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高职高专)

分類: 图书,计算机/网络,家庭与办公室用书,购买指南 组装指南 维修,
作者: 潘秀琴,蔡中民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 468000版次: 1页数: 285印刷时间: 2008/07/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517779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紧跟技术发展,内容体现最新的硬件设备;列举大量的故障案例,讲解维修方法;重点培养读者的计算机维护能力。
与同类书籍相比,本书的特点是易学实用,具体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知识的系统性:本书共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全面介绍PC中各个物理部件的组成结构、性能特点及选购技巧等基本知识;第二部分,详细讲解PC硬件、软件的安装,硬盘的初始化与系统设置等基本技能;第三部分,重点讲授PC故障检测、分析、判断、定位以及常见故障维修等基本方法,并列举了大量的故障案例。通过学习,可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PC系统的选购、组装与维护知识。
2.内容的先进性:本书紧跟市场的发展,对硬件、软件知识的介绍,尽量选用当今主流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3.技术的实用性:结合作者多年来计算机应用、维护与维修的经验,书中列出了大量常见故障的分析与维修实例。本书所讲述的故障案例,都可以进行实际模拟,能为读者学习和使用PC以及维护、维修PC提供一些经验和技巧,让读者少走弯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本书主要介绍计算机系统概述、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流程、计算机部件、计算机的硬件组装、BIOS设置、硬盘初始化与软件的安装、计算机的常见故障、产生原因及其检修方法等内容。本书由案例引入相关知识,按照读者的常规思维习惯,从计算机的组装逐渐讲到故障维护,脉络清晰。本书对基本原理的讲解以够用为度,强调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8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系统概述、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流程、计算机部件、计算机的硬件组装、BIOS设置、硬盘初始化与软件的安装、计算机的常见故障、产生原因及其检修方法等内容。
本书由案例引入相关知识,按照读者的常规思维习惯,从计算机的组装逐渐讲到故障维护,脉络清晰。本书对基本原理的讲解以够用为度,强调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本书适合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广大计算机从业人员和普通用户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述
1.1计算机简介
1.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2.1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
1.2.2计算机软件系统
第2章计算机部件介绍
2.1主板
2.2CPU
2.3内存
2.4硬盘驱动器
2.5光盘驱动器
2.6光盘刻录机
2.7显卡
2.8显示器
2.9声卡和音箱
2.10键盘和鼠标
2.11机箱和电源
2.12打印机
2.13扫描仪
2.14网卡
第3章计算机的硬件组装
3.1计算机组装的一般步骤
3.2计算机的配置与装机实战
第4章BIOS设置
4.1认识BIOS
4.2BIOS设置实例
4.3清除CMOS口令的方法
4.4BIOS的刷新
第5章硬盘初始化与软件的安装
5.1硬盘分区和格式化及常用工具
5.1.1低级格式化
5.1.2硬盘分区
5.1.3硬盘的高级格式化
5.2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安装
5.2.1准备安装
5.2.2开始安装
5.3安装驱动程序
5.4安装多操作系统
第6章计算机硬件的维护与维修
6.1计算机的使用环境
6.2计算机主要部件的维护
6.3计算机维修入门
6.4计算机维修综述
6.5计算机硬件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第7章计算机系统维护及常用软件介绍
7.1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日常维护
7.1.1系统工具的使用与维护
7.1.2控制面板的设置与维护
7.1.3Windows XP 系统性能管理
7.2注册表的使用与维护
7.2.1什么是注册表
7.2.2注册表的结构
7.2.3注册表主要部分说明
7.2.4注册表的常用操作
7.2.5注册表的维护实例
7.3常用工具详解
7.3.1系统设置&调整工具
7.3.2系统清理和软件维护
7.3.3安全防护软件
7.3.4网络下载工具
7.3.5反删除软件
7.3.6系统测试软件
7.3.7杀毒软件
第8章常见软件故障及解决方案
8.1Windows 2000操作系统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
8.2Windows XP操作系统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
8.3多操作系统共存时常见问题及故障
8.4常见网络软件故障及解决方案
书摘插图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述
1.1计算机简介
计算机是人类社会20世纪的重大科技成果之一,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至今,在短短60多年的时间里,计算机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计算机已广泛应用在工业、农业、军事、文教、卫生、家庭生活等各个领域中,成为现代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职能工具。本节将介绍计算机的诞生、发展,以及我国计算机的发展情况,从而使读者了解世界和我国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1.计算机的诞生
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人们的意愿,自动、高速、精确地处理信息的电子设备。早期的计算机只是用来进行数值计算,而今天的计算机已不仅仅局限于计算,它可以对图、文、声、像等信息进行计算和逻辑判断,即信息处理,而且还具有记忆和自动控制能力,能完成人脑的一部分工作。因此,计算机又俗称为“电脑”。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计算工具,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由简单的计算工具,经过不断的改进:创造、发明,逐渐演变而来的。
1943年,在美国陆军部的赞助下。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奠契利(J.Mauchiv)教授与埃克特(P.Eckert)博士一起研制一台高速的计算工具,于1945年12月研制成功,1946年2月正式推出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这台计算机耗用18000个电子管,占地170m2,重30t,耗电150kW/h,运算速度为5000次/s,价值40万美元。ENIAC的问世标志着人类社会从此迈进了计算机时代。
2.计算机的发展
从第一台计算机问世至今,只有60多年的时间,其发展十分迅猛。据国外统计:计算机平均每隔6~7年更新一代,每隔8年,计算机的速度和存储容量提高l0倍,成本和体积却降低1/10。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的物理器件,一般将其发展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