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接入网
分類: 图书,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理论,
作者: 朱洪波 傅洪波 吴志
出 版 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2-1字数:版次: 1页数:印刷时间: 20010201开本: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1508446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专门介绍无线接入网的图书,主要内容包括:无线接入网的基本概念、无线接入网的基本结构与组成、无线本地环路结构与系统、无线接入信道与电波传播特性、无线接入的基本技术、目前一些实用的无线接入系统、无线接入网的维护管理与性能要求、无线接入网规划与工程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本书内容新颖,实用性强,可供从事电信工作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相关院校的师生阅读参考。
目录
第一章无线接入网概述
第一节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一. 概述
二. 电信网与本地网
三. 用户网与用户环路
四. 用户接入网
五. 用户驻地网的概念
六. 接入网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第二节电信网的无线接入
一. 无线接入技术
二. 无线接入的特点
三. 无线接入的业务需求
四. 无线接入技术的作用和影响
第三节无线接入与因特网
一. 概述
二. 无线通信与因特网的发展关系
三. 无线通信和因特网的有机结合
四. 因特网的无线接入
第四节无线接入网的发展趋势
一. 接入网建设的技术发展策略
二. 接入网向宽带方向的发展
三. 无线接入网进入IP时代
四. 无线接入技术的农村市场
五. 无线接入的技术展望
第二章无线接入网的基本结构与组成
第一节接入网的功能结构
一. 接入网定义与定界
二. 通用协议参考模型
三. 接入网的主要功能
第二节接入网的分层结构
一. 传送层模型
二. 物理参考模型
第三节无线接入网的拓扑结构与基本组成
一. 无线接入网的基本拓扑结构
二. 蜂窝式无线接入网的拓扑结构
三. 蜂窝无线接入的系统组成与网路结构
第四节无线接入网的接口
一. 用户网络接口(UNI)
二. 业务节点接口(SNI)及其要求
三. 管理接口(Q)
第五节无线接入网的ATM技术
一. 无线接入中的ATM原理
二. 无线接入网的ATM传输方案
三. 无线接入网的ATM协议
四. 无线接入网的ATM参考模型
五. ATM无线接入(AWA)系统
第三章无线本地环路结构与系统
第一节无线本地环路
一. 标准无线本地环结构
二. 有线和无线接入结构比较
三. 无线本地环路系统
四. 无线本地环路的发展应用
第二节固定无线接入
一. 系统配置
二. 业务和功能
三. 频率配置
四. 服务质量
五. 同步
六. 接口
七. 设备基本进网要求
八. 操作维护系统
九. 固定无线接入的基本方案
第三节移动无线接入
第四节SCDMA无线用户环路
一. 概述
二. SCDMA系统结构
三. SCDMA的关键技术
四. SCDMA无线接入系统设备与接口
第五节无线本地环路的系统与技术应用
一. 基于卫星通信的系统
二. 一点多址微波系统
三. 基于蜂窝移动通信的接入系统
四. 基于无绳电话技术的接入系统
五. 专用无线本地环路系统
六. 我国无线接入系统的市场与技术应用
第四章无线接入信道与电波传播
第一节无线接入信道的基本特性
一. 衰落和多径特性
二. 多径信道
三. 迟延扩展
四. 相关带宽
五. 多普勒扩展
六. 码间干扰(ISI)
第二节无线接入信道的电波传播特性
一. 短期衰落
二. 衰落深度和衰落速率
三. 电平通过率
四. 衰落持续时间
五. 莱斯衰落
六. 长期衰落
七. 自由空间路径损耗
八.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和菲涅耳区
九. 平地反射面上的路径损耗和菲涅耳区
十. 衰落储备第三节无线传播损耗预测
一. 无线接入环境
二. 路径损耗和传播模式
三. IMT2000模式
第五章无线接入的基本技术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无线接入信源编码
一. 波形编码
二. 参量编码
三. 混合编码
四. 半速率和变速率语音编码器
第三节差错控制编码
一. 差错控制编码的分类
二. 分组码
三. 循环码
四. BCH码
五. 交织码
六. 卷积码
七. 检错编码
第四节数字调制和扩频调制技术
一. QPSK调制
二. 高斯滤波最小移频键控(GMSK)调制
三. 扩频调制
第五节固定和无线接入电话交换及其接口
一. 交换原理
二. 无线接入系统与PSTN/ISDN互联
三. 接口中的信令协议
第六节双工多址通信技术
一. 双工通信
二. 多址通信技术
第七节多信道共用技术
一. 话务量与呼损率
二. 信道自动选择方式
第八节用户鉴权和数据加密
一. 用户鉴权技术
二. 信息加密技术
第九节无线接口和信令
第六章无线接入系统
第一节窄带码分多址无线接入系统
一. NCDMA扩频通信IS95标准
二. CDMA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
三. CDMA收发信机工作原理
四. WiLL无线接入系统
第二节宽带CDMA无线接入系统
一. IS665宽带CDMA标准
二. 朗讯公司的AirLoop无线本地环路
第三节数字无绳电话(DCT)
一. 数字无绳电话(DCT)的应用
二. DECT.PHS和PACS标准的系统结构和无线接口
第四节新西兰Falcon无线/有线接入系统
第五节加拿大北方电信公司的无线接入系统
一. IONICA系统
二. Proximity系列无线接入系统
第六节卫星移动通信无线接入系统
一. “铱”(Iridium)系统
二. 全球星(GlobalStar)系统
第七章接入网的维护管理与性能要求
第一节接入网管理的结构
第二节Q3接口及其协议
一. Q3接口的低层协议
二. Q3接口的高层协议
第三节接入网的管理信息模型
一. 接入网的功能结构
二. 接入网的被管对象类及信息模型的建立
第四节接入网的管理功能
一. 接入网管理功能的概述
二. 对接入网各功能块的管理
三. 对V5接口的管理功能要求
第五节实际的接入网管理系统
一. 接入网元管理
二. 接入网络管理
第六节网络性能要求
一. 误码性能要求
二. 抖动性能
三. 可用性
四. 传输衰耗
第八章无线接入网的规划与工程设计
第一节无线接入网的工程经济分析
一. 概述
二. 无线接入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三. 无线接入中的工程经济问题
第二节无线接入的网路规划
一. 新技术和网络规划
二. 发展规划
三. 业务需求和业务量预测
四. 设备选择
五. 网络规划的新概念
六. 总结第三节无线电频谱资源的规划原理
一. 无线通信中的蜂窝思想
二. 关于无线电频谱资源的概念
三. 无线接入网的频谱规划
四. 无线接入网的电磁兼容性
第四节无线接入工程设计
一. 概述
二. 无线电频段的工程预算
三. 无线传播路径分析
四. 无线覆盖区域
五. 用户段工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