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储备制度实证研究

分類: 图书,经济,各部门经济 ,农业经济,
作者: 上海社会科学院房地产业研究中心,上海市房产经济学会 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4-1字数: 230000版次: 1页数: 189印刷时间: 2008/04/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7451839包装: 平装目录
我国土地储备制度实证研究
一 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实践发展与实证分析
二 土地储备制度与现行房地产法律制度的协调
三 对发展和完善土地储备制度的建议和思考
浅论我国土地储备决策现状评价
一 引言
二 我国土地储备决策类型、程序
三 土地储备决策行为评价
四 决策效果评价
新城镇开发的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一 绪论
二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相关研究综述
三 新城镇开发的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四 案例分析——上海松江新城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五 结论与展望
写字楼租金微影响因素研究评述
一 前言
二 解释租金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
三 检验某一因素对租金影响的研究
四 简要的评述和展望
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与利用外资变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 引言
二 房价波动与外资变动关系的理论分析
三 房价波动与外资变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四 结论
房地产区域投资组合研究
一 房地产区域投资组合简介
二 房地产区域组合研究的意义
三 房地产区域投资组合研究回顾
四 构建房地产区域投资组合的理论模型
五 房地产区域投资组合研究的困难和解决对策
六 结束
中国宅基地法制建设
一 农村宅基地法制建设的现状评价与主要问题
二 农村宅基地违法、宅基地纠纷与救济途径
三 改革与完善农村宅基地法律制度:立法思路与若干对策建议
四 制定国家《农村宅基地管理条例》的若干问题
五 结束语与未来展望
农地城市流转收益分配及调控
一 引言
二 农地城市流转后各权利主体的收益变化
三 流转过程中权利主体的经济行为分析
四 各主休参与的流转决策博弈模型
……
人口城市化与农地非农化的相互关系:湖北省时序数据验证
书摘插图
我国土地储备制度实证研究
〔摘要与告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通过10余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储备已经逐步成为构建我国新型土地使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全国统一性的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指导,各地对土地储备内涵、功能定位、机构设置、储备范围、收储模式和资金来源等方面差异很大,土地储备的进一步发展遭遇到诸多瓶颈。本课题从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入手,探讨土地储备诞生的起因和背景,并通过对10余个主要城市土地储备实践和运作模式的比较,总结了土地储备的运作成效和现实意义。同时,将土地储务纳入与现行房地产开发立项、征地动拆迁、规划、供地、融资、登记制度进行研究,分析其间的冲突与协调,并最终从概念规范、目标、功能定位、范围、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一 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实践发展与实证分析
(一)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1.背景
自1988年8月上海市首例以招标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26号签约——至1991年底,上海共对外出让土地使用权12幅,计980万平方米,土地出让金总收入约8474万美元和12.15亿元人民币。在这一阶段,土地批租主要采取“净地”方式,即政府通过征地、动拆迁等对土地实施前期整理开发后,再对外实施批租。这种方式将征地、动拆迁等前期整理开发与房地产开发分离开来,有利于平衡和处理征地、动拆迁过程中的利益关系,为房地产项目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净地批租要求前期投入很大,这对于改革开放前期资金短缺、亟需成都市建设的各级政府来说,难度可想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