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政治理论,
作者: 孙东方,韩华,张丽编著
出 版 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字数:版次: 1页数: 17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211667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统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走同新的和谐统一,推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时代特点的结合走向新的发展阶段,达到新的历史高度。马克思主义随时代发展而前进,在与各国实际的结合中不断更新内容,改变形式。当前,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所要突出解决的主要任务,已经从社会制度的革命、社会体制的改 革,转变为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转变为发展观念、发展模式、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与更新。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面临的是一场发展观念上的深刻的革命,这是对中国的长期发展带有决定命运性质的革命。以解决发展观问题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主题、主要任务,既是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规定,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和国情、世情的共同要求。
本书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力图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度,系统梳理、阐释、研究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形成过程、科学内涵、实践要求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努力把握蕴涵在其中的、指导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目录
绪论 科学发展观: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一、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三、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及形成过程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四、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精髓
第二章 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一、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和首要内涵
二、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三、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章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四、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第四章 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一、全面发展,科学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整体发展的关系
二、协调发展,科学处理重点发展与平衡发展的关系
三、可持续发展,科学处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第五章 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一、统筹兼顾是我们党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二、坚持“八个统筹”
三、总揽全局、重点突破
第六章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治保证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二、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三、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四、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第七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二、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三、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
第八章 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动力机制
第九章 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第十章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及形成过程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
新中国一经成立,发展问题便提上了我们党的议事日程。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的思想。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自己没有经验和环境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初步探索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提出“落后要挨打,一定要发展,一定要统筹兼顾”的重要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发展即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眼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的新任务和需要,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我国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的需要,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探索和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的认识,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蕴含着深远的理性思考,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总的来看,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