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的力量:川美现象三十年
分類: 图书,艺术,艺术理论,
作者: 王春元 编
出 版 社: 四川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2-1字数:版次: 1页数:印刷时间: 2007/12/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铜版纸I S B N : 978754103499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邀请海内外最具市场观察力的美术批评家、策展人、美术史学者,撰文评介西南美术超越一域地挺入国际的历史和价值,所收录的”川美系”作品.部分选自北京翰海历年油画雕塑拍卖及2007秋季油画、雕塑专场的拍品,以期读者清晰地衡量出中国当代美术的价值根据与“中国西南的力量”。
目录
前言
关注现实与人文追求
从中国大后方到国际前沿——“四川画派”及“西南美术”的人本自主性与现代性之捉影
历史的交叉口上,谁在引领风骚?
1976—2006:四川美院与油画创作的历史与艺术追求
书摘插图
关注现实与人文追求
在艺术家扎堆的北京朝阳区望京,流行一句笑话:听不懂四川话,就不要搞当代艺术。这不仅因为望京有一大批川籍艺术家形成的“川帮”,更因为川籍的艺术家在今天国内外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展览和出版物中,至少占有三分之一的分量。不知不觉,“川帮“已然壮大为艺术创作多元的“川军”,屈指盘点川军人马,大多门出四川美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冯斌对于代有人出的“川美现象”有一段经典评论:“川美前后几辈艺术家你追我赶,前赴后继,在中国美术近三十年的演进变革中,几乎每一个重要阶段都产生代表性的艺术家,其创作几乎完整地结构了中国当代美术史的线索,这在全国美术学院中是独一无二的。”
一所美术学院有如此重要地位,究之原因是中国当代出类拔萃的艺术家,大多出身或身处美术学院,而美术学院从事艺术教育的同时.在时代风尚的激变中,成为艺术创新的策源地与实验场。1979年以来最为活跃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大多有美术学院的教育背景。四川美术学院出身的艺术家被称之“川帮”,并非仅仅意喻西南艺术家有一种传统的群聚力.更多的是诸家相互砥砺,于创新之中形成艺术取向多元而不乏内在一致性的群体声势效应。
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川美画家的创作力,与之美院的宽松艺术环境不无渊源。自77级、78级的学生入校,四川美术学院渐趋形成一个“传统”一”英雄不问资历”。在校生有非凡之作诞生,即以“英雄”视之。其典型人物前有罗中立,后有张晓刚。二者又为后来者所榜样。在四川美术学院,年轻人可以在一种近乎“野生”的生态中生长,少乏权威干涉,提携新人、推出新人视为学院当尽之责,人才自然脱颖而出,薪火相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