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与中国劳动关系(211工程项目丛书)(政管)

分類: 图书,法律,刑法,总则,
作者: 李环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3-1字数:版次: 1页数: 382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203030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劳动关系的主体、劳动关系的运行以及劳动关系矛盾处理三部分。在劳动关系主体的部分,本书探讨了工会、雇主组织、劳动者以及政府作为劳动关系主体的概念、历史发展、存在问题以及如何转型等问题;在劳动关系运行机制的部分,本书探讨了有关集体谈判制度、三方协商制度、在劳动关系矛盾处理的部分,本书探讨了中国的劳动争议制度的完善。本书比较完整地论述了劳动关系的各方面。为中国劳动关系的研究和实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作者简介
李环,英国卡地夫大学博士,现为中国政治大学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学术专长为劳动力市场政策,社会福利政策,教育管理等。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与专著。
目录
导论
第一编劳动关系主体
第一章劳动者研究
第二章雇主与雇主组织研究
第三章工会制度研究
第四章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第二编劳动关系矛盾处理
第五章 劳动关系运行的法律规范
第六章集体谈判制度比较分析
第七章中国企业职工参与制度
第八章三方协调机制
第三编劳动关系矛盾处理
第九章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第四编经济全球化与劳动关系
第十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劳工标准
主要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导论和谐社会与和谐劳动关系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将“促进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之后“建设和谐社会”成为中国共产党今后一段时期执政理念的重要内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理念上的又一次飞跃。
“建设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具有深远意义。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取得了世界上公认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但是在中国改革发展的战略上,长期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略社会的同步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畸轻重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当前中国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在一部人富裕起来的同时,人口中的绝对贫困人口然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相当多的人缺少基本的医疗、养老和教育等保障;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权益缺乏有效保障的机制;政府腐败现象屡禁不绝;相应地,整体社会道德失范,社会诚信度大大下降、社会犯罪率持续上升,社会稳定和秩序受到挑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则可能引致非常严重的后果,不仅经济建设的成果毁于一旦,而且社会将陷入大的动荡和混乱之中。即使不出现大的动荡和混乱,社会的分化会进一步加剧,经济增长的成果只能为少数人所享有,而大多数人仍然挣扎于贫困和社会的不公中,陷入到所谓的“拉美模式”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