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旧影\典藏老北京
分類: 图书,旅游,北京/山东/天津/河北 ,
作者: 郭豫斌 编著
出 版 社: 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 400000版次: 1页数: 314印刷时间: 2008/06/01开本: 大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8046709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世界上没有一座城市像北京一样近于思想,注意自然、文化和生活的方法。
留住老北京记忆片段,领略老北京王者之风,品味老北京人生百态,感悟老北京历史激荡。
北京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开放性的都城之一。它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巴黎和北京被人们公认为世界上两个最美的城市,有些人认为北京比巴黎更美。几乎所有到过北京的人都会渐渐喜欢上它。它的难以抵御的魅力恰如其难以理解和描绘的奥秘。
——林语堂
北京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几乎是什么地方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北京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
——老舍
北京是在全盘的处理上,完整地表现出伟大的中华民族建筑的传统手法和在都市计划方面的智慧与气魄。
——粱思成
内容简介
时光荏苒,老北京昔日的旧影已离我们非常遥远了。在我们的记忆中,老北京是异彩纷呈的,瑰丽、纷繁且复杂,或许那些片段会和我们渐行渐远,所幸,还有“典藏老北京”为我们保留这些关于北京的记忆,还有这些珍贵的照片呈现着曾有过的市井繁华、皇家气派、名人风流、历史风貌,为我们还原一个口耳相传之外的老北京。
《古城旧影》主要讲述古都风貌、街市旧影、故都名宅、燕京名胜、著名学府等。
编著者经过两年筹备,精心收集了数千幅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弥足珍贵的老照片,涉及领域广泛,包罗万象,视觉冲击力强。通过图文互动,本书深度展现出了一百多年来北京城人、事、物的沧桑变化,再现了原汁原味的京味文化。
“典藏老北京”是一套具有极强收藏性的老北京全景地图。
目录
北京城记
最老的北京人——“北京人”
北京第一城——蓟城与燕都
北京曾经叫南京——辽南京
北京与花石纲——金中都
哪吒之城——元大都
北京城的生日——明北京
末代帝都——清北京
帝制终结者——北平与北京
趣说城门
九门提督的势力范围——内城九门
只为皇帝开启的城门——前门
“关城门运动”的发起者——崇文门
通向刑场的“死门”——宣武门
得胜回营好口彩——德胜门
城市也要上厕所——安定门
食物从哪里来——朝阳门
建材家居一条街——东直门
北京的“水门”——西直门
“煤”门与“梅”门——阜成门
“未完待续”的工程——外城七门
来自京城南大门的美好祝愿——永定门
有过四个大名的城门——广安门
“沙窝”与“沙场”——广渠门
关于“太阳”的记忆——左安门
门外花乡降胭脂——右安门
便捷之门(上)——东便门
便捷之门(下)——西便门
拱卫帝居的四合之门——皇城四门
皇城前的“T”形台
厚德载物地安门
纵火殃鱼东安门
不对称的西安门
胡同春秋
悠悠胡同古今谈
著名街巷巡礼
胡同最老数砖塔——砖塔胡同
牌楼以何行仁义——西四
文以辅仁贵人街——定阜街
晨钟暮鼓忆旧时——鼓楼
富贵巢中育凤雏——帽儿胡同
古巷铁狮铭忠魂——张自忠路
富贾恒源聚东四——东四
以学育人写青史——史家胡同
兼容并包星空绚——东堂子胡同
东安繁盛古迹新——王府井大街
十里长街有多长——长安街
旧耻莫忘当自强——东交民巷
百川成海汇前门——前门大街
廊房聚人栏防贼——大栅栏
天子脚下平民窝——天桥
名人老宅
走进四合院
多少“风水”抱来精——四合院简介
户对门当高下分——四合院的门
宽窄高矮安其位——四合院的屋
天棚鱼缸石榴树——四合院的院
走进名人名宅
铁屋迅笔喚世人——鲁迅故居
不如著书黄叶村——曹雪芹故居
慈心博爱酿先驱——李大钊故居
妙笔生花绘铁骨——齐白石故居
侠骨柔情脱樊笼——蔡锷故居
人民艺术人民源——老舍故居
丹心仁至指南树——文丞相祠
玉梅流芳美名扬——梅兰芳故居
古今全才筑佳宅——朱启钤故居
雕梁画栋叹奇才——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热血千秋留人间——于谦祠
一舫汗漫渡瀚海——康有为故居
苍莽昆仑照肝胆——谭嗣同故居
铁肩辣手述真言——邵飘萍故居
草堂著书阅微言——纪晓岚故居
精神圣地
儒家殿堂
学子神往地——国子监
古人高考场——贡院
道教丛林
道尊数白云——白云观
众神参岱宗——东岳庙
佛教庙宇
寺古尊潭柘——潭柘寺
云深藏石经——云居寺
五松环戒台——戒台寺
丁香悯忠良——法源寺
八绝聚大觉——大觉寺
京西小故宫——万寿寺
碧云辨善恶——碧云寺
壁画见真海——法海寺
龙邸礼佛山——雍和宫
现代校馆
有容乃大学——北京大学
木铎传金声——北京师范大学
水清育人华——清华大学
文津泽世人——北京图书馆
燕京名胜
琼岛春阴
太液秋风
卢沟晓月
居庸叠翠
玉泉趵突
西山晴雪
金台夕照
蓟门烟树
银锭观“海”
护城之河
菊醉陶然
书摘插图
北京城记
北京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早在数十万年前,这里就已燃起了人类的火种。从公元前1045年正式建立城市至今,北京因其“形胜”等优势而多次被定为国都。为了营建这处位踞北方、南控中原的帝都,历朝历代的建设者们曾在这片土地上耗费了难以计数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这种不懈的努力使得这座绵亘数千年的古城最终形成了一种近似于“凸”字的格局,在一条长达7.8公里的纵贯南北的中轴线的规范下,大量古香古色的建筑与棋盘般的街巷匀称地分布在其中。我们将和读者一起回顾这座古城的沧桑巨变史中的一些重要阶段,看看这种独特的城市格局是如何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一步步形成的。
尽管有许多地方都曾被称为“北京”,但如今提“北京”二字,人们首先想到的都是中国现在的首都。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从几十年或是上百年前的照片中欣赏到这座古都积淀已久的独特风貌,感受到作为帝都的那种恢弘气象。
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要综合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风水学家夸北京是“山环水抱必有气”的理想都城,这种称赞不无道理。从大环境看,“东临辽碣,西依太行,北连朔漠,背扼军都,南控中原”,三面环山、一面平坦的它刚好处在一个战略要地,既有利于掌控四面八方的各个区域,又便于发展自身。而且这种易守难攻的地势真要是打起仗来,不容易四面受敌。另外,北京的水系也曾比较发达,为这里带来了生气和活力的“生命的源泉”也是北京作为北方城市的一项有利竞争条件。
从新中国成立前的地图上看,北京城是个整齐的“凸”字形。除了城墙的西北部略微缩进了一个小角以外,全城的布局基本上是左右对称的。在一层层方正的城墙中,穿插着棋盘般整齐的街道的同时,它还有一条自南向北纵贯全城的中轴线:南边的起点是永定门,经过前门和中华门,穿过故宮,再翻过景山,一直到达北边的鼓楼和钟楼。
面南为尊的帝王思想和布局对称的中国古建筑特色是产生这样一条明显的南北中轴线的重要原因,高大辉煌的皇家建筑是全城的主体框架,低矮朴素的民居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规划设计使这个庞大的城市看起来既整齐稳定又主次分明。
国内外的许多名家都曾给予这座文化古城极高的赞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们不妨设想一下这样一条长达7.8公里的城市中轴线,即便按照现今男子一万米世界纪录的速度折算下来,跑完整条线也需要近20分钟;更何况,这一路上以及向左右两侧再扩展几公里之宽范围内的众多建筑,是曾由无数人耗费了无法计量的金钱、时间、心血,一砖一瓦一木一石地修建起来的;同时,在这些建筑里,有相当一部分并不是其他建筑的简单复制,而是每一座都经过了精心的整体安排与细部设计……即使翻遍世界建筑史,这样浩大而精美的工程也足以称为奇迹!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的许多都城都是依据《周礼。考工记》的规划思想建设起来的,北京城也不例外。在贯彻古籍精神的同时,又有一些因地制宜的处理。书中说:“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变动较大的是“方九里,旁三门”(整座城应该是个正方形,城墙的四面各有三个城门),北京城是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的叠加,城门数量也做了一些调整。落实得最好的是“左祖右社,面朝后市”,从皇帝住的面南背北的故宫的角度看,“左祖”是左边祭祖的太庙,“右社”指右侧祭祀社稷之神的社稷坛,“面朝”是前面的朝堂,“后市”指后面的商业区。
虽然北京城的营造经历过多个朝代、数百年的时间、几十代人的努力,但都一直遵循着一个明确的规划思路:城市建设布局鲜明地体现出以皇家为主体的思想。那么,这个奇特的“凸”字形究竟是怎样一步步形成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北京城的“前世今生”吧。
最老的北京人——“北京人”
城市建设需要人的参与,因此,在继续关注北京这座城市的规划建设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探访一下曾在这片土地上居住过的早期的人类。如果问这样一个问题:谁是现在已知的最早的“北京人”?只要稍有一点历史知识,大概都能立刻回答出来,那就是生活在距今约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而他们的居住遗址就在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的龙骨山里。
这片遗迹最初的发现者是北洋政府的顾问瑞典科学家安特生等人。“北京人”的正式名称是“中国猿人北京种”,“北京人。这个俗名是美国古生物学家葛利普起的,因为俗名更短小好记,所以比大名更广为人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陆续出土了许多珍贵的文物。遗憾的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其中五个珍贵的北京人头盖骨在为避战乱而辗转搬运的途中莫名其妙地失踪了,直至今日仍下落不明,成了一桩不知何时才能侦破的历史悬案。
用今人的眼光看,这种头部略微往前倾斜的样子好像有点站不稳、似乎随时可能往前栽倒似的。但实际上,他们已能稳健地直立行走,而且能把石头加工成许多工具,还能使用火并保存火种。人类在进化到这一阶段的时候,还做不到像此后北京城的建设者那样从平地上盖起一座座房子,只能利用已有的山洞穴居,由于生存条件恶劣,大多数人的年龄不超过14岁。但是,他们毕竟已经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走了很长一段路,而且,人类文明的火种曾在北京地区燃烧这一点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我们的北京城也将在数十万年后从这片土地上崛起。
北京第一城——蓟城与燕都
由于年代久远,对于北京最初如何形成城市这个问题,今人一直没能给出很详尽的解答。如今能找得到的比较早的文字记录也只简单地提了两句:一是“封黄帝之后于蓟”,二是“封召公于燕”。文献里记载的是周王朝建立初期的事情。把天下打下来以后该怎么管理呢?周朝的统治者觉得亲戚最向着自己,就实行“分封制”,把国都以外的地方分成很多小诸侯国,让王族成员以及一些信得过的功臣或是贵族替自己去管理。
在这种情况下,地处现在的北京范围内的“蓟”和“燕”这两个地方就分别被封给了“黄帝之后”和“召公”。这件事发生于武王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1045年,作为诸侯国的国都,已经具备了城市的功能,这一年因此被定为北京的建城之年一一北京终于成“城。了!
古蓟城位于现在宣武区的广安门一带,古燕都在房山区的董家林村。“分封制”的一大隐患就是鞭长莫及、容易失控,此后发生的为争领地而进行的全国范围的混战也有这里一份儿。春秋中期,燕国吞并了蓟,因蓟城地处去东北松辽平原和西北内蒙高原的交通枢纽,于是把都城迁到了这里。此后,作为燕都的蓟城逐渐发展起来,开始了它作为北方一大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的历史。
蓟城最为可贵的地方在于它的连续性。在全世界范围内,虽然有不少城市的出现时间早于蓟城,可很多都消亡了,未能延续至今。而蓟城的地域虽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略作变动,政权屡经更替,城名也变来变去,但总的来说,在这三千多年的时间里,蓟城是一直在延续不断地发展的,直至成为今天的北京城。
北京曾经叫南京——辽南京
“北”京明明在中国的北方,却曾有过一个名字叫“南”京,这是怎么回事呢?
五代时,后唐的一个将领石敬瑭想当皇帝,又怕造反的把握不大,就向北边的契丹请求军事援助,还答应事成之后把包括北京(当时叫幽州)在内的燕云十六州送给对方。这次联合军事行动的结果是两地都有了新名:石敬瑭当了后晋的皇帝,得到燕云十六州这份“赠品”的契丹则改名叫“辽”。为了加强对这一带的控制以及今后“南下。的方便,辽把幽州升级成“陪都”,由于这座城市在大辽疆域的南部,就把它称作“南京”。
辽南京城由内外两层城圈构成,外面的这座城叫“外城”,里面的西南角上还有个作为皇城的“子城”。外城的轮廓是个比较规则的正方形,每条边上各开两座门,两两相对,其中的开阳门就在现在右安门旁的开阳桥附近。里面的皇城在今天的广安门地区,那里的天宁寺塔就兴建于这一时期。辽一共有“五京”,它们是辽国广阔疆域内的五个统治中心。其中的这个“南京”是规模最大的,号称有“户口三十万”,在人口密度并不大的古代,仅凭有如此多的人这一项,也足以被称为一座“大城市”了。
北京与花石纲——金中都
看过《水浒传》的都知道杨志曾丢过“花石纲这个所谓的“花石纲”指的是各地用“纲船”(时的官船每十条编一组,称为“纲船”)进贡给,徽宗的奇“花”异“石”。这位皇帝的爱好虽很’雅,但物极必反,在耗空国库后家败国亡,其中一些“花石纲”就被打败了宋朝的金搬到了当时方的都城(北京的又一前身)金中都。
金朝的第一个都城在上京会宁府(现哈尔滨南),都城南移也是因为看中了北京北依山险、压中原的地理环境。除北城墙没怎么动以外,金中都把辽南京城的另外三面都扩大了,以前的子城被扩建成中都的皇城。乍一看,金中都似乎只是比辽南京大了一点、多了几个城门而已,然而,实际上的变化远远不止这些。
据说当初迁都的一个借口是在上京种不活莲花,所以皇帝要来这里种莲花。而当迁都的可能成为事实后,金朝的统治者不仅在城中的莲花池大种莲花,而且借鉴了北宋都城及城内艮岳的模式,把大量的金钱耗费在了宫殿建筑和山水园林的营造上。为了建这座城,“人海。和“钱海”都被调动起来:在建造城池的三年间,一共动用了80万平民和40万士兵,工人从涿州到中都排成了一个长列,用手递手传筐的方式来运送土石,单是运来一根巨大的木材的费用就多达20万两,工程总开支之巨也就可想而知了。
北京在金代终于成了正式的帝都,金中都的建筑布局和园林营造对此后元、明、清三朝的皇城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北京的城建史上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著名的燕京八景最初就是在金代见称于世的,如今我们在北海琼华岛上见到的许多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就可能是那时从汴梁运来的“花石纲”。
哪吒之城——元大都
一般的城市是在已有居民点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后建成的,很少有先画出全城的图纸、再照着这份设计图平地建起一座全新的大城市的。在北京城成为元大都时,则为城市建设史留下了这样一笔独到的重墨一一而这份图纸的原型,就是传说中曾闹过海的哪吒。
封建王朝每次改朝换代后的头等大事往往都是把都城定下来并好好修整一番,元代的统治者也不例外。在选址上,根基也在北方的蒙古贵族和前朝的统治者达成了共识:北京真是个建都的好地方,进可以君临南方,退可以打起铺盖卷跳上马迅速逃回自己的根据地。但在修城方面,看看被自己打得千疮百孔的金中都和城中不甚充足的水源.再看看东北方的积水潭等水域,一个更为宏大的建城计划在元朝决策层的脑海中应运而生一一易地再建。
建个什么样子的城呢?民间有一个关于北京城是“哪吒城”的传说。负责建城的两位军师刘伯温和姚广孝约定每人出一份新城的设计图,谁画得好就用谁的方案,结果两人都看到了一个穿着荷叶般的衣服的小孩,风一吹,衣服一动,小孩的胳膊好像不止两只似的,还听见孩子说“照着我画不就得了”。他们越想越觉得这个小孩就是哪吒,并受其启发都画了一个相同的建城方案:南边三个城门,那是哪吒的三个头;东西两边各三个城门,这就是哪吒的六臂;哪吒只有两只脚,所以北边只开了两个城门;哪吒还穿件荷叶衫,就在土城墙上盖了些苇叶。
其实传说里提到的这二位能人都是明代的,“三头六臂”城的开端却在元代,其思路的创始人则是忽必烈的汉族军师刘秉忠。忽必烈意识到想在汉族聚居区巩固自己的统治就需要了解汉文化,所以曾听取过刘秉忠等许多汉臣的建议。
刘秉忠这位自幼熟读经史的学者在建城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包括风水周易等学说在内的古书中的营城理论,从京城的一些城门等重要建筑的名称都源自《易经》就可以看出他对传统文化的推崇。我国古代都城在布局时首先考虑的都是《考工记》所提的那套方案,但这只是根据礼制思想提出的一种理想化方案,实际上,完全符合《考工记》的都城并不存在,每个都城都会因地制宜地做出适当的调整。相比之下,元大都是建在北京的所有都城中对《考工记》的思想落实得最彻底的,可即便如此也有不一致的地方,例如北城就不是“旁三门”,而是只有安贞门和健德门两门。
关于少开一门的原因,史书上没写。后人心里却不能不嘀咕,民间传说就是对这个怪现象的一种很形象的解释一一哪吒只有两条腿嘛。解释原因的另一个版本是风水方面的含义,就像人“泄气”并不好一样,城也要“聚之使不散”,得把“气”尽量存住才行。元大都是一座规划齐整的对称型城市,如果南北两边各开三个相对的门.那么气从南门进人大都城后,就会像穿堂风一样沿着中轴线从北门直接跑出去,把空气中的污染物带走的同时,也把“王气”带走了。为了不“泄气。”北墙上就只留了两座门,把皇帝的好运气也挡住并“聚。在城里。另外,“风水”二字单看名字就知道必然有水的因素,大都城中的水并不多,怎么办呢?刘秉忠是水利专家郭守敬的老师,他们都曾为北京城的建设出过不少力,为解决水的问题而从玉泉山引了地上、地下两条重要的水脉进入京城也是这师徒二人的功劳。
元大都与《考工记》基本相符的地方更是值得大书一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某些数字不能理解得太实在,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三。表示很少,并非“四人行”或“二人行”就没有“我师”了。《考工记》要求“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设计者对“九”这个数字就做了虚化处理。因为是择址新建,城市规划不受旧格局的约束,所以全城由许多条正南正北的街道组成,除了受水系影响的区域外。这些街道把全城切成了许多整齐的“豆腐块”。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果站在一座城门上向前方眺望,就能看见位于脚下这条街道尽头的远处的城门或城墙,还可以看到全城那棋盘般的街道一一这个“大棋盘”的总面积约为五十平方千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