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修养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伦理学,
作者: 张红峻,洪瑾 主编
出 版 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7-1字数:版次: 1页数: 284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1045827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十章,主要包括:道德与人生,道德的基本概念,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道德行为的选择与评价,道德与人的社会化,健康与道德义务;人际交往中的道德,科技活动中的道德问题及社会公正等。本书在阐述马克思主义道德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和较为关注的有关道德问题进行了讨论,旨在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以及对人生发展和社会发展中道德问题的认知,判断,分析和实践的能力,该书作为理工科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课教材,在内容设计,编写体例上都做了一些探索,较之以往的教材具有一定的新意。
目录
第一章 道德与人生发展
一、大学生面临人生新的发展阶段
二、人为什么要有道德
三、大学生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修养
阅读材料
练习题
研讨案例
第二章 道德的基本概念
一、道德的含义、特性及其功能
二、道德与政治、法律、宗教、文艺的关系
三、道德与社会
阅读材料
练习题
研讨案例
第三章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一、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二、集体主义原则
三、社会主义道德的几个主要规范
阅读材料
练习题
研讨案例
第四章 道德行为的选择与评价
一、道德行为与道德冲突
二、道德行为选择的自由与责任
三、道德评价
阅读材料
练习题
研讨案例
第五章 道德与人的社会化
一、社会及人的社会化
二、文化,科学技术知识与道德
三、道德人格的完善
阅读材料
练习题
研讨案例
第六章 健康与道德义务
一、健康及其标准
二、健康是一种道德义务
三、健康的自我把握
阅读材料
练习题
研讨案例
第七章 人际交往中的道德
一、人际交往概述
二、人际效与大学生的发展
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阅读材料
练习题
研讨案例
第八章 爱情与道德
一、爱、爱情
二、爱情中的道德问题
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阅读材料
练习题
研讨案例
第九章 科学技术活动中道德问题
一、科学技术活动旨在造福人类
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引出的若干道德问题
三、科学技术工作者的道德责任
阅读材料
练习题
研讨案例
第十章 社会公正
一、社会公正的含义
二、经济秩序及其分配公正
三、性别岐视与男女平等
阅读材料
练习题
研讨案例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道德与人生发展
二、人为什么要有道德
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它从社会生活中产生,又反映和改造着社会生活。作为社会成员的人类个体,不仅要遵从社会设定的道德规则,以取得社会其他成员的认同,而其本人几乎就是社会道德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的统一,二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没有离开个人的社会,也没有离开社会的个人。个人只能在社会中生活,社会也不筚没有个人而单独存在。社会是人进行活动和实践的客观条件和环境,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并从社会中获得自身发展所必需的一切手段。个人的发展,只能通过个人的社会化通过人的社会本质的形成,通过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才能得到发展。
既然人活在世界上,总是要与别人交往,总是要处理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因此就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些矛盾,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对待这些矛盾,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而道德则恰恰是为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而设置的重要准则。
1.道德是人本质属性的要求
对于人是什么这一问题,自古以来有众多说法,比较而言,马克思对这一问题有令人信服的回答。他反对把人作抽象化的理解,主张从现实的具体的个体存在去理解和把握人。他说:“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种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0~31页)基于这种认识,马克思认为“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之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452页),继而得出了“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8页)。在马克思看来,客观真实的人是人的精神与肉体、理性与情感、生理与心理的统一,也是人的个体与类、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所谓人的本质,也就是指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规定性。人的社会关系和实践活动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中所形成的相互依存性、人际交往性和伦理道德性等多种属性的总称。因此,我们也可以说,社会关系和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它创造了人本身,也将使人进一步远离动物界,使人的各种属性日益人性化。
道德产生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对于动物来说,无所谓道德。道德是人类主体精神自律的产物,是属于人的精神世界的一个层次。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道德作为一种最广泛和最普遍的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同样也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一个侧面,一个层次上反映和确认着人的本质。所以,人是不能没有道德的。
人类之所以需要道德,是因为道德具有帮助人更好地认识社会现实,调节人我关系、群己关系,激励人不断向上,使人能够得到自由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等多种功能。还因为道德能够丰富、充实人的内心世界,使人性发扬光大、人格完善高尚和生活得更幸福。美国当代伦理学家JP蒂洛认为,道德产生于人类的需要,是由于认识到了以合作的和有意义的方式共同生活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