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简史(修订本)(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
分類: 图书,历史,民族史志,
作者: 《布朗族简史》编写组编写
出 版 社: 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1字数:版次: 1页数: 160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0508686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布朗族的族源和历代分布、远古社会探索、你系氏族公社、农村公社、私有制的形成发展及向封建制的过渡、社会形态及经济生产方式、社会主义时期的建设和发展、布朗族生活与文化等。
作者简介
赵之谦(1829-1884),字撝叔,一字益甫,号悲庵、无闷、冷君、憨寮,浙江绍人。篆刻早年从浙派入手,继而上溯秦漠,作品中无论印文、条款都取材甚广,封印学的发展影响很大。作品面目多样,艺风苍秀雄浑。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布朗族的族源和历代分布
第一节 自然环境
第二节 族源及民族形成
第三节 历代分布和迁徙
第四节 人口及发展变化
第二章 远古社会探索
第一节 原始群时代
第二节 母系氏族公社及其演变
一、母系氏族公社
二、向父系制过渡
第三章 父系氏族公社
第一节 原始共产制
第二节 氏族社会生活
第四章 农村公社
第一节 原始农村公社的形成
第二节 村社生产力状况
第三节 村社二重性诸方面
一、村社公有制
二、氏族占有制
三、私人占有制
第四节 社会组织
第五章 私有制的形成发展及向封建制的过渡
第一节 私有制的发展与社会等级的形成
一、私人占有制的形成及发展
二、社会的分化及社会等级的形成
第二节 向封建制的过渡
一、生产力水平
二、生产关系状况
第三节 社会组织和政治制度
第四节 习惯法
第五节 布朗族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
第六章 社会形态及经济生产方式
第一节 社会形态
第二节 社会经济生产方式
第七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建设和发展
第一节 布朗族人民获得解放
第二节 向社会主义过渡
一、土地改革
二、党的“直接过渡”方针
……
第八章民族区域自治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第九章布朗族生活与文化
参考文献
后记
修订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布朗族的族源和历代分布
第一节自然环境
布朗族主要分布在滇西南澜沧江和怒江中下游两侧低纬度高海拔的半山区。绝大多数布朗族分布在北纬25。以南地区,其中,北回归线横贯双江布朗族地区。海拔1500~2300米之间,地形复杂,山高谷深,海拔高低悬殊很大。因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和西南季风影响,气候随地势高低呈垂直变化,境内寒、温、热三气候同时具备,而在同一地区高山河谷之间又形成独特的“立体气候"。冬天最低气温约3℃~4℃,夏季最高可达300c,年平均气温在19℃~22℃之间。夏秋(5—10月)为雨季,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西双版纳西定和布朗山年平均降雨量分别为1 209.3毫米和1374毫米,冬春(11月—次年4月)为旱季,少雨多雾,故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分明,时空不均,,“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点。
布朗族聚居区地处云贵高原横断山脉西南,境内高山鳞次栉比、千嶂叠翠,湖泊江河烟波浩渺、纵横交错。西部有高黎贡山、哀牢山,东部有碧罗雪山、无量山。在双江境内,山区面积为2 083•6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6.24%。主要山脉有马鞍山、四排山等,属怒山山系邦马山脉的主要分支。大雪山为境内最高峰,海拔32363米,东南的双江渡口为最低点,海拔670变,高差为256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