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学、流体力学理论及应用专辑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基础科学,
作者: 郑邦民著
出 版 社: 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 522000版次: 1页数: 336印刷时间: 2008/06/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845220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为郑邦民教授长期从事水力学、流体力学的教学和科研的论文集,包括水力学试验、流体数值模拟、洪水模拟计算、溃坝问题、河工变态模型试验、大型网河计算等内容。
作者简介
郑邦民教授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长期从事水力学、流体力学的教学、科研工作。郑邦民教授出版的书大致可分为三类:教材类、计算水动力学类、水力学的工程应用类。出版的教材和专著都是他几十年教学、科研的工作总结和心得体会。郑邦民教授认真对待自己出版的每一本书,不吝将自己最深刻、最宝贵的学术经验都一一写入书中,力求出版的每一本书都能体现自己的特点,具有理论和实用价值。多年以来,我们在不断重读郑老师编写的教材和著作时,仍能时刻体会到他这种宽阔的胸襟和严肃认真的学术态度。
郑邦民教授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参与编写《水力学》教材。改革开放以来,在1985年参与编写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水力学》书获得教育部教材一等奖。1988年和2001年他又先后主持编写了针对研究生教学的《流体力学》和《计算水动力学》。他编写的教材注意吸收国内外同类教材的长处,力求体现思想性、科学性。深入浅出,结合实际,着眼于提高读者的理论基础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时至今日,他的上述著作仍是许多教师、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员和学生的重要参考书籍之一。
目录
序
前言
已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
隧洞导流流态判别、水力计算及与其他泄水建筑物联合工作水力计算的图解法
水击现象某些基本概念的流体力学分析
掺气紊动水流基本方程式的应用
温度流的有限元数值模型
流体力学中正交曲线坐标张量的应用
溢流体形的数值模拟
Numerical Modeling of Spill Way Profiles
简化边界元法
湖泊型温度流的数值分析
流场中生成的一般坐标变换
河道型取排水口数值模型
垂直平板在黏性不可压缩流体中的突然启动
溢流面陡坡段上紊流边界层数值分析
天然河道非恒定流条件下阻力系数变化规律的研究
带有取、排水口的河道三维流计算
Prevent the Calamity of Dam——Break
三维紊动对流扩散的数值分析
Grid Generation in Space and Calculation For 3一D Turbulent Flow
计算水力学国内外进展
沉沙池中泥沙的随机运动
三维一般曲线坐标变换、网格生成及流场、温度场计算
Finite Analytic Numerical Method ofIncompressJbJe Three—Djmensional Navier——Stokes Equation
A Turbulence Model for Varying Density Flow in General Curvilinear Coordinates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3一D Turbulent Flow for the Inlet of Three Gorge Power Station
紊动扩散系数研究及其应用
固体颗粒的群体沉降速度分析
近期的部分学术论文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在一般曲线坐标下的张量形式及应用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中*的表达式与计算
颗粒在流体中的随机运动
一般二维对流扩散方程随机游动解
水库泥沙冲淤的三维动力研究和随机分析计算模拟
对流扩散方程的蒙特卡洛解法及其证明
三维流函数诠释及*,*数值解
流函数*涡度*解
对流扩散方程的数值解
非线性渗流的数值分析
顺直河道边壁性态涡的生长与扩散
河床附近紊流性状的研究与模拟
河工变态模型的三维流误差分析
论曲线型水流的临界水深
桥墩壅水影响
河渠非恒定流的适体坐标解法
附录一作者已发表过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二 作者已出版的教材、著作和译文
郑邦民教授论文简介
书摘插图
已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
隧洞导流流态判别、水力计算及与其他泄水建筑物联合工作水力计算的图解法
一、概述
导流在水利工程中有重要意义。隧洞导流具有:无压流、半有压半无压流、有压流三种主要流态,这些流态的水力特性和水力计算又兼有明渠导流、梳齿导流、泄水孔泄水之特点。
隧洞导流的无压流态又具有淹没不淹没,“长”、“短”洞,缓、陡坡问题,故较复杂,是本文分析的重点。
导流期间一般不只单个泄水建筑物工作。往往要求得不同频率的流量,在两种以上的泄流建筑物联合工作的情况。水力计算的基本内容一般是已知来流量Q与下游水位ZH的关系曲线,求流量分配与上游水位乙的关系曲线。这种计算即使对一个拟定的方案进行,工作量也是不小的,而实际设计中要求一系列不同的方案就显得更加烦重了。而这种分流问题的计算却正是导流、泄流问题水力计算的主要内容。
单从隧洞泄流本身来说:流量由*大,流态也往往相应地从无压(明)流过渡到有压(管)流。而对不同的泄流建筑物联合工作时也可能出现一个明流另一个是管流的情况。因而,如何判别水流流态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在流态判明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正确的水力计算。
现在的导流问题水流流态判别与水力计算方面的论述主要有:全苏《水工手册》;《隧洞设计规范》;吕兴祖著的《施工导流设计及计算》;清华大学的《水力学》;乌根秋斯、拉迪申可夫、罗赞罗夫的《关于涵洞隧洞水力计算》;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关于压力隧洞洞口压力分布问题》的论述。这些论述中全面和详细的应当是全苏《水工手册》,但对于流态的叙述过于纷繁。清华大学《水力学》书中概括得较好,论述尚正确,但水力计算方法,尤其是水面曲线分析计算有一些不妥之处。其他苏联著者对个别问题有独到的见解。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对隧洞出口压力分布问题的试验和实际观测资料是很宝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