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全六卷)(赠《永不言败》)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全六卷)(赠《永不言败》)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军事,军事史,

作者: [英]丘吉尔 著,吴万沈 等译

出 版 社: 南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7-1字数:版次: 2页数: 全六册印刷时间: 2005/07/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6608050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全景式历史巨著

入选美国“当代文库100”——20世纪百大英文非小说

“一项文学奖本来意在把荣誉给予作者,而这一次却相反,是作者给了这项文学奖以荣誉”

——瑞典文学院院士在为丘吉尔颁发诺贝尔奖时致辞

“在黑暗的年代里,他的言语以及与之相应的行动,唤起了世界各地千百万人们心中的信念和希望……在人类冲突的领域里,以前还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如此众多的人都应该深深地感激一个人。”

——瑞典文学院院士利列斯特兰德

“大政治家和大战士难得也是大作家……丘吉尔的政治和丈学成就太大了,我们忍不住要将他刻画成拥有西塞罗文才的恺撒大帝。以前从来没有一个历史领袖人物两样兼备又这么杰出,跟我们如此接近。”

——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席瓦兹

“这确实是一本伟大的书,它撼动了人们的心灵,并为这段影响历史的过程留下了忠实记录。”

——《西部邮讯》

“何其幸运,我们拥有这些珍贵的财产,它将会流传后世,让后人们阅读再三。”

——查尔斯•韦博斯爵士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前首相邱吉尔全景式历史巨著!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是邱吉尔在二次大战刚结束,被英国人民以选票请下台后,花费六年时间完成的旷世巨作,洋洋洒洒360万字,收录大量政府文件、会议记录、来往函电、个人保存资料,以及200多幅珍贵史料图片,卷帙繁浩,气势磅礡。全书记述30年代初期一直到二战结束后,当代重大国际事件和进程,极具史料价值。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书成之际,立刻受到诺贝尔文学奖青睐,以极具“历史写作和传记价值”,一举夺下文坛最高荣誉桂冠。此后,本书载誉国际,直至今日。

内容简介

1941年上半年,英国仍在北非、地中海、中东和大西洋上孤军奋战,损失军舰和商船共300万吨之巨,情势非常危急。罗斯福决定在冰岛设立基地,由美军参与护航。

4月13日,日苏签定中立条约;美日间有关太平洋问题的谈判却毫无进展,因为美方坚持日本先从中国撤兵。

6月22日,苏联突遭德军袭击,顷刻间西部边界就被全线突破,损失惨重。丘吉尔当初预期德、苏必将开战的时刻,终于到来。英国向苏军输送军火物资,改变了英国孤立作战的情势。

7月起,美国大力供应英苏所需军火;8月份,英、美通过“大西洋宪章”,奠定日后建立联合国的思想基础。

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三天后德国向美国宣战,美国正式参战。丘吉尔所设想的英、美、苏三国的伟大联盟终于实现。

邱吉尔举世公认的文学素养,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流畅易读,因为他“一辈子都在和句子谈恋爱”、“本身就是修辞机器”,所以我们有幸读到一部不以生涩难懂取胜的旷世巨著。他精雕细琢每个人物,营造生动鲜活的印象,既不溢美也不扭曲的评论,始终保持史家客观立场;他以如椽之笔重塑战时氛围,读者一如亲临现场,感受纷乱紧张的时局。全书可看到邱吉尔雄才大略,如何以言词恳切的讲演撼动人心,如何在危急紧绷战事统领全局、把握时机,他的自信幽默、眼光独到,使本套书不仅仅是珍贵历史纪录,也可当作领袖成功之道细细阅读。

目录

上部从战争到战争(1919-1939年)

第一章胜利者的蠢事

第二章和平的鼎盛时期

第三章潜伏的危险

第四章阿道夫希特勒

第五章被蝗虫吃光的年代

第六章日益阴暗的景象

第七章空中均势的丧失

第八章挑战和反响

第九章空中和海上的问题

第十章对意大利的制裁

第十一章希特勒动手了

第十二章用于重整军备的间歇期,西班牙

第十三章德国武装起来了

第十四章艾登先生担任外交大臣和他的辞职

第十五章强夺奥地利

第十六章捷克斯洛伐克

第十七章慕尼黑的悲剧

第十八章慕尼黑之冬

第十九章布拉格,阿尔巴尼亚,英国对波兰的保证

第二十章苏联之谜

第二十一章到了战争边缘

下部晦暗不明的战争(1939年9月3日-1940年5月10日)

第二十二章战争

第二十三章海军部的重大任务

第二十四章波兰的覆灭

第二十五章战时内阁的问题

第二十六章法国前线

第二十七章战斗加剧

第二十八章磁性水雷

第二十九章普拉特河口外的海战

第三十章斯堪的纳维亚,芬兰

第三十一章一个黑暗的新年

第三十二章风暴之前

第三十三章海上的交锋

第三十四章纳尔维克

第三十五章特隆赫姆

第三十六章在挪威的挫折

第三十七章挪威:最后的阶段

第三十八章政府倒台

附录

I.杂类

(1)与格兰迪伯爵谈话的内容

(2)我关于海军航空兵的备忘录

(3)关于军需机构的备忘录

(4)1936年7月28日我在两院保守党议员代表团褐见首相时的发言

(5)第一线飞机产量比较

(6)海军实力表

(7)1939年9月12日的备忘录

(8)船舰的新建和改建

(9)新造军舰计划

(10)舰队基地

(11)对土耳其的海军援助

(12)灯火管制

(13)关于防御磁性水雷的各种措施的节略

(14)德国第47号潜艇作战日记节录

(15)“耕种者第六号”

(16)战争开始后8个月内英国因敌方攻击所损失的商船数字

(17)“皇家海军”作战计划

(18)在挪威战役中海军的损失

Ⅱ.海军大臣的节略

1939年9月

1939年10月

1939年11月

1939年12月

1940年1月

1940年2月

1940年3月

1940年4月

一些有关人事的问题

上部法国的沦陷

第一章全国联合

第二章法兰西之战

第三章法兰西之战

第四章向海岸撤退

第五章援救敦刻尔克

第六章竞相抢夺

第七章再谈法国

第八章本土防御

第九章法国的痛苦

第十章波尔多停战

第十一章海军上将达尔朗和法国舰队奥兰事件

第十二章反攻的利器

第十三章绝境

第十四章入侵问题

第十五章“海狮”作战计划

下部单独作战

第十六章不列颠之战

第十七章闪电战

第十八章“伦敦毫不在乎”

第十九章巫术战

第二十章美国驱逐舰和西印度群岛的基地

第二十一章埃及与中东

第二十二章取道地中海

第二十三章9月的紧张局势

第二十四章达喀尔

第二十五章艾登先生的使命

第二十六章同维希和西班牙的关系

第二十七章墨索里尼进攻希腊

第二十八章租借法案

第二十九章德国与俄国

第三十章海上的灾难

第三十一章沙漠中的胜利-

附录

(1)首相以个人名义发出的备忘录和电报

(2)英国、盟国和中立国运输船在敌方攻击下所损失的吨位数

(3)1940年不列颠之战中的飞机实力

(4)丘吉尔先生与孟席斯先生关于达喀尔的来往函电

(5)作战计翅J代号表

(6)缩写表

上部德国东进(1941年1月-6月)

第一章沙漠地区和巴尔干各国

第二章战火蔓延

第三章闪电战与反闪电战,赫斯

第四章地中海战争

第五章征服意大利在非洲的帝国

第六章援助希腊的决定

第七章大西洋战役:西部海口地区

第八章大西洋战役:美国的干涉

第九章南斯拉夫

第十章日本特使

第十一章沙漠侧翼,隆美尔,托卜鲁克

第十二章希腊战役

第十三章的黎波里与“老虎”计划

第十四章伊拉克的背叛

第十五章克里特岛:危机临头

第十六章克里特岛:战役经过

第十七章“俾斯麦”号的命运

第十八章叙利亚

第十九章韦维尔将军的最后努力:“战斧”计划

第二十章苏联的报应

下部战争临到美国

第二十一章我们的苏联盟友

第二十二章非洲战事的间歇托卜鲁克的防御战

第二十三章我同罗斯福的会晤

第二十四章大西洋宪章

第二十五章对俄国的援助

第二十六章波斯与中东

第二十七章英国的实力日益增强

第二十八章同俄国更密切的接触

第二十九章前进之路

第三十章在陆地、空中和海上进行的“十字军战士”行动

第三十一章日本

第三十二章珍珠港!

第三十三章在世界大战期间的一次航行

第三十四章我提出的作战计划和以后战事的演变

第三十五章华盛顿和渥太华之行

第三十六章英美一致

第三十七章回到暴风雨中

附录

(1)略语表

(2)密码代号表

(3)首相以个人名义发出的备忘录和电报

(4)英国和德国空军实力的估计

(5)被敌人击沉的英国、盟国和中立国的商船和渔船每月数字统计表

(6)军事指令和备忘录

(7)首相以个人名义发出的备忘录和电报

(8)首相致澳大利亚政府的电报

(9)英国派往美国的购买代表团

(10)英美俄三国会议

(11)印度洋上的海军部署

(12)供应中东的坦克

(13)有关海军工作的指令和备忘录

(14)1941年各部大臣任命名单

上部日本的猛攻

第一章大洋洲方面的忧虑

第二章沙漠上的挫折

第三章马来亚的惩罚

第四章信任投票

第五章内阁的变动

第六章新加坡的沦陷

第七章潜艇的乐园

第八章荷属东印度群岛的失守

第九章进犯缅甸

第十章锡兰和孟加拉湾

第十一章缺少船舶的致命难题

第十二章印度:克里普斯调查团

第十三章马达加斯加

第十四章美国海战胜利

第十五章北极护航运输船队

第十六章空中攻势

第十七章马耳他岛与沙漠

第十八章“立即开辟第二战场!”

第十九章莫洛托夫的访问

第二十章战略的自然选择

第二十一章隆美尔的进攻

第二十二章第二次访问华盛顿

第二十三章不信任投票

下部挽回非洲局势

第二十四章第八集团军陷入绝境

第二十五章“火炬”作战计划的决定

第二十六章我的开罗之行,改组司令部

第二十七章莫斯科第一次会议

第二十八章莫斯科建立了联系

第二十九章回到开罗

第三十章“火炬”作战计划的最后形成

第三十一章不安和紧张

第三十二章苏联的“谢谢你”

第三十三章阿拉曼战役

第三十四章火炬点燃起来了

第三十五章达尔朗插曲

第三十六章胜利带来的种种问题

第三十七章我们需要会晤

第三十八章卡萨布兰卡会议

第三十九章阿达纳与的黎波里

第四十章回国后的困境

第四十一章俄国与西方盟国

第四十二章突尼斯的胜利

第四十三章第三次访问华盛顿

第四十四章战争与和平的各种问题

第四十五章向意大利进军

附录

(1)略语表

(2)密码代号表

(3)首相以个人名义发出的备忘录与电报

(4)新加坡的防务

(5)1942年英国、盟国以及中立国的船舶由于敌人行动而损失的每月数字

(6)关于战后情况的保证

(7)1942年各部大臣任命名单

(8)1942-1943年英美部队高级军官任命名单

上部战胜意大利

第一章制海权,瓜达卡纳尔岛和新几内亚

第二章攻克西西里岛

第三章墨索里尼的垮台

第四章向西去啊!人造港

第五章魁北克会议:“四分仪”

第六章意大利:停战

第七章对意大利的进攻,重访白宫

第八章萨勒诺战役,归航

第九章忙于国内事务

第十章与戴高乐将军的紧张关系

第十一章支离破碎的轴心

第十二章失去胜利良机的岛屿

第十三章希特勒的“秘密武器”

第十四章第三战场的僵局

第十五章北极运输船队的复航

第十六章莫斯科外长会议

第十七章三国会议的产生,最高统帅问题

下部从德黑兰到罗马

第十八章开罗

第十九章德黑兰:会议开幕

第二十章谈话与会议

第二十一章德黑兰:难题

第二十二章德黑兰:结论

第二十三章重访开罗,最高统帅

第二十四章在迦太基古城遗址,安齐奥

第二十五章在马拉喀什,疗养时期

第二十六章铁托元帅和南斯拉夫

第二十七章对安齐奥的突击

第二十八章意大利:卡西诺

第二十九章日益增强的空中攻势

第三十章希腊的苦难

第三十一章缅甸及其外围

第三十二章对日作战的策略

第三十三章“霸王”作战计划的准备工作

第三十四章罗马

第三十五章前夜

附录

(1)略语表

(2)密码代号表

(3)首相以个人名义发出的备忘录和电报

(4)英国、盟国和中立国每月因遭受敌人袭击而损失的船舶总数

(5)德国和意大利部队部署简况

(6)莫斯利夫妇的释放宪法问题

(7)各部大臣名单

上部胜利的浪潮

第一章D日

第二章从诺曼底到巴黎

第三章无人驾驶武器的轰炸

第四章向法国南部进攻

第五章巴尔干的动乱,俄国人的胜利

第六章意大利与里维埃拉的登陆

第七章罗马,希腊问题

第八章亚历山大的夏季攻势

第九章华沙的殉难

第十章第二次魁北克会议

第十一章在缅甸境内挺进

第十二章莱特湾战役

第十三章西欧的解放

第十四章访问莫斯科的序幕

第十五章10月在莫斯科

第十六章巴黎

第十七章阿登的反扑

第十八章英国对希腊的干涉

第十九章在雅典过圣诞节

下部铁幕

第二十章一个新的会议的;隹备

第二十一章雅尔塔:世界和平计划

第二十二章俄国和波兰:苏联的诺言

第二十三章雅尔塔尾声

第二十四章渡过莱茵河

第二十五章关于波兰的争议

第二十六章苏联的怀疑

第二十七章西方在战略上的分歧

第二十八章高潮:罗斯福逝世

第二十九章跟苏联的摩擦不断增长

第三十章最后的进军

第三十一章亚历山大在意大利的胜利

第三十二章德国的投降

第三十三章一段令人不安的插曲

第三十四章分歧的开始

第三十五章联合政府的结束

第三十六章一个命运攸关的决定

第三十七章击败日本

第三十八章波茨坦:原子弹

第三十九章波茨坦:波兰边界问题

第四十章我的记载的结束

附录

(1)缩写表

(2)代号表

(3)首相研发出的指示、节略和电报

(4)向法国南部进攻

(5)英国、盟国和中立国船舶因敌人的行动而造成的损失每月统计

(6)首相的胜利广播演说

(7)大西洋战役:最后阶段商船被德国潜艇击沉情况

(8)大臣任命表

书摘插图

上部

第二章和平的鼎盛时期1922-1931年

1922年间,英国出现了一位新的领袖鲍德温。他在国际舞台上原是一个不知名的或不被注意的人物.在国内事务中也只是一个普通的角色。他在战时曾任财政部财务大臣,而这时则当贸易大臣。从1922年10月他取代了劳合乔治起,直到1937年5月摆脱沉重的工作,满载着荣誉和公众的尊敬,严肃而沉默地退休到伍斯特郡故乡时为止,他是英国政治上的统治力量。我和这位政治家的关系,是我下面所要讲的事情中的一部分。我和他的分歧有时很严重,但在所有这些年月中,直到后来,在我们个人之间从未发生过不愉快的会见或接触,我也从来没有感到在个人之间不能和他真诚交谈和彼此了解。

劳合乔治的联合政府受到因爱尔兰法案而引起的来自党内的压力,随着势在必行的大选的临近而日益增加。问题产生了:在大选前我们是仍维持联合政府还是先把它解散。联合政府内的各政党和各内阁大臣曾经共事多年,共同担负许多责任,所以在全国人民之前保持团结似乎更符合公众的利益和英国政治的风度。为了使远为强大的保守党容易接受起见,首相和我曾在这一年初用书面提出辞职,并以私人身份支持保守党的奥斯汀张伯伦组织新政府。保守党的领袖们把这封信考虑了以后,坚决地答复说他们不能接受我们这种牺牲,并说我们必须共同进退。这种侠义的精神未能得到党内其他党员的支持,这时保守党觉得自己十分强大,足以独掌国家权力。

保守党以压倒的票数决定和劳合乔治破裂而结束了联合政府。同曰下午,首相辞职。早上他们这些人还是我们的朋友和同僚,到晚上他们成了我们的政敌,一心一意想把我们逐出政治舞台。所有曾经和我们一起作战的杰出的保守党人以及大多数内阁大臣,除了惟一的出人意料的例外的寇松勋爵,都随劳合乔治告退了。其中包括保守党四个最能干的人物:阿瑟鲍尔福、奥斯汀张伯伦、罗伯特霍恩和伯肯黑德勋爵。在这个紧要关头,我因患阑尾炎而施行手术,等到第二天早晨恢复知觉时才知道劳合.乔治政府已经辞职,我不仅失去了我的阑尾,也失去了我的自治领及殖民地事务大臣的差使。我自认为,我在担任该职时,不论在议会和行政方面都有相当的成就。一年以前曾经因严重的健康原因离开我们的那位博纳劳先生,勉强承诺出任首相之职。他所组成的内阁,可以称之为“第二届十一人内阁。”

杰出人物鲍德温先生任财政大臣。首相请国王下令解散议会,而人民也想有所改变。博纳劳先生有鲍德温先生在旁协助,再加上比弗布鲁克勋爵做他的主要的支持者和顾问,获得了73票的多数,很有希望能执政五年。1923年初,博纳劳先生辞去首相职位而退休,后来病发去世。鲍德温先生继任为首相,寇松勋爵只好在新政府里当外交大臣了。

这样就开始了从1923年起的14年时期,这也许可以称为“鲍德温一麦克唐纳的统治时期”。这两位政治家,最初轮流迭替,到后来在政治上结成兄弟之谊,共同统治着英国。在名义上,他们代表互相反对的两个政党,代表两种不同的理论和互相敌对的利益,但实际上他们气味相投,见解一致,方法相同,这确实是我国宪法自有首相一职以来任何两个首相之间从来未有过的。奇怪得很,两个人彼此极为投机。拉姆齐麦克唐纳抱有古老的托利党的许多看法,而斯坦利鲍德温除了工业家那种根深蒂固的拥护保护关税这一点之外,在性格上比起工党内的许多人来,却是一个温和的社会主义的更为真诚的代表。

鲍德温先生并没有因为他突然取得政治显位而目眩心迷。在别人向他道贺时,他说:“请你为我祈祷。”不久,他就有些不安,害怕劳合乔治将以保护关税为号召,联合许多与战时内阁同时离职的、持不同政见的保守党领导人来分裂政府的多数,甚或向党的领导提出挑战。于是,在1923年秋季,他决定先发制人,由他自己提出保护关税的问题。10月25日,他在普利茅斯发表演说,其结果只是使新选出的议会还没有到期就寿终正寝。他极力表白自己并没有这种图谋;但若信以为真,那就未免低估他对英国政党政治的深刻认识了。根据他的建议,议会于10月解散,于是在不至1112个月之后,又举行第二次大选。

自由党在自由贸易的旗帜下集合起来,我也加进去了。我们在选举中取得了一个起平衡作用的地位;它虽然是少数党,但如果阿斯奎斯先生有意,也很可能组阁。拉姆齐.麦克唐纳先生领导的工党在下院中仅占五分之二稍多的议席,鉴于阿斯奎斯无意组阁,麦克唐纳先生才成为大不列颠的第一任社会党入的首相,并且靠了历史较长的两个政党的默许和相互争吵,总算任职一年。英国处在占少数的工党的统治之下,极不安定,政治气氛对自由、保守两个反对党极其有利,以致它们挑选了一个时机,在一个主要问题上一举击败了工党政府。

于是又举行另一次大选——这是不到两年之内的第三次。选举结果,保守党所得席数比各党加起来还多出222席。在这次选举之初,鲍德温先生的地位是很微弱的,他对选举的结果并无特殊的贡献。不过以前他一直是保守党的领袖,所以当选举的结果公布时,他当然又当上了首相。

这时我颇得保守党的爱戴。在大选后六个月的威斯敏斯特的补缺选举中,证明我确实掌握了保守党的力量。我虽以一个独立宪政主义者参加竞选,但有许多保守党人为我效劳,投我的票。在我的34个委员会办公室里,各由一名保守党议员主持其事,他们这样做是违抗党的领袖鲍德温先生和党机构的本意的。这也是前所未闻的事情。在总数的两万多票中,我只是以43票之差而失败。在大选中,我作为一个“宪政主义者”以1万票的多数重新当选为埃平选区的代表。那时我是不会用“保守党”的名义的。在两次选举之间,我和鲍德温先生有过几次友好的接触;但我不认为他仍能保持首相的地位。现在当他获胜的时候,我完全不知道他对我会有什么看法。当他邀请我出任我父亲一度任过的财政大臣时,不仅使我感到突然,也使保守党为之目瞪口呆。一年以后,我个人方面没有受到任何压力,而只是以我的选民的赞同,重新正式加入离开已有20年之久的保守党和卡尔顿俱乐部。

我在财政部遇到的第一个国际性问题,便是我们对美国的债务。在战争结束时,欧洲协约国共欠美国约一百亿美元,其中英国欠40亿美元。另一方面,其他协约国,主要是俄国,共欠我们70亿美元。1920年英国曾提议把战债一律取消。这样一来,英国至少在纸面上损失75,0007一英镑。由于自那个时候以来,币值跌了一半,所以事实上的数字可能还要多一倍。但始终没有获致任何的解决办法。1922年8月1日,在劳合乔治执政时期的鲍尔福照会宣布,美国如不向英国索债,英国也将不向它的债务国索债,不管是盟国或以前的敌国。这是一个有价值的声明。1922年12月博纳劳政府派遣了一个由财政大臣鲍德温率领的英国代表团访问华盛顿,结果英国同意:不论它从它的债务国收回多少债款,英国应付还对美国的全部战债,利息由5%减至3.5%。

这个协定引起了熟悉情况的各界人士的深切关注,尤其是对首相本人。英国在战争中,也同这次战争一样,自始至终进行战斗,已弄得民穷财尽,而这个协定,又使英国在今后62年中每年须支付出3,500万镑。不单在英国,就是许多并无利害关系的美国财政权威,也认为这个协定的根据,无论对债务者和债权者来说都是一种严厉的、缺乏先见之明的条件。柯立芝总统说:“他们借了我们的钱,不是吗?”这句简洁的话虽属真实,但亦未尽然。各国之间的偿付,如果采取运交货物或劳务的方式,尤其是采取互利的交易,那不仅是公道的,而且对双方都有好处。但是,如果偿付的方式只是独断地、人为地要把战时财政所引起的那些十分巨大的款项加以兑付,那就势必扰乱世界经济的整个进程。这种偿付方式,无论是向一个共享胜利但战创深巨的盟国索取,或者向一个战败的敌国索取,同样都会产生这种情况。鲍德温-柯立芝债务协定的执行,是其后不久使世界陷于经济崩溃、阻碍世界复兴并激发仇恨心的一个明显因素。

美国新近把关税提高,并且几乎把所有已经采掘的黄金都放到它的地下金库里去,这使对美国债务的偿还付息更为困难。它强加给欧洲其他协约国的决定也是差不多,只是比较轻而已。这种做法的第一个结果,就是使各国向德国加紧勒索。我完全赞同1922年鲍尔福照会的政策,并在当时曾为之辩护;在我任财政大臣时又加以重申,并为此而采取了行动。我认为,如果英国因为这个缘故而不仅成了美国的债务国”而且也成为替美国索债的人的话,那么,华盛顿方面一定可以看出索债之举实在不明智。可是美国并没有产生这种反应;事实上却对这种议论大为不满。美国继续坚持英国必须每年偿还债务,只是减低了利率。

因此,我们除了要德国偿付已经削减的赔款之外,我必须和其他协约国商讨解决办法,以便我们能够取得每年须向美国国库缴纳的3,500万镑。于是,德国就受到了极大的压力,还得被迫接受一个干涉德国内政的讨厌的国际监督机构。美国收到英国3次如数付款,而这笔款又是英国根据修订过的道威斯计划的比例向德国勒索得来的。

那时,我住在唐宁街11号。和鲍德温先生比邻相居几乎达5年之久,我每天早晨去财政部办公,路经他的住处时,几乎都去看他,并在内阁会议室里谈几分钟话。我是他的主要的僚属之一,对于所发生的一切事情,我都负一份责任。在这5年期间,国内的复兴有了可观的成绩。这个政府是一个沉着而又干练的政府,在此时期内,逐年都有显著的进步和恢复。在政纲方面,虽然不能吹嘘说有什么惊人的或引起争论的了不起的大事,但无论根据经济的或财政的标准来衡量,人民大众的生活确见改善了。在我们任期终了之时,国内和世界的景况,比起我们就任之初来要舒适和富饶得多。这是一句平凡的、但也是很实在的评论。

在整个欧洲,政府获得了好名声。

这时兴登堡在德国上台掌权。战前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和战败届的德意志共和国第一任总统艾伯特,于1925年2月底去世。现在全国必须选举一个新总统。所有的德国人过去一向是在家长式的专制政治之下长大,并受到言论自由和议会反对派这种影响深远的习惯的调节。失败的战神张着羽毛脱落的翅膀,给德国人带来了极端的民主体制和各种自由权利。但德国所经历的一切使全国四分五裂,彷徨而无所适从。各党各派互争雄长,争权夺利。在一片混乱之中,出现了转向兴登堡元帅的强烈愿望。兴登堡这时已退休家园,但仍受人们爱戴。他仍旧忠于流亡国外的皇帝,赞成“按照英国的样板”恢复帝制。这自然是最合理、但又最不投合时好之举。当他被提名为在魏玛宪法下的总统候选人时,他感到十分不安。他再三地说:“让我过平静的生活吧!”

然而,请他出山的压力继续存在,最后找到了提尔皮茨海军大将去说服他,才使他不再犹豫,放弃他的本意而为国家负起责任。对于为国尽职,则是兴登堡向来勇于承担的。兴登堡的竞选对手是天主教中央党的马克斯和共产党的台尔曼。4月26日,星期日,德国举行选举。投票结果,出乎意料地彼此接近:兴登堡,14,655,766票;马克斯,13,751,615票;台尔曼,1,931,511票。兴登堡声名显赫,这次竞选又出于多方劝说才勉强答应,与各方利益又无牵连,在竞选者之中占了上风,结果以不及100万的多数获选,在全部票数中还没有达到绝对的多数。当他的儿子奥斯卡尔在早上7点钟把他叫醒并告诉他这个消息时,他把儿子骂了一顿:“你为什么要早一个钟头叫醒我?就是到了8点钟,事情也会是一样的呀!”说完又去睡觉了,直到平常要叫醒他起床的时间才起床。

兴登堡的当选,在法国一开始就被视为德国的新挑战。英国方面的反应则比较平稳。我一向希望看见德国恢复它的荣誉和自尊心,让战争带来的仇恨心归于消失。所以这个消息根本没有使我感到焦虑。劳合乔治在我们再次见面时对我说:“他是一个极通情达理的老人。”的确,当兴登堡还没有老到糊涂之前,他确实是这样的入。即使他的一些最激烈的反对者也不得不承认:“一个废物也总比一个暴君好些。”不过:他已经77岁了,任期有7年之久。几乎没有人会预料他能再度连任。他在各个政党之间尽力做到不偏不倚;他在总统任期内的确给予德国以一种并不威胁其邻国的稳重的力量和安宁。

1925年2月,德国政府向当时法国总理赫里欧提出一个建议。德国政府的备忘录声明,如果在莱茵河有利害关系的各国,尤其是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德国,能签订一个以美国政府为保证人的公约,规定在一个长时期内承担不对订约国发动战争的庄严义务,则德国愿意宣布接受。此外德国也可以接受一个保证莱茵河区疆界现状的公约。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法国政府着手同它的盟国磋商。在英国方面,奥斯汀张伯伦于3月5日在下院公布这项消息。由于法国和德国出现国会危机,延缓了谈判的进行,但经过伦敦与巴黎之间的协商后,在1925年6月16日由法国驻德大使在柏林向德国外交部长施特雷泽曼提出一个正式的照会。照会宣称,除非德国加入国际联盟作为先决条件,否则不能达成任何协议。德国不得提出修改和约条件的任何提议。比利时应列入订约国之内;最后,应订立一个法德仲裁条约,作为《莱茵兰公约》的当然补充。

6月24日,英国下院就英国应采取什么态度举行辩论。张伯伦先生说明,按公约规定,英国所承担的义务只限于两欧。法国也许要确定它同波兰和捷克的特殊关系;但英国将不承担在国际联盟盟约明确规定之外的任何义务。各自治领对两欧公约并不热心。史末资将军希望避免区域性协定,加拿大态度冷淡,只有新西兰准备无条件接受英国政府的意见。但我们仍然坚持。在我看来,解决法、德两国千年来的冲突,似乎是我们最高的目标。如果我们能把高卢及条顿两大民族,在经济上、社会上和道德上促成密切的团结,以防止发生新的纠纷,而实现共同的繁荣和相互的依赖,使过去的对立消失,则欧洲即可再度兴旺起来。在我看来,英国人民的最大利益,似乎在于调和法国和德国之间的纷争,此外似乎没有其他利益可以与此相比或与此相抵触的。直至今日,我的见解仍然是如此。

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先生具有为各党所尊重的见解,内阁一致对他给予支持。德国在7月间对法国的照会提出答复,接受把西欧公约和德国加入国际联盟两件事结合起来,但说明关于普遍裁减军备的问题有先行成立协议的必要。白里安先生来到英国,就西欧公约以及与此有关的问题进行长时间的讨论。8月间,法国取得英国的完全同意,正式答复德国。德国必须无条件加入国际联盟,作为必要的第一步。德国政府接受了这个条件。这就是说,和约的规定,除非或直到经过互相同意而加以修正,将继续有效;德国也没有得到协约国裁减军备的具体保证。此外,德国人在强烈的民族主义的压力和激情之下所提出的其他要求,如要求取消和约中关于战争罪责的条款,要求阿尔萨斯一洛林问题暂不解决,要求协约国军队立即自科隆撤退等,德国政府都没有十分坚持,但即使坚持,协约国也不会答应的。在这个基础之上,洛迦诺会议于10月4日正式举行。在光坦如镜的湖水旁边,英、法、德、比、意的代表共聚一堂。会议的成就是:第一,五国订立了相互保证条约;第二,德国和法国、德国和比禾0时、德国和波兰、德国和捷克之间分别订立了仲裁条约;第三,法国和波兰、法国和捷克之间分别订立了专门的协定,协定规定:如果西欧公约破裂并接着发生无理的军事行动时,法国保证援助波兰和捷克两国。这样,西欧民主国家一致同意在任何情况下保持相互之间的和平,一致反对任何订约国破坏协定,对兄弟国发动侵略。英国向法、德两国提出庄严的保证:如两国中任何一国成为无故侵略的对象,则对该国给予援助。这种影响深远的军事义务获得了议会的承认和全国的热烈支持。这样的一项工作,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

至于英国或法国是否有义务裁减军备,或裁减至何种程度这个问题并没有受影响。我作为财政大臣,在早些时候就碰到这些问题。我对于这种两个方面的保证有如下看法:如果法国保持军备,而德国废除军备,则德国当无进攻法国的可能;在另一方面,如果法国进攻德国,这就会自然而然地使英国成为德国的盟国,这样法国就决不会进攻德国。这个建议,在理论上似乎有危险——如德、法之间发生战争,我们就得保证加入这方或那方——侣是像这样的一场灾祸实际上是很难遇到的;这反而是防止灾祸的最好方法。所以,我对于法国裁减军备和德国重新武装,向来都表示反对,因为这会立刻给英国带来更大得多的危险。在另一方面,英国和国际联盟(根据协定德国已加入国际联盟),给德国人民提供了一种确实的保护。这就造成了一种均势,在这种均势中,以结束德法之间的纷争为其主要利益的英国,基本上居于公正人和仲裁者的地位。我们希望这种平衡局面能维持20年,在此时期内,在长期和平、信任增长和财政负担的种种影响之下,协约国的军备也将逐渐缩减。显而易见,德国的实力一旦和法国大致相等,危险就会出现,更不用说德国变得比法国更强大了。但所有这些情况都似乎因有庄严的条约义务而被排除。

《洛迦诺公约》只涉及西欧的和平,因而希望继之有一个所谓“东欧的洛迦诺公约”。如果能够以防止德法战争的可能性的同样精神和措施来控制住德俄之间未来战争的危险,那我们就会感到很高兴了。但即使是施特雷泽曼领导下的德国,也不愿意放弃德国在东部的要求,也不愿接受领土条约中关于波兰、但泽、走廊地带和上西里西亚的规定。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全六卷)(赠《永不言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