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教育学 (修订本)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睢文龙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4-1-1字数: 458000版次: 2页数: 580印刷时间: 2008/04/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4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0707071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编者力求保持第一版面向初中、简明通俗的特点,并以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需要作为价值标准,处理课本修订过程中继承、借鉴和改革的关系,将课本的思想性体现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上,将课本的科学性体现在准确反映教育规律上,特别是体现在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教育的要求并努力为其服务上。
编者也力求处理好理论和实际的关系。选讲宏观教育理论,主要是从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关系出发,从全社会角度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为什么必须依靠教育,教育为什么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它怎样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等问题。目的主要在于树立教师能正确理解和执行国家教育决策、实现初中层次培养目标的教育指导思想。选讲微观理论,主要是在我国条件下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应掌握的基础性理论知识和技能。对于结合实际,主要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实际;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对教育的实际需要;中学教师的实际需要等等。
目录
绪论
第一章教育与社会、人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三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
第二章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教师
第二节 学生
第三节 师生关系
第三章我国的教育方针
第一节 教育方针概述
第二节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三节 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四节社会主义教育目的
第五节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第四章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第一节 德育
第二节 智育
第三节 体育
第四节 美育
第五节 劳动技术教育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体制改革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
第二节教育体制改革
第三节 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第四节 改革中等教育结构
第五节 深化教育改革的基本经验
第六章教学工作(上)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第二节 教学过程
第三节 教学原则
第四节 教学内容
第七章教学工作(下)
第五节教学方法
第六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第八章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上)
第一节 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
第二节 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过程
第三节 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一般模式
第九章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下)
第四节 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原则
第五节 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途径
第六节 思想品德教育方法
第十章课外活动
第一节 课外活动的意义和任务
第二节 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第三节 课外活动的组织领导和要求
第十一章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结合
第一节 家庭教育
……
第十二章班主任工作
第十三章学校管理
第十四章学校中的教育研究
书摘插图
第一章教育与社会、人的发展
教育与社会、人的发展的关系,概括起来就是两句话:教育必须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适应并促进人的发展。它们反映了教育的两条最根本规律。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两条规律,有必要了解教育本身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产生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教育是在物质生产劳动过程中,适应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本质区别在于人会制造工具、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在劳动中,猿的机体逐渐进化为人的机体,产生和发展了作为劳动器官的双手、作为思维器官的大脑和交际工具的语言,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人们在劳动中积累的制造工具、夺取自然产品的生产经验和合作共事、共同活动的社会生活经验又为教育提供了基本内容。这些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必须世代相传,社会才得以生存、延续和发展,这又使教育成了需要。再看人类的个体成长发展,新生儿降生于世,孱弱无知,生来的本能甚至不能满足最简单的生存需要。幼儿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成人的抚养与教育,及至长大,为了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也必须向年长一辈学习社会积累的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以及有关的行为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