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的衰变:欠发达国家精神现象解析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张柠 著
出 版 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1字数: 353000版次: 1页数: 463印刷时间: 2008/04/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344965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为作者近年来的系列论文,论述主题集中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精神现象的衰变,以及欠发达国家言说和表达的困境。本书从“第三世界”地缘政治空间到欠发达国家的时间焦虑症等特殊角度切入,将当代问题纳入“现代性时空”范畴,在独特的发生学视角和新分类学原则下,借鉴精神分析和符号学方法,对当代问题进行全新的阐发。问题涉及传统精英文学的困境、大众文化的兴起及其文化心理特征、对表达当代中国经验的探索、市场逻辑中的公众心理学、古典诗学复活的可能性等,论题前沿性强,语言犀利而独特。
作者简介
张柠,中国当代著名先锋评论家,任职于广东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目前客居北京,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当代文学研究室客座副研究员、北京师大“媒体策划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主要从事当代中国文化研究和文学批评。著有《叙事的智慧》、《诗比历史更永久》、《飞翔的蝙蝠》、《时尚鬣犬-文化时评集》、《文化的病症-中国当代经验研究》、《土地的黄昏-中国乡村经验的微观权力分析》等。曾获“第九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第六届广东鲁迅文学奖”、“2003年度《南方文坛》优秀论文奖”等多个奖项。
目录
第一辑 第三世界文学与知识分子
第三世界的时间焦虑症
第三世界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
知识分子谱系
第三世界知识分子
中国知识分子
第二辑 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与演进
“当代文学”的概念和“史”的可能
当代文学的三大传统
当代文学发展的逻辑和节奏
第三辑 欠发达国家的奇思妙想
欠发达国家的文化妄想症
镜像中的中国与西方
想象力的文化史考察
文化商品流通中的问题
中国作家离伟大小说还很远
陌路上的大众与诗歌
《兄弟》与当代文学批评的残局
启蒙、市场和文学
文学与公共领域
第四辑 当代中国精神现象分析
英雄的语义和人格
一个时代的精神病案
肉体激进主义的终结
九十年代的文学表情
农民的表情和姿态
贱文化及其精神症候
第五辑 文化消费市场和群众心理
消费仪式中的阅读瘾
历史秘密和公众心理
偶像崇拜与FANS文化
暴露心理学和白色潜意识
群众摧毁群众的心理分析
性爱、伟哥与家庭的危机
科举制度及其招魂者
精英焦虑和八十年代的梦
表态运动和自由的累赘
学术规范是学术研究的底线
第六辑 现代审美的困境与出路
文学细读与农耕理想
虚构作品的思想形象
废墟、疾病和当代文学
文学与怀乡病
作为“他者”的文学理论
第七辑 知识左翼的批判传统
桑塔格的审美气质和公共关怀
施米特政治哲学中的游击队理论
经济学与色情学
物的意识形态
奢侈与资本主义
左翼诗人庞德
第八辑 传统诗学与当代精神的相遇
艺术延宕与神奇故事
两歧词与雌雄同体
虚实问题和一多互摄
叙事与声音
寓言与象征
结构与典型性
情感与修辞
王国维的古典情结
叙事的整体性
代跋:诗歌的南方与北方
编后补记
书摘插图
第一辑 第三世界文学与知识分子
第三世界的时间焦虑症
学术界一般都认为,“第一世界”是指美国统治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世界”是指苏联统治的社会主义世界。“第三世界”是泛指在亚、非、拉地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非工业化国家。阿明、多斯桑托斯、詹姆逊等当代理论家,在涉及“第三世界”的问题时,也基本上持这种划分方法。美籍印裔学者艾贾兹•阿赫默德,在一篇批评詹姆逊的文章中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是根据生产制度(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来划分的,第三世界则完全是根据一种纯粹外来插人现象的“经验”来定义的。这在理论上不成立,也不能解释亚洲“起飞”国家和地区(印度、中国内地和港台、韩国、新加坡等)出现的现象,特别是1991年苏联解体而走向“市场化”道路。根据20世纪下半叶国际形势的变化,甚至有人提出“第四世界”的概念,特指原来“第三世界”内部的经济停滞型国家,比如非洲和伊斯兰世界的一些国家。第三世界集团内部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分化:一部分尚未开始工业化的国家与第一世界处于绝对的对立状态(即“第四世界”,特别是伊斯兰世界);另一部分半工业化的国家与第一世界的关系则变得越来越暖昧。半工业化国家已经自动地屈从于资本主义发展(或资本积累)的时间逻辑。
“时间”是变化、发展和一体化的概念。“空间”是结构、共存和对峙性的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