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金牌幼教:教育孩子最好的选择-中华勤学故事4(2CD)

分類: 音乐,有声读物,
碟 片 数:2
介质:CD
I S R C :9787799821535
曲目
DISC 1:
01 李白铁杵磨成针
02 李晟练成神箭手
03 陆游书巢勤学
04 白居易诗进长安
05 刘勰佛殿借读
DISC 2:
01 宋应星买书
02 阎若璩口吃成大器
03 顾炎武读破万卷书
04 欧阳修借阅典籍
05 蒲松龄草亭路问
内容提要
《李白铁杵磨成针》李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李白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李白小时候在四川象耳山读书,很不用功,天天在山中打猎玩耍。有一天,他在山下小溪旁边遇见一位白发婆婆在那里磨铁杵,李白问她干什么?老婆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杵也可以磨成针。”老婆婆向他讲了这个道理后,李白顿时领悟,于是在山中好好学习,成为了大诗人。
《李晟练成神箭手》公元七四三年,中国河西一代经常有外族入侵。这时一名叫做李晟的射手靠着百步穿杨的射箭绝技,帮助唐朝军队打败了敌人,成为著名的神箭手。虽然李晟出成于文武兼备的将领世家,可是,在他小时候,他父亲却并不想让他过早的练习武艺……
《陆游书巢勤学》南宋诗人陆游,他从小就刻苦勤奋。敏而好学。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摆的是书,柜中装的是书,床上堆的也是书,被称作书巢。他勤于创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文学家。
《白居易诗进长安》白居易是我国文学史上富有盛名的大诗人,他一生创造有近三千首诗和八百多篇散文。是唐朝最高产的诗人。白居易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刻苦。在他学诗求学的过程中曾发生过不少有趣的故事……
《刘勰佛殿借读》《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出现的一部文艺理论传世名著。他的出现对中国文化以及世世代代的艺术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可是这本书是怎样诞生的呢?他的作者又是谁呢……
《宋应星买书》明朝大科学家宋应星,从小勤奋学习,在《梦溪笔谈》的影响下,写成《天工开物》一书。《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手工业和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性的科学巨著,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写作《天工开物》之前,宋应星却与《梦溪笔谈》,发生了一个很好玩的故事!
《阎若璩口吃成大器》阎若璩是我国著名的考据学家,是清代考据学创立之初的代表人物。可是阎若璩小时候是个口吃的孩子,常受到大家的嘲笑和欺负,在母亲和老师的鼓励下,阎若璩凭着勤能补拙的精神,刻苦读书,付出别人几倍的努力,赶上了正常的同学。此后,阎若璩仍旧凭着这股好学肯吃苦的精神,成为了著名的学者。
《顾炎武读破万卷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气壮山河的名言,激励了多少志士仁人为天下兴亡舍身奋斗。是谁喊出了这样的豪言壮语呢?它出自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之口。顾炎武生在江南水乡,他的童年非常不幸,花病差点夺走了他的生命。虽然他体弱多病,但是在母亲的教导和鼓励下,顾炎武勤奋苦读,以过人的毅力手抄《资治通鉴》,终于成为一代大学者。
《欧阳修借阅典籍》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的领袖。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词和散文对北宋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欧阳修自幼家境贫寒,但是他天资过人,勤奋刻苦。
《蒲松龄草亭路问》这个故事讲述了,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经过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废寝忘食的创作,终于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辉煌巨著《聊斋志异》。
编辑推荐
央视金牌幼教,教育孩子最好的选择。
精选中国从古代到近代几千年文明历史上,仁人志士勤奋学习的趣闻逸事。
基本信息
语言:国语地区: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