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音乐

分類: 图书,艺术,民间艺术,
作者: 吴凡著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3-1字数: 100000版次: 2页数: 209印刷时间: 2008/03/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8713656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
中华民俗是炎黄子孙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在民俗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文化创造、民族的真善美。
内容简介
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今天,我们将把民俗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和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
本书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民间音乐》,本书叙述框架基本限定于当代的历史时空之中,其中仅对部分民间音乐种类作了简要的历史追溯,以进入21世纪初仍然能够看到的民间音乐现象为叙述主体。对于民间音乐的分类及现行状况的描绘与分析也放置于此背景之中。
作者简介
吴凡,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曾获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科研之星”奖及优秀博士论文奖。
出版专著《阴阳鼓匠——在秩序的空间中》和《侗族大歌》,合著《巴赫三部创意曲(教学版)》,发表论文致十篇,翻译英文原著《字里行间读集成》、《切勿进行置身事外的研究》等。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音乐与民间音乐
什么是“音乐”
什么是“民间音乐”
第二章 民间音乐谱菜
色彩斑斓的民间歌曲
种类繁多的民间器乐
精彩纷呈的民间曲艺音乐
嬉笑怒骂的民间戏曲音乐
轻歌曼舞的综合性民间乐种
第三章 民间音乐建构
草根文化的口头传统
口头传统中的民间记谱法
民间音乐建构中的口传与谱传
民间音乐建构中的集体创作
第四章 民俗中的民间音乐
民俗中的民间音乐
秩序空间中的民间音乐及其符号特征
第五章 作为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的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的生态系统
维护民间音乐的生态系统,保护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未结之结语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音乐与民间音乐
什么是“音乐”?这似乎是一个人人皆知、都能说上三言两语但却无法准确表明其意的词语。而且对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来说,有的具备与“音乐”相对等的概念,有的甚至没有这样一种意指,尽管在外人眼中他们以实际行为演绎着“音乐”的内涵。
什么是“民间音乐”?在20世纪中,对于它的指称或具有类似意指成分的词语不止一种,最有代表性的如民族民间音乐、传统音乐等。为什么会产生多种名称,为什么会形成相异的分类方式?其关键在于不同历史时代、不同学术语境中对它的理解相异。
那么,在强调文化多元化、地方化的当下,我们应该如何来理解“音乐”与“民间音乐”这两个表面看似简单、实际寓意丰富的词语呢?
本书从对于“音乐”与“民间音乐”的阐释开始。什么是音乐
由于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不可能有一个全世界统一的“音乐”概念。
美国当代著名民族音乐学家内特尔(Bruno Nettl)说:
民族音乐学者涉及音乐,但许多人发现难于确定究竟是哪些东西才算是音乐……甚至在西方文化中,定义音乐也是件困难的事。欧美出版的许多音乐词典都避免从最基本的原理方面定义音乐……假如我们定义自己文化中的“音乐”都很困难,面对他文化就更加成问题。
“音乐”之所以难于定义,内特尔认为,那是由于:
音乐的概念并非普遍存在或到处相同,甚至在同一社会中,一种特别的声音在某些情境中被认为是音乐的声音,而在另外的情境中则被看做是非音乐的声音。
事实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