界建立了秩序与和谐。但20岁时,一股强大的力量喷薄而出,打破了往日的协调统一。他信仰的各组成部分开始分崩离析:“应该保持高度的信仰,尽管理智在嘲笑,肉欲在反抗,傲气受到禁锢而气恼……这是一种崇高的信仰,它是自觉自愿的。”当理智不再支持时,纪德却捍卫这种信仰。他的信仰保持着实际价值,因为它充满了使人敬服的活力。
信仰与理智的分离尽管看起来不可理解,但在最虔诚的信徒那里都经常存在。信仰与怀疑像两个死敌,怒目相瞪,哪怕相聚一刻都永远不可能。当信徒控制了信仰,信仰支配着他时,他就会独居那排除了怀疑的光明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