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政治稳定问题研究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中国政治 ,
作者: 鞠健著
出 版 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版次: 1页数: 308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1999665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从多个角度对新时期中国政治稳定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改革和发展是实现稳定的基本途径:权威和秩序是动态稳定的基本要素,民主机制是实现动态稳定的现实基础:正正当的执政水平是实现动态稳定的决定性要素等问题,同时,还对政治稳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进行了论述。
本书视角独特,内容新颖,吸收了近几年来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鞠健,1963年10月生,现任江苏教育科学院研究员政治教系副教授,198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1993-1996年在华东师范大学法政系攻读中共党史专业硕士学位,2003-2006年在南京市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长期来一从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教育与研究,先后在《社会主义研究》《求实》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中国政治稳定形态的转换——由静态稳定转向动态稳定
一、转换的原因——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的确立
二、政治稳定方式的转换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
第二章 目前影响中国政治稳定的因素分析
一、国内外学者对政治不稳定原因的分析
二、影响中国政治稳定的因素分析
第三章 改革和发展是实现动态稳定的基本途径
一、社会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社会的政治稳定就难以实现
二、深化改革是实现社会全面发展、政治长期稳定的必由之路
三、政治体制改革是达到新的稳定的必要条件
四、发展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政治稳定的重要途径
五、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辩证关系
第四章 权威和秩序是动态稳定的基本要素
一、动态稳定需要权威
二、中国近代历史上权威政权的缺失及其对中国近现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
三、权威政治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亚诸国经济的起飞和发展
四、加强和维护中央的权威
五、良好的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正常运转的保障
第五章 民主机制是实现动态稳定的现实基础
一、民主在实现动态稳定中的作用
二、推动政治民主与政治稳定的协调发展
第六章 执政党的执政水平是实现动态稳定的决定性要素
一、执政党的执政水平是实现动态稳定的决定性要素
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误与苏联的解体
三、邓小平改革的成功与中国的繁荣稳定
四、中苏两国不同的改革结果及启示
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执政水平
第七章 建立新型的政治稳定机制与构建和谐社会
一、建立新型的政治稳定机制
二、政治稳定与构建和谐社会,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中国政治稳定形态的转换——由静态稳定转向动态稳定
一、转换的原因——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的确立
1.中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1978年12月如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前一时期的“左”的错误,端正了党的路线,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确立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改革方针,从而使中国步人了世界社会主义改革的行列。从这时起到1992年十四大,中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市场化改革的探索。
十几年来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消粮棉等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和对农民进城务工的限制,发展乡镇企业。到1984年,全国569万个生产队全部实行了联产承包,其中99.1%的生产队实行了大包干。从1985年起,国家改革了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农村乡镇企业也异军突起,1978年后的八九年间有8000万农民转入了非农产业。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开始了大量流向城市的迁移活动,估计全国每年约有6500万农民为了寻找工作而加人了这一“流动大军’’,其中20%—30%的人分散在拥有百万人口以上的25个城市中,眼下在那些城市,流动人口劳动力占城市人口的30%—40%。第二,不断扩大国企业的自主权,逐步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划清政企关系,把企业引向市场。鼓励“三资”企业、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发展,并开始推行股份制、租赁、兼并和破产等现代企业制度。据不完全统计,到1987年5月末,全国实行厂长负责制的企业已占56.5%,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中实行各种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占74.8%;小型国营工业企业中改变为集体经营、租赁、个人承包或者其他经营方式的占43%。第三,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