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下册)(第二版)附盘(高职高专)

分類: 图书,自然科学,化学,化学原理和方法,
作者: 刘妙丽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 340000版次: 2页数: 250印刷时间: 2008/06/01开本: 16开印次: 3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644963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有机化学理论和有机化学实验两个部分。有机化学理论部分的主要内容为脂肪烃、脂环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醌、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有机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和高分子化合物等。有机化学实验部分包括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常识、基本操作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染整、化工、轻纺、材料、环保、食品、生物等专业的有机化学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中等职业教育教材。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及有机化学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一、碳原子的四价及其共价键的形成
二、碳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
三、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表示方法
第四节共价键的本质和共价键的属性
一、共价键的本质
二、共价键的属性
第五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一、按碳架分类
二、按官能团分类
第六节有机化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复习指导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第二章脂肪烃(链烃)
第一节烷烃-
一、烷烃的结构
二、烷烃的命名
三、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四、烷烃的物理性质
五、烷烃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烯烃
一、乙烯的结构
二、烯烃的异构现象
三、烯烃的命名
四、烯烃的物理性质
五、烯烃的化学性质
第三节炔烃
一、炔烃的结构
二、炔烃的异构和命名
三、炔烃的物理性质
四、炔烃的化学性质
第四节二烯烃
一、共轭二烯烃的结构
二、共轭二烯烃的性质
复习指导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第三章脂环烃
第一节脂环烃的分类和命名
一、脂环烃的分类
二、脂环烃的命名
第二节环烷烃的性质
一、环烷烃的物理性质
二、环烷烃的化学性质
第三节环烷烃的结构与稳定性
一、拜尔(Baeyer A)张力学说
二、环丙烷的结构
三、环已烷的结构
复习指导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第四章芳香烃
第一节单环芳烃
一、单环芳烃的命名
二、苯的结构
三、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
四、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
五、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历程简介
第五章 卤代烃
第六章 醇、酚、醚
第七章 醛、酮、醌
第八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九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第十章 杂环化合物
第十一章 高分子化合物
第十二章 有机化学实验
书摘插图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及有机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物质的种类繁多,就其组成和性质可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无机化学以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为其研究对象,有机化学则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的科学。有机物大量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如粮食、油脂、纤维、石油、橡胶、糖、药材等。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人们就知道利用和加工自然界的一些有机化合物,例如,我国古代就有关于酿酒、制醋、制糖及造纸等的记载。到19世纪初期,近代化学的发展使人们在生产实践中认识到,从有生命的动植物中取得的有机化合物,与由无生命的矿物界中得到的无机化合物在组成和性质上有着很大的不同,但由于当时人们对生命现象的本质缺乏科学认识,因而赋予有机化合物以一种神秘的色彩。当时享有盛名的瑞典化学家柏采利乌斯(J.Berzelius)提出的“生命力”论,就认为有机化合物只能依靠“生命力”在生物体内才能制造,不可能在实验室中用化学方法从无机化合物制得。“有机物”这个名词也就是由此而来的,意思是指“有生机之物”。按照“生命力”论者的观点,有机化合物的人工合成是一个禁区。但是,22年后,柏采利乌斯的学生,德国化学家维勒(F.WOhler)于1828年在实验室从蒸馏无机物氰酸铵溶液中制备出了有机化合物尿素。这是首次人工制得的有机化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