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 2008中文版机械制图习题精解(1DVD)

分類: 图书,计算机/网络,CAD CAM CAE ,AutoCAD及计算机辅助设计,
作者: 程俊峰,姜勇,董彩霞 编著
出 版 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版次: 1页数: 170印刷时间: 2008/06/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518013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学习AutoCAD二维绘图及三维造型的习题集,除提供了大量典型习题外,还对有一定难度的习题给出了作图步骤提示。全书习题安排由易到难,系统而全面,既有基本命令及作图方法的练习,也有难度较大的综合性练习,对初学者及有一定基础的读者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全书分为3篇,共17章,主要内容有基本绘图及编辑命令练习、作图及编辑技巧练习、复杂平面图形综合练习、书写文字及标注尺寸练习、绘制复杂零件图练习、使用图块及属性练习、轴测图绘制练习、基本三维造型及编辑命令练习、构建复杂实体模型和着色渲染练习等。
本书颇具特色之处是把所有习题的绘制过程都录制成了视频,收录在本书所附光盘中,可作为读者练习时的参考和向导。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CAD相关专业及各类CAD培训班的辅助教材,也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及计算机爱好者学习AutoCAD时参考。
目录
第1篇基础篇
第1章“绘图命令”练习
1.1设置图层、线型比例及作图区域的大小
1.2输入点的坐标绘制线段
1.3利用正交模式、极轴追踪模式或动态输入功能绘制线段
1.4使用对象捕捉功能精确绘制线段
1.5结合极轴追踪、对象捕捉及自动追踪功能绘制线段
1.6绘制倾斜线段
1.7延伸线条及调整线条的长度
1.8绘制圆和椭圆
1.9绘制矩形和正多边形
1.10平行关系
1.11垂直及倾斜关系
1.12相切关系
1.13绘制均布几何特征
1.14绘制对称的几何特征
1.15倒圆角和斜角
1.16绘制断裂线及填充剖面图案
第2章“编辑命令”练习
2.1移动对象
2.2复制对象
2.3旋转对象
2.4对齐对象
2.5拉伸对象
2.6比例缩放对象
2.7连接对象
2.8断开对象
2.9关键点编辑方式
第3章平面作图方法综合练习
3.1平面图形布局
3.2形成复杂的连接关系
3.3利用辅助线作图
3.4布图技巧练习
3.5绘制包含多种连接关系的平面图形
3.6绘制复杂平面图形
第4章图形绘制及编辑技巧
4.1利用OFFSET命令生成图形细节
4.2利用LINE或PLlNE命令生成图形细节
4.3从现有实体生成新图形
4.4利用XLINE命令辅助绘图
4.5快速修剪
4.6绘制倾斜的图形实体
4.7绘制有锥度和斜度图形的技巧
4.8面域造型法的应用
4.9利用图形的多个视图辅助作图
4.10建立多个视口辅助作图
4.11选择集编组的应用
第5章视图显示控制及查询图形信息
5.1视图显示控制
5.2查询图形信息
第6章创建文字与表格对象
6.1创建单行文字
6.2在单行文字中加入特殊字符
6.3创建段落文字
6.4在段落文字中加入特殊字符
6.5编辑文字
6.6在表格中填写文字
6.7创建表格对象
第7章尺寸文字标注与编辑
7.1直线型尺寸标注
7.2平行型尺寸标注
7.3基线型和连续型尺寸标注
7.4角度标注
7.5圆和圆弧标注
7.6引线标注
7.7尺寸公差标注
7.8形位公差标注
7.9给标注文字加入前缀或后缀
7.10修改标注文字
7.11调整尺寸线或标注文字的位置
7.12改变尺寸标注外观
7.13插入图框及标注零件图
第2篇机械制图练习
第8章零件图
8.1绘制轴类零件
8.2轴类零件综合练习
8.3绘制叉架类零件
8.4叉架类零件综合练习
8.5绘制箱体类零件
8.6箱体类零件综合练习
8.7根据轴测图绘制零件视图
第9章装配图
9.1根据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9.2由零件图组合装配图
第10章提高作图效率综合练习
10.1定制图形库
10.2插入标准件块来组合装配图
10.3使用结构要素图块来快速生成图形
10.4块的更新与替换
10.5实体属性的应用
10.6动态块
10.7通过外部参照构造一个新图样
第11章绘制轴测图
11.1在轴测面内绘制线段
11.2在轴测面内绘制平行线
11.3绘制圆和圆弧的轴测投影
11.4根据二维视图绘制轴测图
11.5绘制螺纹及弹簧的轴测投影
11.6绘制轴测剖视图
11.7绘制产品的轴测装配图及分解图
11.8轴测图的尺寸标注
第12章打印图形
12.1打印单张图纸
12.2将多张图纸布置在一起打印
12.3从图纸空问打印图形
第3篇三维绘图练习
第13章绘制实体及曲面模型
13.1绘制基本三维实体
13.2拉伸二维对象形成实体或曲面
13.3旋转二维对象形成实体
13.4通过扫掠创建实体或曲面
13.5通过放样创建实体或曲面
13.6加厚曲面形成实体
13.7利用曲面切割创建实体模型
13.8绘制各类弹簧
13.9利用布尔运算创建实体模型
第14章编辑三维模型
14.1三维镜像
14.2三维阵列
14.3三维旋转及对齐
14.4倒圆角和倒斜角
14.5拉伸实体表面
14.6移动实体表面
14.7偏置实体表面
14.8旋转实体表面
14.9使实体表面产生锥度或斜度
14.10在实体的表面压印几何对象
14.11抽壳
14.12利用“选择并拖动”的方式创建及修改实体
第15章构建复杂三维模型
15.1利用UCS坐标系在三维空间绘图
15.2创建复杂的组合体
15.3复杂箱体类零件的建模
15.4根据二维视图创建实体模型
第16章由三维模型生成二维视图
16.1生成基本视图
16.2生成辅助视图
16.3生成剖视图
16.4标注尺寸
第17章渲染模型
17.1设置光照
17.2创建及附着材质
17.3使用材质贴图
17.4渲染机械产品
书摘插图
第1篇基础练习
本篇的内容是针对AutoCAD初学者设计的,如果读者已经掌握了AutoCAD的一些基本作图命令,就可以通过此部分提供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并达到灵活运用的水平,从而为绘制复杂图形打下坚实的基础。本篇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创建二维图形实体。
•编辑图形实体的方法。
•平面作图的一般方法。
•绘制及编辑图形的技巧。
•添加文字注释及标注尺寸。
第1章“绘图命令”练习
1.1设置图层、线型比例及作图区域的大小
【练习1-1】:创建图层,设定线型比例及作图区域的大小。
1.利用AutoCAD的样板文件“acad.Named Plot Sty1es.dwt”来创建新图形。
2.进入模型空间,创建图层,图层的属性如表1.1所示。
3. 利用1IMITS命令设定绘图区域的大小为800×800。打开栅格显示,设定栅格沿X、Y
方向的间距为20,再将绘图区域范围内的栅格充满整个图形窗口并显示出来。
4.关闭栅格,打开正交模式及线宽显示,分别在轮廓线层、中心线层、虚线层及双点划线层上绘制线段,设置线段的长度约为500,结果如图1-1左图所示。设定全局线型比例因子为3,结果如图1.1右图所示。
【练习1-2】:修改对象所在的图层,改变对象的颜色及线宽。
1.打开附盘文件“\dwg\第01章\1.2.dwg”。
2.利用【图层】工具栏上【图层控制】下拉列表中的选项将线框A修改到轮廓线层上。
3.利用【标准】工具栏上特性匹配工具将线框B修改到轮廓线层上。
4.利用【对象特性】工具栏上【线型控制】下拉列表中的选项将线段C、D修改为中心线,再利用【颜色控制】下拉列表中的选项将线段C、D的颜色修改为红色。
5.利用【对象特性】工具栏上【线宽控制】:下拉列表中的选项将线框A、B的线宽修改为0.70,结果如图1-2所示。
1.2输入点的坐标绘制线段
【练习1-3】:利用点的绝对直角坐标或相对直角坐标绘制图1-3所示的图形。
【练习1-4】:利用点的绝对直角坐标或相对直角坐标制图1-4所示的图形。
【练习1-5】:利用点的相对直角坐标或相对极坐标的制图1-5所示的图形。
【练习1-6】:利用点的相对直角坐标和相对极坐标绘制图的1-6所示的图形。
1.3利用正交模式、极轴追踪模式或动态输入功能绘制线段
【练习1-7】:打开正交模式,通过输入线段的长度绘制图1-7所示的图形。
【练习1-8】:设定极轴追踪增量为30度,再打开极轴追踪模式,然后通过输入线段的长度绘制图1-8所示的图形。
【练习1-9】:设定极轴追踪角度增量为10度,再打开极轴追踪模式,然后通过输入线段的长度绘制图1-9所示的图形。
【练习1-10】:打开动态输入功能,通过指定线段的长度及角度绘制线段,结果如图1-10所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