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头歌

分類: 图书,医学,中医学,方剂学,
作者: (清)任昂著
出 版 社: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字数:版次: 1页数: 340印刷时间: 2008/05/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20409397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汤头”是中药汤剂的俗称。在中国传统的中药方剂中,一副汤剂往往要由多味药材组成,制法繁琐,药材名称抽象枯燥,不便记忆和掌握;因此,古人便尝试着将一些传统的灵验药方,改成诗歌,使其具有合辙押韵,朗朗上口的特点。此举方便了人们的识记,受到广大学医者的欢迎。
清朝康熙三十三年,有位叫汪昂的80岁老中医,整合古方编著了一本《汤头歌诀》,影响颇为广泛。本书选录名方320条,分为20类,用七言诗体编成歌诀,将每个汤剂的名称、用药、适应证、随证加减等都写入歌中,内容简明扼要,音韵工整,一时成为医界的美谈。为使传统中医学名著得以发扬传承,使之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编者精心编译著写了现代版的《汤头歌》。
目录
汤头歌诀
一补益之剂
一、四君子汤
二、升阳益胃汤
三、黄芪鳖甲散
四、秦艽鳖甲散
五、秦艽扶赢汤
六、紫菀汤
七、百合固金汤
八、补肺阿胶汤
九、小建中汤
十、益气聪明汤
二发表之剂
一、麻黄汤
二、桂枝汤
三、大青龙汤
四、小青龙汤
五、葛根汤
六、升麻葛根汤
七、九味羌活汤
八、神术散
九、麻黄附子细辛汤
十、人参败毒散
十一、再造散
十二、麻黄人参芍药汤
十三、神白散
十四、十神汤
三攻里之剂
一、大承气汤
二、小承气汤
三、调胃承气汤
四、木香槟榔丸
五、枳实导滞丸
六、温脾汤
七、蜜煎导法
四涌吐之剂
一、瓜蒂散
二、稀涎散
五和解之剂
一、小柴胡汤
二、四逆散
三、黄连汤
四、黄芩汤
五、逍遥散
六、藿香正气散
七、六和汤
八、清脾饮
九、痛泻要方
六表里之剂
一、大柴胡汤
二、防风通圣散
三、五积散
四、三黄石膏汤
五、葛根黄芩黄连汤
六、参苏饮
七、茵陈丸
八、大羌活汤
七消补之剂
一、平胃散
二、保和丸
三、健脾丸
四、参苓白术散
五、枳实消痞丸
六、鳖甲饮子
七、葛花解酲带
八理气之剂
一、补中益气汤
二、乌药顺气汤
三、越鞠丸
四、苏子降气汤
五、四七汤
六、四磨汤
七、代赭旋覆汤
八、绀珠正气天香散
九、橘皮竹茹汤
十、丁香柿蒂汤
十一、定喘汤
九理血之剂
一、四物汤
二、人参养荣汤
三、归脾汤
四、养心汤
五、当归四逆汤
六、桃仁承气汤
七、犀角地黄汤
八、咳血方
……
十、祛风之剂
十一、祛寒之剂
十二、祛暑之剂
十三、利湿之剂
十四、润燥之剂
十五、泻火之剂
十六、除痰之剂
十七、收涩之剂
十八、杀虫之剂
十九、痈疡之剂
二十、经产之剂
附:便用杂方
汤头歌续
一、补益之剂
二、发表之剂
三、攻里之剂
四、和解之剂
五、理气之剂
六、理血之剂
七、祛风之剂
八、祛寒之剂
九、利湿之剂
十、润燥之剂
十一、泻火之剂
十二、除痰之剂
十三、收涩之剂
十四、杀虫之剂
十五、经产之剂
十六、幼儿之剂
十七、痈疡之剂
书摘插图
汤头歌诀
一补益之剂(十首附方七)
一、四君子汤
(《和济局方》)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草补气。
再加陈夏名六君,脾气虚损痰湿利。
减去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益。
【组成】人参(二钱) 白术(一钱八分) 茯苓(一钱八分) 炙甘草(一钱二分,研成细末)。
【功效】益气健脾,助阳补气。
【方解】此方是助阳补气、健脾和胃的基本方,以脾虚胃弱为其主证,方中人参性甘大补脾胃之气,为君药,白术苦温,助君药燥湿健脾,为臣药,茯苓甘淡,渗湿利尿为佐。炙甘草甘平,和中益气,为使药。四药相辅,具有益气健脾之功效。且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性味平和,均为补气之药,因此称为四君子汤。
【主治】脾虚胃弱,言语低微,四肢无力,舌色淡,脉弱细无力。食欲锐减,腹满肠鸣,伴有恶寒、腹痛等症状。此方对消化不良,消耗性疾病,慢性肠炎均有很好的疗效。
【用法】水煎温服。
附方一
【组成】人参(二钱) 白术(一钱八分) 茯苓(一钱八分) 炙甘草(一钱二分)陈皮半夏(各六分)。
【功效】健脾行气,散寒除湿之功,理气醒胃。
【主治】气虚痰饮,呕吐痞闷,大便不实,腹痛泄泻。
【用法】水煎服。
附方二
【组成】人参 白术茯苓甘草 陈皮生姜大枣(各适量)。
【功效】健脾理气,益气和胃。
【主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大便溏薄,呕吐泄泻。
【用法】水煎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