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有追求——学苑往事丛书

分類: 图书,传记,文学家,
作者: 龚育之 著
出 版 社: 云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1字数: 175000版次: 1页数: 209印刷时间: 2008/04/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4153486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龚育之讲述自己读书、写作和研究经历的书。它以朴实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展现了作者一生走过来的路。在辛勤耕耘的半个多世纪里,无论是在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论的研究领域,还是在编辑毛泽东、邓小平等党的领导人著作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历史的研究领域,无论是在顺境中,还是在逆境里,龚育之都在孜孜矻矻地实践着自己的座右铭:追求科学,追求革命。阅读此书。你能收获许多知识,并能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作者简介
龚育之,原籍湖南长沙,一九二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生于湖南湘潭。早年在吉林长春、天津和湖南先后读小学、初中,在湖南明德中学读高中。一九四八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同年十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五二年十月至一九六六年六月在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处任干事,后相继兼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组学术秘书、副组长。一九六九年至一九七三年下放宁夏贺兰中宣部“五七”干校。一九七三年十月至一九七六年十月在国务院科教组、教育部工作。其间,曾借调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工作。一九七六年十月,调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一九八。年一月任副主任。不久,该办公室改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仍任副主任。一九八八年三月调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一九九一年九月不再担任副部长。一九九四年三月调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一九九五年六月,兼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常务副主任。一九九九年三月不再担任行政职务。二○○七年六月十二日在北京逝世。
目录
忆往:读毛和编毛
在小平同志指导下编邓选
乡情和往事
我在清华的三年
走过来的路
关于我的经历——北京电视台访谈录
编后记
书摘插图
忆往:读毛和编毛
二○○三年春夏,SARS来袭,北京成为疫城,一时人心惶惶,街上行人稀少,许多单位工作处于停顿半停顿状态。就在这些非常的日子里,在北京长期从事毛泽东著作编辑和研究的边彦军等几位有心人,为纪念毛泽东一百一十周年诞辰,接受湖南人民出版社的约请,利用防SARS提供的闲暇,编纂了一部大型资料书:《毛泽东著作版本编年纪事》。
编纂者请我写序,我乐于应命。一是为了友谊,二是借此回忆一下与阅读和编辑毛泽东著作有关的一些往事。
作为一位著作家,毛泽东总是自写文稿,自拟讲话提纲
毛泽东不但是一位革命家、政治家,也是一位著作家。他从主办《湘江评论》走上政治舞台,可以说,是以鼓吹“民众的大联合”的著作家的身份出道的。年过花甲了,他一度设想不但要从国家主席而且要从党的主席的岗位上退下来。退下来做什么?他的首选,还是做个著作家,在报上写专栏文章。
著作,包括写文章、写报告、写指示、写电报、写信函,还有开会讲话,与人谈话,经过记录整理,还是转化为著作。这是他极重要的工作方式,是他的为别的政治家所不及的专长,是他毕生的习惯、风格和爱好。
他一般是不叫别人为他拟好现成的文稿和讲稿的。他总是自写文稿,自拟讲话提纲。讲话记录,秘书们帮他整理,他总是亲自过问并且反复修改。党内经历多一些的同志都知道这个情况。这些年国外境外不断有一些传言,我们这里也有人相信,说毛泽东哪篇哪篇著作是谁谁谁写的,说毛泽东哪部选集中有多大部分是别人写的。这全属无稽之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