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针刀医学临床系列丛书针刀治疗颈椎病

分類: 图书,医学,中医学,中医临床,
作者: 王文德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 294000版次: 1页数: 357印刷时间: 2008/07/01开本: 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710289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针刀医学临床系列丛书》之一。
全书分为九章,在总结针刀治疗颈椎病30年临床经验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详细地介绍了针刀医学对颈椎病的认识和诊疗思路,分别从经典的传统分型和针刀医学的专科分型两种不同角度论述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针刀治疗及手法治疗,并介绍了颈椎相关疾病和症状的针刀治疗,精选了部分针刀验案,且加以细致人微的剖析,探幽求真,阐述了作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体会。书中不乏新颖实用的学术观点和先进有效的诊疗方法。
全书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有理有据、实用性强。适用于广大针刀临床医师和针灸推拿、疼痛、骨伤等科医师参考,且宜于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阅读,对于颈椎病患者来说,也不失为一本有益于康复的就医指南。
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颈椎病的定义
第二节颈椎病的研究概况
一、中医研究概况
二、西医研究概况
三、软组织损伤研究概况
第三节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第四节针刀治疗颈椎病的思路
一、运动节段的稳定三角
二、两个平衡系统
三、第一位的原因
第五节针刀治疗颈椎病的优势
一、和传统开放性手术方法的比较
二、和传统非手术治疗方法的比较
三、和药物治疗的比较
附:本书重点
第二章针刀治疗颈椎病的解剖要点
第一节颈椎的解剖特点
一、普通颈椎的特征
二、特殊颈椎的特征
第二节颈椎骨突定位、序列与距离
一、棘突
二、横突
三、C2~C7棘突、横突与关节突的位置关系
四、颈椎骨骼部分径线测量表
第三节颈部安全区带的设线与划分
一、颈部安全区带的设线
二、颈部安全区带的划分
第四节颈项部的肌肉
一、颈前部肌肉
二、项部肌肉
第五节针刀人路局部解剖
一、颈椎后侧入路局部解剖
二、颈椎l~2后侧入路局部解剖
第六节颈椎运动学及生物力学
第三章颈椎病的临床检查
第一节病史采集
一、一般情况
二、起病原因
三、首次出现的症状
四、发病后的治疗史
五、疼痛
六、肢体不自主活动
第二节徒手检查
一、望诊
二、触诊
三、动诊
第三节颈椎病的特殊检查
一、前屈旋颈试验
二、椎间孔挤压试验
三、椎间孔分离试验(引颈试验)
第四章颈椎病针刀治疗概论
第五章颈椎病传统分型与治疗
第六章颈堆相关病症的针刀治疗
第七章颈椎相关病症的针刀治疗
第八章针刀治疗颈椎病例分析
第九章释疑、思辨与体悟
主要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概述
颈椎病是当今世界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有一部分是疑难病。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在高速度、快节奏、高压力的今天,颈椎病的发病日渐增多。据上海有人统计,颈椎病的发病率已超过了下腰痛。这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影响到了工作效益,增加了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成了现代人们关注的热点。“呵护颈椎、关爱健康”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主题。
由于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对病因、病理的认识不一,诊疗手段的日益先进以及一些理论上的争议和临床上的困惑,所以它吸引了无数专家、学者和临床工作者去研究和实践。颈椎病是一个跨学科的边缘性疾病,涉及众多的学科领域,如骨科、颈椎外科、中医科0针灸推拿科、风湿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疼痛科、理疗科、放射科、麻醉科、病理科等,多学科对颈椎病的渗透和深人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认识,在丰富了颈椎病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治疗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可避免的分歧和争议。
在中国,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并存并荣的优势,极大地拓展了对颈椎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从保守治疗到手术治疗,从传统手术到微创治疗,从开放性的手术到闭合性的针刀治疗,给患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选择。其中,尤其是近30年来异军突起的小针刀治疗方法,在颈椎病的治疗方面,以其对人体近乎无损伤、痛苦小、见效快,近期、远期疗效好的优势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并且引起了医学界的瞩目和重视,得到了中国卫生部门和医学界的肯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