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共科目复习指导—最新全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辅导教材

公共科目复习指导—最新全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辅导教材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公共管理,

作者: 本书编写组 编著

出 版 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版次: 1页数: 366印刷时间:开本: 大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01007152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日益规范化的今天,如何把握时机,在全国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元争上岗考试中脱颖而出,如何成为出类拔萃的党政领导干部,如何轻松笔试、从容面试,成为当前广大领导干部考前关心的重点问题,也是本丛书出版的初衷。 本丛书按照全国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相关规定,以公共科目、面试、申论与竞聘演讲、标准模拟试题以及案例分析为板块确定框架,成为一套体系完整、内容翔实的丛书。丛书分为五个部分,即公共科目、面试、申论与竞聘演讲、标准模拟试题以及案例分析,涵盖了考试规定的方方面面,汇集了近几年中央国家机关和全国各地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的资料和试题。 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公共科目一册。

内容简介

本丛书吸收了近年来全国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的新经验和新成果,分析了历年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笔试、面试等的命题规律、测试要点,总结了考试成功者应试准备的经验,研究了考试今后的测试方向,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答案尽在本丛书掌握之中,本丛书将为您踏上辉煌仕途增添实实在在的效果。

本丛书吸收了近年来全国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的新经验和新成果,分析了历年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笔试、面试等的命题规律、测试要点,总结了考试成功者应试准备的经验,研究了考试今后的测试方向,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目录

第一部分 政治

第一章 哲学

第一节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节 物质和意识

第三节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第四节 认识和实践

第五节 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

第六节 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

第二章 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

第一节 物质资料生产

第二节 社会生产力

第三节 社会生产关系

第四节 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

第五节 经济规律

第六节 社会再生产与经济增长

第三章 毛泽东思想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第四节 思想政治工作

第五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第六节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四章 邓小平理论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第三节 社会主义本质与根本任务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第五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六节 社会主义改革

第七节 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

第五章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第二节 坚持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第三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依法治国

第六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指导思想

第七章 “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一

第一节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第二节 “一国两制”的实践及其历史意义

第八章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第一节 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

第二节 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第九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第十章 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第一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

第三节 构建和谐社会

第四节 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五节 党的十七大

第六节 物权法

第七节 200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第八节 大部制改革

第二部分 经济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节 经济体制

第二节 市场经济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二章 微观经济

第一节 市场主体

第二节 市场机制

第三节 收入分配

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

第一节 宏观经济调控

第二节 财政与税收

第三节 货币与银行

第三部分 法律

第十四章 法学基础理论

第一节 法学基本概念

第二节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第三节 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

第十五章 宪法

第一节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政体和其他基本制度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

第十六章 部门法

第一节 行政法

第二节 刑法

第三节 民法

第四节 诉讼法

第四部分 公共行政与领导科学

第十七章 公共行政

第一节 公共行政的内涵

第二节 人事行政与国家公务员制度

第三节 行政组织

第四节 公共财政

第五节 行政绩效

第十八章 领导科学

第一节 领导活动和领导理论

第二节 领导的本质

第三节 领导者和领导群体

第四节 领导体制

第五节 领导决策

第六节 领导用人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部分 政治

第一章哲学

第一节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既是世界观的理论,又是方法论的学说,是二者的统一。

2.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或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

①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哪个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质是思维(意识)还是存在(物质)?两者中谁决定谁?世界本质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中最根本的方面,是全部哲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凡是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属于唯物主义哲学;反之,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质、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或表现的哲学,属于唯心主义哲学。

②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反映现实世界,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凡是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人的思维能够反映和认识现实世界,即为可知论;凡是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都属于不可知论。可知论有唯物和唯心之分,唯物主义都属于可知论,彻底唯心主义一般也是可知论,两者的区别关键在于如何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不可知论最终都会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沼,实践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武器。

(3)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①哲学基本问题决定着哲学的方向路线,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②恩格斯明确提出的有关哲学基本问题的概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不仅告诉我们依据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且为我们在复杂的哲学斗争中鉴别各种哲学派别提供了唯一的科学的标准和根据。

③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是反对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思想武器,是党的路线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的历史条件

(1)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必然产物。

(2)自然科学条件: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

(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黑格尔辩证法“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基本内核”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直接来源。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

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世。此后,马克思恩格斯在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各种机会主义思潮的斗争中,总结工人运动的新经验,概括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先后写下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资本论》、《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丰富和完善了他们自己的哲学理论,并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工人运动中广泛传播。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列宁在认识论、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继承和捍卫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系统化、对于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等方面,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重新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并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回答了当代中国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

1.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全面地反映了世界的本来面目,使哲学获得了真正科学的性质,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无产阶级的哲学,而且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哲学,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3.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来自实践、服务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活生生的现实哲学。

第二节物质和意识

一、世界的物质性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换句话说,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伟大意义: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这就坚持了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立场,从而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2)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这就把哲学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结构区别开了,从大干世界纷繁复杂和千姿百态的事物和现象中,抽象出了它们所具有的共同本质和普遍属性——客观实在性,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3)物质能够被意识所反映。这就是说,物质能够被认识,这就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物质及其客观实在性,为辩证唯物主义奠定了一块坚固的基石。

2.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

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认为,运动是物质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事物,只有永恒运动着的物质。

物质世界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这就是所谓绝对运动,或叫做运动的绝对性。

静止是指下列两种情形:(1)在事物处于量变阶段时,事物的质保持稳定性。(2)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相对不变。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物质的运动才是绝对的。而静止是一种运动的特殊形式,具有相对性。在物质运动中,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统一的,相互依赖的。承认并肯定相对静止的作用,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运动观,深刻地阐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统一于物质,是为实践和科学长期发展所证明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实际工作的立足点。我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条件下,都必须毫无例外地、坚定不移地从客观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世界,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1.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决定环节:从无生命的物质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从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从动物的心理到人类意识。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人类是自然和劳动相结合的产物,而人类劳动一开始就具有社会性。在社会劳动中,促进了人脑的进一步发达和健全;在社会劳动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与沟通,从而产生了交流工具——语言;语言的产生,有了思维的工具,人们能够运用语言进行抽象思维,使人脑具备了能动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力,大大促进了意识的发展。劳动创造了人类,也创造了人类社会,并成为意识产生的决定力量。意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归根到底,是物质世界的产物。意识的起源充分证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意识的本质

意识在本质上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载体,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是人脑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反射活动,就是意识。

(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但人脑不会自动产生意识。只有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并通过传导神经到达于人脑,使人脑对客观事物作出反应,才会产生意识。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其内容是客观的。

但意识的形成则是主观的,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意识不等于客观事物,而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的观念形态。一方面,意识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的观念形态经过抽象之后的理性的反映;另一方面,在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不能不受到人的心理素质、知识水平、立场、观点等主观条件的影响作用。归根结底,任何思想和观念,都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

意识的本质进一步证明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证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3.意识的作用

意识的作用表现为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亦即人的主观能动性。

(1)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人的意识按照一定的目的性和选择性,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大量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判断,从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进而揭示了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

(2)能动地改造世界

人的意识在能动地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按照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提出一定的目的、计划、办法等,指导人们进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促进事物的良性发展;相反,错误的思想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事物发展产生阻碍甚至破坏作用。

三、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其实践基础

1.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则是第二位的。两种作用不是平行的。同样,客观规律是第一位的,主观能动性则是第二位的。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脱离或违背了客观规律的主观能动性,就会导致人们在实践中的失败。

2.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主观能动性是人类所特有的能力,在尊重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人们应充分地发挥自身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努力发现和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积极地进行变革事物、改造世界的活动。我们需要的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统一、积极的工作态度与冷静的科学精神的统一。

总之,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第三节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1)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世界上没有任何孤立存在的事物。一切事物、一切现象都是互相联系的。在具体事物内部,各种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构成该事物的整体特征。这就是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普遍联系是事物固有的客观本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世界联系的普遍性,是通过具体事物多种多样的具体联系表现的。联系的复杂性、多样性包括: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规律”,即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与发展起着主要的、决定性作用;而事物的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联系同样会对事物发生影响和作用。两者都不可忽视。

2.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发展是指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死亡、新事物产生的过程。

(1)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变化和发展。

(2)发展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事物的普遍联系构成事物的永恒发展,使任何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唯物辩证法以联系观和发展观为基本内容和总的特征,并进而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展现了世界的辩证图景。

二、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1.辩证法就是关于事物联系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辩证法有三种形态:朴素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辩证法。

2.形而上学以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看待世界。②唯物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世界,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待世界。③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形而上学否认矛盾的存在。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4.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唯物辩证法揭示并科学论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辩证性质,它是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1)必须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反对孤立的、静止的观点。(2)必须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揭露和分析具体事物的矛盾,从而找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正确方法。要反对否定和掩盖矛盾的形而上学观点。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做好工作的实际需要。

三、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即事物的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

公共科目复习指导—最新全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辅导教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