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藏学版拉萨老城区八廓游

分類: 图书,旅游,西藏,
作者: 索穷 编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5-1字数: 100000版次: 1页数: 144印刷时间: 2008/05/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253003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土耳其语》为大学土耳其语专业精读教材,共分6册,供大学一至三年级6个学期使用。我们希望通过这套教材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法和词汇知识,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初步的写作、翻译能力。全套教材结构基本相同,即:每课由课文、生词、语法、练习等部分构成。课文大都选自原文,以确保语言地道;生词部分由双语词表逐渐向单语词表过渡;语法在基础阶段处于核心地位,是课文选择的主要依据,随着学习的深入,阅读理解以及词汇知识在各课的比重会逐渐提高;练习的目的主要是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以及对语法、词汇知识的掌握情况。
目录
缘起
进入
拉萨的“拉萨”:八廓
漫步八廓街
八廓人生
帕蚌卡•强巴丹增
名铁匠扎西顿珠
音乐大师阿门日
藏戏唱腔师敏竹布•土登桑布
盲人音乐家
八廓西街
广场风景
“格楚呛康”
阿松和他的发明
颇章萨巴的故事
门孜康
丹结林
小昭寺
术如寺
上密院
下密院
密宗事部三怙主神庙
次巴拉康佛殿
策墨林寺
锡德林
小清真寺
八廓北街
“夏帽嘎布”的热特那
朗孜夏
木如宁巴(老木如寺)
驻藏大臣衙门——冲
赛康
玛尼拉康
唐卡一条街
八廓东街
“北京冲康”“国尺冲康”
“玛吉阿米”餐吧
“娘容辖私塾”旧址
拉萨的清真寺与回民
东苏拉姆浮雕像
八廓南街
……
书摘插图
缘起
小时候,在草原上当牧童的我听到过一个古老的谚语,大意是:当你在大庭广众中看到一样似曾相识的东西,千万不要急着说是自己的,因为这种相似的东西在拉萨的大街上到处都是。
“拉萨的大街”说的就是八廓街。也因此使我对“拉萨的大街”心向往之。
1984年6月,当我第一次来到拉萨,走进传说中的“八廓”时,竟一时辨不清东西南北。
之后的几十年里,我一直想看清它,想读懂它,想深入八廓内部的“核”,探究八廓的千年沧桑。
好在它并不拒绝我的造访,对我的好奇给予了慷慨的回应。
进入
远古时代,在今天拉萨城东面的止贡河流域、拉萨河流域,直至拉萨河与雅鲁藏布江汇合处这片狭长的地带居住着“吉”氏族的人。当时的“吉”地方荒野一片,河流纵横,长满荆棘。传说拉萨河北面的荒野中有一小湖,被称为“沃塘错”(乳湖)。公元7世纪,吐蕃第三十二代王松赞干布把权力中心移到拉萨,在这片荒野上筑坝修堤,整治河道,填平“沃塘错”,建立大昭寺,寺中供养以至尊释迦牟尼为主的多种佛像。供养佛祖圣像的地方在藏语中称为拉萨(“拉”意为神佛,“萨”意为地方),此是拉萨这一地名的来源。当时万人之上的人主都被称为“拉”,以人主居住的地方叫做“拉萨”,这是另一种说法。
当地人,特别是老拉萨人一般只把大昭寺及其周边的八廓街地区视为“拉萨”,不要说别的地方,连布达拉宫、雪村、罗布林卡等都不在“拉萨”的称呼范围内。
拉萨的“拉萨":八廓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一张60年前拉萨老城八廓街区的地图,上面准确地标注着当时的地方政府机构名称、寺院、经堂、佛殿、赞康、古塔、桥梁、水井、菜地、林卡、胡同、商铺、诊所、饭馆、学校、军营、贵族宅邸、居民大院和马厩等,共计879处。有的房名特别奇怪,像“啊当却”——我和你,“朵蝈蝈”——圆石圈,“色欣”——美食(或味道鲜美),等等。原来在八廓街,哪!自是一口不起眼的枯井都“有名有姓”有故事啊。
又是一个看似偶然的机会,在拉萨老城八廓街生活多年的甲日巴•洛桑朗杰先生亲自带我到这些地方看了看,使我对这一切有了新的体会和认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