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讲科学(第3辑)

分類: 图书,科普读物,其他科普知识 ,
作者: 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委员会编著
出 版 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 170000版次: 1页数: 187印刷时间: 2008/06/01开本: 24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64014278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科学是美丽的,科学往往是生活中真善美的现场,好奇、怀疑和智慧运行的疆域。长期以来,那么多人让自己停留在动人的科学探索现场之外,多么遗憾!
——沈致远
内容简介
一个科学家,特别是“身经百战”的科学家,对古今科研事例,包括对自身科研经历的体验,梳理一下表达出来,就会是对思想和科学方法很好的普及。本书刊载30篇左右适于中小学教师使用,并适合于中学生阅读的科普短文。每篇讲述一项科学知识和过程,并在正文之外加旁注和跋作为导读,着重阐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以引发读者思考和探究。
书中文章各自独立,一事一讲,互不牵制。不同学科之间的篇数上保持大致的平衡。文章分两类,一类是新的创作,是主体;另一类是若干科普佳作的直录。两者的正文均保持作者自己的风格,作者以及编者利用旁注和后跋以实现导读和提示。
目录
创新探索
两弹一星功勋王大珩院士的故事
天地奥妙
太阳黑子
月球掠影
地球热能的“收支平衡”
漫话冰川
万家灯火
信息与生命
探源究理
哪颗星星更明亮
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
善事之器
地球内部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人类是怎样步步登天、遨游太空的?
发现射电脉冲双星的故事——阿雷西博1974年
用物理学研究生命
前瞻溯望
烽火遍地观日食
太空城和太空移民
板块构造
揭示基因化学本质的三个里程碑
X“行星”的搜索
我国是如何研制火箭的?
科学现在时
21世纪的两朵乌云——暗物质和暗能量
绿色植物与环境保护
改造细菌为我所用
培训“太空尖兵”的科技大比拼
警示与反思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来自环境演化研究的启示
可持续发展与我们
体验与启示 追寻温度传感器
呵护生命的发明
漫谈地震
小明求知
空气湿度对垒球运动员的成绩有影响吗?
会自动分拣电子垃圾的流水线
空气组成之谜
牛磺酸与功能饮料
行万里路
南极洲的动物
读万卷书
一花一世界,一手一菩提——荐《右手,左手:大脑、身体、原子和文化中不对称性的起源》
馆长导游
走进中国航空博物馆
走进中华航天博物馆
书摘插图
天地奥妙
太阳黑子
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它普照万物,灿烂辉煌。但是我们可能很少注意到这个耀眼的如同水晶球一样的太阳上.也生长着一颗颗“黑色的雀斑”(图1)。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太阳黑子(sunspot)。人们是什么时候发现太阳黑子的?太阳黑子的模样有哪些?太阳黑子又是怎样形成的?太阳黑子的活动特点是什么?太阳黑子的活动对人类有什么影响?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
太阳黑子的发现
太阳黑子是人们最早发现的一种太阳表面活动。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相关的记载,有人认为甲骨文“日”字中的一点就是表示太阳黑子。得到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是《汉书五行志》中的记载:“汉成帝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西汉河平元年三月乙未,也就是公元前28年5月10日。这条纪事把太阳黑子出现的时间、位置和大小描写得一清二楚的,这是全世界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黑子记录.也印证了中国人是最早知道黑子的。中国古代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有几百条。不过古代人观测太阳黑子全靠肉眼。在日落和日出时,或风沙浓烟弥漫时,阳光要穿过厚厚的大气层或尘埃,光度大大的减弱,是肉眼观测黑子的最好时机。
直到1610年(中国的明朝万历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将刚发明不久的望远镜指向太阳,观测到了太阳黑子。还发现太阳黑子在日面上自东向西运动.并据此推测太阳有自转运动。图2是连续6开观测到的太阳黑子的图片(注意天体的图是左东右西,这一点我们的地图是不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