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实践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社会学,人口学 ,
作者: 彭希哲主编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字数:版次: 1页数: 30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20807803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在“上海论坛2007”上发表的绝大部分论文(包括中文和英文)。论坛主要探讨当下全球范围内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议题,其中包括:人民币汇率、东亚金融与货币合作、全球气候变暖与能源消费、亚洲增长模式与经济一体化,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等。
目录
上海论坛共识:亚洲的和谐发展将造福全世界
中国人口城市化三次历史性的重大转折
中国人口即将发生的重大转折
中国、日本、韩国低生育水平及未来人口发展趋势
上海人口规模增长与城市发展质量
国际都市的人口内涵:上海与主要国际都市人口发展的比较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人口空间变动与城市空间结构重构
论中国“农民非农化”与“农地非农化”的协调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
男女的平等参与与分享——中国经济性别平等的现状与评估
优化妇女就业环境:妇女经济参与的政策法规体系及社会支持
全球化与中国发性劳动
非正规就业女工团结权的实现——以全国第一个家政工会为例
中国医疗卫生改革进展
多部门合作的城市医疗救助模式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Welfare States in China A Case from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ertilit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Republic of Korea
Australia's Support for the Poor in Accessing Health Services
书摘插图
中国人口即将发生的重大转折
原新
当问及“什么是中国的人口问题?”时,共同(也许是唯一)的答案就是人口规模巨大和控制人口增长。是的,人口规模巨大始终是中国人口的首要特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一直是政府为之奋斗的基本国策。中国仅用三十多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人口转变,实现低生育水平,把人口引入低速增长的轨道,卓有成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速度。在外力作用下实现的低生育水平是有代价的,急刹车式的人口转变,使我们面临的人口形势和问题更加复杂多样,促使中国人口在21世纪上半叶提前实现一系列的重大转折。
目前,中国人口的生育率基本稳定在1.7至1.8的低水平。但是,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惯性作用,总人口还将以低速率、高增量的方式持续增长30年左右。人口预测显示,如果按妇女总和生育率平均保持1.8,中国人口总量将在2006年末13.14亿人的基础上持续增长,“十一五”期末(2010年)、2015年和2020年,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13.6亿、14.1亿和14.4亿,可以控制在国家人口发展总目标之内。其间,2007年至2012年将迎来人口增长的第四次生育高峰期,年净增人口规模将达到800万至1 000万。长期预测,总人口将在2030年至2035年间实现零人口增长,年出生人口和年死亡人口相抵,完成总人口规模正向扩大到负向缩减的重大历史转变。零人口增长时点的人口总量峰值将达到14.7亿至15.0亿,这将是中国人口数量增长的终点。之后,中国人口将跨入负增长时代,人口规模开始减小,预测2050年的人口规模约为14.O亿上下。根据联合国人口预测,在2040年至2050年间,中国全球头号人口大国的“桂冠”将移位于印度,但是这只能说明印度的人口增长比中国快,并不表明中国的人口数量压力已经消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