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阿含经——听佛陀讲最原味的佛法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宗教,佛教,
作者: 阿难等结集,印信法师编著
出 版 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 180000版次: 1页数: 319印刷时间: 2008/07/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6134124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以现代手法诠释原始佛教第一经。
释迦牟尼入灭后结集的第一经,最接近释迦牟尼本意的佛法。如同儒家《论语》语录问答式佛经,还原最真实的释迦牟尼。真实记述古印度的社会现状,重新走进释迦牟尼的时代。全新图解手法,展现原始佛教的全景画卷。
《阿含经》是原始佛教的第一部经,以语录问答形式,形象地记述了释迦牟尼佛及其弟子修佛论道的言行,保存了佛教最精要、最究竟的教义和修证。其形式及地位就如同儒家的《论语》及基督教的《圣经新约》。佛教任何宗派的学说言教如果要进行检定对错,一定要依据这部经典。
本书以北传《四阿含》为蓝本,参考南传五部,将全书分为五章,包含有《阿含经》的成书过程、原汁原味的佛法、故事中的教说、佛陀在世时古印度的状况、佛法在俗世中的作用等。本书采用全新的“图解”方式,让您回归佛陀时代,了解原始佛教的原貌。
本书重要篇章:
结集的教说:阿含
佛悟人生真理:四谛
佛教最高真理:中道
佛陀的首次教化:初转法轮
佛说人类起源:四种姓制度
人生真相:洞悉缘起的道理
一切事物存在的法则:缘起
三世的因果链条:十二因缘
凡人的因果定律:轮回
不要只是相信:幻术
波斯匿王归心佛教:古印度十六国
六合敬:团队建设的标准
内容简介
释迦牟尼入灭后,弟子们觉得导师已去,茫然无归。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迦叶认为此时应结集法藏,使佛法住世,利益众生。于是,他请阿阇世王为施主,在王舍城外灵鹫山五峰之最高者毗婆罗山侧的毕波罗窟开始结集。参加者为已证阿罗汉果的五百比丘,以迦叶为上首,其中多闻第一的阿难结集经藏,所集者就是《阿含经》。随着佛教的不断传播,作为佛教最原始的经典《阿含经》也随之传向各地。北传佛教将《阿含经》分为《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和《增一阿含经》,称之为《四阿含》。南传佛教则将《阿含经》分为《长部》《中部》《杂部》《增一部》和《小部》五部。
本书以北传《四阿含》为蓝本,参考南传五部,将《阿含经》分为五章,包含有《阿含经》的成书过程、原汁原味的佛法、故事中的教说、佛陀在世时古印度的状况、佛法在俗世中的作用。本书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图解”编辑手法,可以让您的阅读变为一场轻松愉快之旅。
目录
《阿含经》中的释迦牟尼
《阿含经》中的原始佛法
《阿含经》结集图
编者序:最原汁原味的佛经
本书内容导航
第壹章 结集成书:原始佛教圣典
1.经书诞生的背景:佛祖入灭
2.结集的教说:阿含
3.《阿含经》的结集者:大迦叶和阿难
4.《阿含经》的传授:由口传到书写成文
5.《阿含经》的形式:从九分教到十二分教
6.《阿含经》中的佛陀:了解释迦牟尼
7.佛陀讲政治:正义之轮
8.释迦牟尼的理想国:弥勒净土
9.佛陀的社会伦理道德:慈悲
10.佛法北传:汉译《四阿含》
11.小乘经典:南传《尼柯耶》
第贰章 佛法之源:原汁原味的根本教说
第一节 以缘起论为根本
1.一切事物存在的法则:缘起
2.佛悟人生真理:四谛
3.人世一苦海:苦谛
4.一切痛苦之因:三毒
5.三世的因果链条:十二因缘
第二节 生命存在的要素
1.构成宇宙万有的根本:五蕴
2.根境和合而生识:十二处
3.世界一切现象的类别:十八界
4.验证佛法的总则:三法印
5.没有永恒的实体:诸行无常
6.没有常一的主宰者:诸法无我
7.佛教修行最高境界:涅寂静
8.佛教最高真理:中道
9.对难题不作判断:无记
第三节 切实可行的解脱道
1.佛教徒皈依的对象:三宝
2.佛教修持法门:三学
3.趋向涅的路径:三十七道品
4.通向解脱之路:八正道
5.四个安顿心念的处所:四念处
6.证取菩提智慧的方法:七觉支
7.色界和无色界的修行:四禅八定
8.菩萨引导众生的方法:四摄
9.觉悟的八种要法:八觉
10.在家人的安乐法:居家八法
第四节 善恶有报的轮回
1.有因必有果:因果
2.自作自受:业报
3.凡人的因果定律:轮回
4.迷妄众生的生存处:三界
5.欲界众生栖居地:六道
6.佛说世界:三千大千世界
7.世人的居所:四大部洲
第叁章妙理说佛:故事里的解脱之道
第一节 佛陀的历程
1.菩提树下觉醒:佛祖证悟
2.佛陀的首次教化:初转法轮
3.佛陀的正法:拒绝用神传教
4.解脱圣者的模样:久离恐怖的佛陀
5.解脱圣者也有苦:佛陀受了风寒
第二节 佛法的修行
1.大功德才有大福报:金缕衣的布施
2.人心不足蛇吞象:顶生转轮王
3.苦的根源:亲情与爱情
4.连中了两支毒箭:身苦加心苦
5.以欲爱断欲爱:阿难讲修学
6.自通之法:同理心
7.断淫欲不一定能解脱:鹿住优婆夷的疑惑
8.去除合不合意与无所谓:佛法的修根
9.万事皆空:时时刻刻不染着
10.不到不当场所:鹰与猴的死亡之路
11.自护而能护他:竹竿上的特技表演
12.修习身念处:逃脱的六只野兽
13.佛法修学的次第性:七部车的次第接力
14.小空经的观法:逐层突破
15.大空经的观法:一举突破
16.修佛才能释然:死亡的压迫
17.降低死亡冲击力:勇锐猛利的随死念
18.修佛在平时:担心来生
第三节 佛伽的疑惑
1.娱乐大众不能升天:塔布罗咤的悲泣
2.没有益处的神通:赤马仙寻找世界边缘
3.意业是最重要的:优婆离外道居士的皈依
4.没有不散的宴 :舍利弗涅
5.不要只是相信:幻术
6.琴弦不能调的太紧:二十亿耳的精进
7.凌迟至死的痛苦:须深盗法
8.耕种不一样的田:佛陀与农夫
9.僧团的重要性:独修的挫折
10.佛陀的沉默回应:有我还是无我
11.祈祷不能得清静:铁匠喜欢的清静修行
12.为善法可以保持缄默:说与不说之间
13.礼佛的实质意义:谁先见佛陀
第肆章由经观史:佛教初创时的古印度
1.佛说人类起源:四种姓制度
3.大梵天王信佛法:婆罗门教
3.佛祖苦修:沙门思潮
4.六师外道:沙门团的思想
5.六十二见:思想界的异说
6.轮回解脱:《奥义书》
7.灭诤七法:耆那教
8.波斯匿王归心佛教:古印度十六国
9.佛说三种田:古印度的农业
10.修行如冶金:古印度的手工业
11.穷而借贷:古印度的商业
12.佛陀调和两比丘:原始僧团的内讧
第伍章佛入俗世:普度众生的真谛
1.洞悉缘起的道理:人生真相
2.心灵的净化:不放逸
3.万事万物在不断变化:无常世间
4.人生如道场:坦然生死
5.不动怒:面对谩骂
6.冤冤相报何时了:战争胜负
7.献出最纯真的爱:布施
8.团队建设的标准:六合敬
9.烦恼的根源:贪婪
10.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自觉觉他
附录一:长阿含经(节选)
附录二:中阿含经(节选)
附录三:杂阿含经(节选)
书摘插图
第壹章 结集成书:原始佛教圣典
经书诞生的背景
佛祖入灭
看透人生真谛的释迦牟尼最终没有逃过“死”之苦,佛祖涅槃后,佛门中思想纷杂,于是其弟子迦叶有了结集其教说的想法,以保持佛祖的正法。
佛祖晚年
佛祖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太子,他在认识到所有人都不可逃避的痛苦后,毅然放弃权位,抛妻弃子,经过六年的修行,获得了彻底的觉悟,立身成佛。之后他发誓要在黑暗的世间捶响不朽之鼓,普济众生,足迹踏遍了恒河两岸,讲经三百余次,说法四十多年,不知教导和感化了多少人。晚年的佛祖,声誉虽然日隆,但不幸的事却不断发生,在他示寂前的三年,他的故乡遭到了国族灭亡的悲运,此时的佛祖深深领略到离开人间的日子不会太远了,于是率领众弟子们离开王舍城,北渡恒河,到了吠舍离城,他在吠舍离城的竹芳村度过了雨季,越来越感到自己的精神不济,身体也大不如前,于是自动地向众弟子宣告不久将入灭的消息。之后,佛祖勉强以精神支持病已恶化的身体,继续走向北方的拘尸那迦城外的娑罗树园,选中在此处的娑罗双树之间作为自己入灭的地点。
佛祖涅槃
自佛祖宣告自己将入灭的消息后,弟子们都流泪不止,佛祖十大弟子之一的阿难向佛祖问了四个问题,即佛祖入灭后,依谁为师?依什么而安住?如何调伏凶恶?如何结集经典?佛祖告诉他们,要依波罗提木叉为师,即以戒为师;要依四念处为安住;对恶人的调伏应默摈置之;结集言教应在一切经首安置“如是我闻”之句。这时,天际悬着一轮满月,时值二月十五日的午夜时分,佛祖安详地进入涅槃。佛祖入灭的消息传出后,其弟子大迦叶立刻赶来,拘尸那迦城的末罗族人将佛祖遗体火葬,大迦叶为佛祖举行荼毗典礼,以完成佛陀入灭的善后。这时,许多比丘认为佛祖入灭后就可以不受戒律约束,求得自由了,大迦叶听到后感到无比沉痛,于是有了结集法藏的想法,从而诞生了《阿含经》,也导致了佛教的根本分裂。
结集的教说
阿含
佛祖入灭后,由其弟子大迦叶主持了王舍城的第一次结集,在这次结集中,由大迦叶和阿难等结集出《阿含经》,为佛祖教说之所持、所归、所聚。
王舍城结集
佛祖入灭后,其十大弟子之一的大迦叶在主持完丧礼后,鉴于当时佛教内部佛法不一,就想结集法藏,使佛法住世,利益众生。于是他就请阿阇世王为施主,在王舍城的七叶窟举行结集,参加者为已证阿罗汉果的五百比丘,以迦叶为上首,先命持律第一的优婆离结集律藏,所集者即现在的《八十诵律》。次命多闻第一的阿难结集经藏,所集者即是《阿含经》。结集的程序极其复杂,先由阿难诵出一经,大迦叶提出质询,阿难答出说时、说处、因缘、对机、说法、领解,再由大众合诵,确认准确无误后,才完成一部经的结集,如是次第再诵第二部经。这次结集是佛涅槃后的第一次结集,一方面防止了佛祖遗教的散矢,另一方面也确立了教权,决定了原始佛教的动向。
据说就在大迦叶主持结集的时候,除了有五百比丘参加之外,尚有许多的比丘,以佛祖初转法轮的五比丘之一的跋波为上首,在七叶窟外不远的地方举行了结集,因而把大迦叶的五百结集称为窟内结集,跋波领导的结集称为窟外结集。窟外结集没有留下什么资料,甚至传说结集了五藏,即除了经、律、论三藏之外,还有杂集藏和禁咒藏,合为五藏。这种传说是不可信的,但是没有参加大迦叶结集的比丘,另外举行结集也是完全可能的,所以王舍城的结集又被称为窟内窟外结集。
“阿含”释义
阿含是梵文Agama的音译,也译作阿铪、阿伽摩、阿笈摩,意译法归、无比法、教传,意思是传承的教说,或结集教说的经典。释僧肇在《长阿含经序》中说“阿含”即法归,法归就是万善之渊府,总持之林苑,譬彼巨海,百川所归,故以法归为名。唐代释吉藏《法华论疏》说“阿含”名通大小,《四阿含》为小;《涅槃经》等大乘经称“方等阿含”。后来阿含专指小乘,在大藏经中属于小乘部。
《阿含经》的结集者
大迦叶和阿难
以头陀苦修著称的迦叶和以多闻著称的阿难都是佛祖最有名的弟子,正是在他们的主持下,才有了王舍城的第一次结集,也才有了《阿含经》。
头陀第一迦叶
迦叶,佛祖十大弟子之一,为与其他同名为迦叶者区别,称摩诃迦叶或大迦叶,又作迦叶波,意为饮光。他生于王舍城近郊的婆罗门家族,在释迦牟尼成佛后第三年出家为佛陀弟子,八日后即证入阿罗汉境地,是佛祖弟子中最无执著之念者,人格清廉,深受佛祖信赖。大迦叶修头陀行,在佛祖的僧团中被誉为头陀第一,头陀就是修习苦行的意思,要过清苦的生活,他因此不常和僧团在一起,而独自修习头陀。别人劝他忘却自我,从事弘法利生的事业,可他却坚持修习头陀苦行,他认为弘法者必须要自身健全,而头陀苦行就是健全自身的最好的方法,正是他这种专心苦修的意志,在僧团中受到普遍的尊敬,并受到佛祖的赞许,曾受到佛祖分予半座的优待。佛祖入灭后,大迦叶成为教团的统率者,于王舍城举行了第一次经典结集,被称为付法藏第一祖。阿难继承佛法后,大迦叶入鸡足山入定,以待弥勒出世,方行涅槃。
多闻第一阿难
阿难,也是佛祖十大弟子之一,他是佛祖的堂弟,出家后二十年间为佛祖之常随弟子,一直充当佛祖的侍者。他善记忆,对佛祖所说佛法,大多都能记诵,被誉为多闻第一。他能持三种不同之法藏,随其功德而受称,所以有三个名字,一是阿难,意译作庆喜,以能传持声闻而得此名。二是阿难跋陀,意译作喜贤,以能使持缘觉藏而得此名。三是阿难迦罗,意译喜海,以能使持菩萨藏而得此名。据说,在佛祖生前,阿难并未开悟,佛祖入灭后,他受大迦叶的教诫而发愤用功,终证阿罗汉果。在首次圣典集结时,他被公众指选为经文诵出者,集结成《阿含经》。又有一说,佛祖传法于大迦叶,大迦叶后又传法于阿难,所以阿难被称为付法藏第二祖。阿难在佛祖入灭二十多年后,于歹克伽河中游地区示寂,入寂前,将佛法付嘱于商那和修。
《阿含经》的传授
由口传到书写成文
《阿含经》经过佛教的四次结集最终定型,其中经历了由口传到书写成文的演变,虽然历经多次变化,但它作为佛教最根本典籍的地位却不容置疑。
口传形式
《阿含经》结集之后,文字内容虽然得到统一,但是仍然以师徒口传的形式流传,并没有记载下来。正是由于专恃于谙诵而不著竹帛,所以意义难免出现错误。相传阿难有一天到一个竹林,听到一个比丘正在诵《法句偈》中的“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见之。”就告诉他:“这不是佛语,原文应该是‘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了解之。”比丘因语音相近,将“生灭法”念成了“水老鹤”,意义大相径庭。阿难纠正他后,他回去将此事告诉了他的师父,他的师父却说:“阿难老朽,言多错谬,不可信矣。汝今但当如前而诵。”佛祖涅槃还没多久,佛经竟然错到这种程度,以阿难这么大的权威,竟然都没有纠正过来,真叫人哭笑不得。
毗舍离结集
佛祖涅槃一百年后,众比丘对戒律发生了争论,而产生第二次结集,争论起因于西方僧伽耶舍长老游行至东方的毗舍离城,见到跋耆子等诸比丘以十事净法,例如用铜钵盛水置于布萨会中,劝请在家众弟子布施金银钱币,然后在僧众中均分,作为衣、药等资用。耶舍长老认为此举非法,在布萨会中拒受所分配的金银财币,并极力责难众僧,又向在家居士们申说其理。跋耆子则以耶舍长老诽谤大众,令在家居士起疑而摈斥。耶舍长老避难至西方,联合诸比丘,共同参谒三浮陀商那和修长老,又请最高戒腊离婆多长老认可,跋耆子等也请离婆多长老协助,于是离婆多遂至毗舍离集会大众,欲裁决此事,但众说纷纭,难以断决。后来双方各请长老出席,与会者达七百比丘,同至婆利迦园由离婆多长老裁定,最后认定跋耆子等所行十事为非法,这就是佛教的第二次结集,标志着原始佛教结束而进入部派佛教时期,坚持“十事非法”的被称为佛教的正统派,坚持实行十事的被认为是佛教的非正统派。
华氏城结集
佛祖涅槃二百多年后,印度进入阿育王统治时期,阿育王虔诚奉佛,以正法治国,在各地广建堂塔、伽蓝,鼎力护持佛教僧团。然而当时有许多附佛外道并未正式受戒,就自称是佛教的比丘,混迹在僧团中,他们就是所谓的“贼住比丘”。这些贼住比丘往往轻忽戒律,超出僧团教制的规范,对教法教义经常提出不同的解释,因此产生许多纷争,甚至导致僧团无法和合布萨,长达七年之久。阿育王担心贼住比丘破坏僧团,敕令将邪见、破戒之徒全部摈出,不许混住。同时,为了确定正确的教制教法,便在首都华氏城举行第三次结集。在阿育王的亲自召集下,以国师目犍连子帝须为上座,共有一千名精通三藏的高僧参加结集大会。目犍连子帝须集二百余条异端邪说,由大众共同讨论,加以批判,斥为谬论异说,并将诸派异说的批判编定汇集成为一部《论事》。经过第三次结集,佛教典籍中的经藏和律藏可说全部结集完成,其中就有人诵出经藏中的《阿含经》,使之最后定型。
书写成文
佛祖涅槃四五百年后,印度佛教四分五裂,不断分化,最后形成二十派。他们都尊奉《阿含经》,但各派的阿含又各不相同,各具特色,并且各派又有所侧重,如大众部重视《增一阿含经》,根本有部重视《杂阿含经》。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之后,《阿含经》被书写成文,到公元7世纪时,还存在上座部、大众部、正量部、化地部、饮光部、法藏部、有部的七种不同梵文本。而口头传承佛经的传统仍长久地保留着,如到中国传教的一些印度、西域僧人仍能整部地诵读经律,然后由人写成梵文,再译成汉文。
总之,《阿含经》经过佛教的四次集结,成为佛教典籍经部中最基本的经典。又经历了由口传到书写成文的转变,使之最后定型。同时,在佛教的不断分化中,《阿含经》也在不断演变。当大乘佛教兴起时,它被僧众们看成是小乘佛法而渐渐淡忘,但它却是佛教最根本的经典,是研究原始佛教的必读典籍。
《阿含经》的形式
从九分教到十二分教
《阿含经》经过多次集结而最后定型,其形式经历了由九分教到十二分教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阿含经》是经多次结集而成。
九分教
《阿含经》在最初结集的时候是九分教的形式,九分教又称九部经、九部法,是佛典早期的一种分类形式,关于九分教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小乘的九分教为:修多罗,意译为经或契经,一般为散文体;伽陀,意译为讽颂、孤起颂、偈颂,为偈颂体;伊提目多伽,意译为本事,为释迦牟尼说过去世的因缘故事;阁陀迦,意译为本生,为释迦牟尼过去世修道的故事;阿浮陀达摩,意译为未曾有,为叙述佛与弟子神通变化的故事;尼陀那,意译为因缘,记述佛说法的因缘;阿波陀那,意译为譬喻,为各种宣扬佛教教义的譬喻或寓言;祗夜,意译为重颂,是用偈颂形式将散文契经中的义理再提纲挈领地复诵一遍.优婆提舍,意译为议论,为阐释发挥经义的论文。大乘的九分教则删去尼陀那、阿波陀那和优婆提舍,加上和伽罗那,意译为记说,为佛预言弟子之未来及成佛的记述;优陀那,译为感兴,指佛不经请问而主动宣说的经;毗佛略,意译为方广,指佛说方正广大的教义和广说高深玄妙不可思议的经文。
十二分教
《阿含经》经过佛教后来的结集,由九分教发展成十二分教,即修多罗(经)、祗夜(应颂)、和伽罗那(记说)、伽陀(偈颂)、优陀那(感兴)、尼陀那(因缘)、阿波陀那(譬喻)、伊提目多伽(本事)、阁陀迦(本生)、毗佛略(方广)、阿浮陀达摩(未曾有)、优婆提舍(议论)。其中经、应颂、偈颂是按文体的形式立名,其他的九个是按照内容而立名。
《阿含经》作为佛教最原始的经典,经过多次集结,其形式从九分教变到了十二分教。其实所谓的九分教、十二分教的分类应该是佛典发展起来以后对以往佛典形式的概括说法,在佛典口头传承的时代,未必有如此之变化。但在佛经口头流传过程中,直到书写成文,经文的分类开始由少到多,内容也由简到繁确是事实。
《阿含经》中的佛陀
了解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不是遥不可及的神,也不是佛教的教主,他只是如实地揭示了人生世界的真相,是个“自觉觉他”的智者而已。
释迦牟尼不是神
原始佛教的《阿含经》以大量的经文记载了释迦牟尼的人间性格,其教说也是“以人为本”的佛法,释迦牟尼生在世间,长在世间,是人而不是神,他不是宇宙的创造者,所以也不是万物的主宰。他的生活与一般所谓的凡夫没有什么区别,他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神,而是与凡夫一样有父母,一样会生老病死,一样需衣食住行,唯一不同的是释迦牟尼是解脱了的人,是觉者;凡夫是沉沦生死的有情众生,是迷者。他发现了人生宇宙的真理并证实了它,从而断除人生的迷惑,超越了生死,证入了解脱的涅檠。
释迦牟尼不是教主
随着释迦牟尼的入灭,佛法在流传的过程中,摄入其他印度本有宗教的仪轨,逐渐成为一种宗教,释迦牟尼也被推为佛教的教主。其实,释迦牟尼并没有创立一个新兴宗教的意图,也更不同意自己是主宰世界的教主。他只是说自己是“人数”、“僧数”,外在形式与一般人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没有出家之前,有严父慈母、娇妻爱子,也同样经历着家族的兴衰和人生的生老病死。出家后在菩提树下正观到人生宇宙的实相——缘起,于缘起而实证寂灭,超脱一切障碍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在弘法布教的几十年中,不过是将自己所悟的如实宣说出来,以让众多的人也能解脱烦恼而超越生死,就此也可说释迦牟尼不过是一个“自觉觉他的人”而已。此外,释迦牟尼对看相算命、仰观星宿、召唤鬼神、巫医咒术也是极力反对的,并称这些为“幻法”。如印度的婆罗门等信奉咒术,认为能产生种种神秘力量,甚至能降福、降灾等,但在释迦牟尼的眼中,认为这不过是愚人的迷信,与解脱是不相关的。释迦牟尼临入涅檠时,有弟子请他选一个接班人,以在佛陀入灭后能统领僧众,而释迦牟尼却极力反对,教导弟子们只能依“法”而住,不能依“人”而住,当自行修习、修习于法,当自皈依、皈依于法,若能如是,才能悟道成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