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造型创意中比例设计的原理与技巧

分類: 图书,建筑,建筑设计,室内外设计,
作者: 乐民放 著
出 版 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字数: 324000版次: 1页数: 139印刷时间: 2008/05/01开本: 大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209736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阐述了比例的理论和比例概念的内涵,以及对比例规律问题的认识和运用的逐步深化过程。作者通过300余幅平面图、剖面图、透视图等,运用平方根矩形的等分律多重性等,对中国古建筑以及大量国外古代和近现代著名建筑实例中的各种比例的具体数值、特点、适用范围和内在的数学规律等进行了深入的解剖、分析和研究,得出了精确的定量分析数据和相关的理论,并首次将可通约比例(整数比例)和不可通约比例(非整数比例)概念介绍到国内。这些都是作者深入分析探讨的研究成果,具有独到的见解。
本书是作者历经多年研究、分析的积累、总结而撰写出的专著,作者在书中提出的分析法和相关理论在国内外都尚为少见。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在整体中探求最佳的个别分配结果,在整体中优化分配,展示出比例设计中普遍的规律,点出了中西文化在实质性问题上的共有概念。
本书可作为我国建筑专业学生学习建筑设计的基础教材,使学生们能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更快地领会、掌握设计要领,在创意深化形成方案后进一步再发展到方案的图形,从而设计、创作出具有美感、独具个性的建筑方案。本书通俗易懂,具有“自学可读性”,因此也可供社会上对建筑比例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目录
序
缘起与由来
前言
第一章 比例概论
第二章 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比例概念与实践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比例观念与成果
第四章 近代与现代的比例设计理论
第五章 矩形比例的分隔与组合
第六章 有整数比率的可通约矩形
第七章 形形色色的不通约矩形
第八章 中国古建筑的比例
第九章 比例在实际应用中的几个环节
第十章 设计实例中的比例分析(A)
第十一章 设计实例中的比例分析(B)
第十二章 工业产品和手工艺品设计中比例设计的实例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比例概论
“比例”这个词,本源来自数学名词“Proportion”,由于比例概念的广泛兼容性,使比例这个词被借用到许多领域。
本书主要是研讨建筑与造型设计中如何把握形状的比例(Proportion of Form)关系的系统知识。恰似我国先哲所说:“道可道,非常道”,设计理论中的独特道理也一样可以深入阐明,其具体目标是为现代设计学提供依据。论点中的规律包含着许多事物的本性。这些必然性都将是设计师心目中事先把握的构想和先见之明。下面我们先从比例的概念谈起。
比例是任何形状均固有的特性,只要有形状、大小或质量,就必然存在比例。比例不仅关系到造型;对许多事物来说,比例是一个有关事物生存的根本性条件事物内在的均衡和稳定。下面可举一些例子:
(1)从微观上看,在原子结构中,电子、质子与中子必须形成恰当比例,然后原子才得以存在。
(2)从宏观上看,太阳系中行星的质量、速度与轨道半径要成比例,星系才得以稳定下来。否则,星系就要解体。
(3)大自然中,飞禽走兽的躯体必须符合比例,它们才能快捷地行动。笔者认为:生存条件越具挑战性,行动越快捷,躯体对比例的均衡要求就越严格,于是其外观就越漂亮。例如,飞奔的猎豹、悬崖上腾跃的羚羊、驰骋的快马、高翔俯冲的鹰隼,峭壁上的岩松都极具魅力。
(4)人造的超音速飞机,时速上千公里,要耐受强大气流的冲击;海湾中的悬索大桥,昼夜处在狂风海浪的压力中;百米以上直冲云霄的摩天大楼,整日处在狂风和地震的威胁中,它们各种构件的强劲度必须与承受力的大小、方向成比例,才能保证其安全性、稳定性与经济性。在准确计算之后,周到而精密的设计会使其协同成一体,既坚固安全,又宏伟动人。这是真理的多重品质的表现,所以,比例均衡绝不仅仅涉及美观。
目前,我国空军装备的“苏霍伊-27型”超音速战机(又名SU-27),是国际上很有名气的明星机型,绰号“侧卫”(Flanker)。它曾经连续创造过41项世界纪录,它的静力平衡、空气动力平衡非常出色,甚至在无人驾驶状态中它可以由螺旋事故中自行改出,转入正常。俄国著名驾驶员普加乔夫在驾驶“苏-27”的飞行中首次飞出举世震惊的“眼镜蛇机动”。说明“苏-27”的飞行性能在各种姿态时均高度平德,极具战术价值。因此,此战机的性能反映在外形上就十分漂亮。它均称、洒脱、流畅、威猛。故而1996年它参加俄罗斯“工业设计师竞赛”时,竟然夺得工业品设计造型的第一名,荣获“胜利女神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