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前沿观察 2008年第1辑 (总第2辑)

分類: 图书,法律,诉讼法/程序法,诉讼法学,
作者: 《审判前沿观察》编辑委员会编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版次: 1页数: 315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20808049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审判前沿观察》是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主编的,立足通过优秀调研成果的展示,着力反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丰富与发展,探索审判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展示法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践行司法公正与效率主题的良好风貌。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主题笔谈、专家论坛、审判实务、专题研究、调查分析、改革探索、研讨综述、判案评析、裁判精选等。本书的出版将为法律界同仁展示智慧和才华、交流思想和心得提供一个新平台。
目录
主题笔谈
裁判思维的转换与释明制度的重构
法律适用中的价值判断
在法律与情理中寻找结合点
法律适用类刑事疑案的成因及解决路径
司法为民与刑事审判中的利益衡平
专家论坛
法学方法的困惑
胎儿的法律地位及其保护范围
从“许霆案”解读“盗窃金融机构”行为
审判实务
保险人合同解除权的行使与限制
从《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看无权处分和善意取得之关系处理
房地产登记行政诉讼中的若干问题研究——兼论《物权法》的相关规定
关于建立我国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的思考
论存款被冒领案件中存储双方的民事责任
权证信息披露纠纷中交易损失的责任认定
论民事执行和解制度的定位与到位——从公权与私权关系角度的观察和研究
专题研究
医患纠纷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研究
论竞合犯罪的构成和定性原则
物权法实施后业委会诉权问题研究——以请求权基础为视角
调查分析
完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司法环境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特点、成因及审理难点分析
因起诉要件争议上诉的行政案件审理情况分析
改革探索
中级法院少年审判庭运行机制研究
司法廉洁与法官职业化: 双重视角下的法官交流机制
角色的强化、弱化与衡平——负责制视角下的合议庭成员考论
研讨综述
“党的十七大与繁荣上海法学研究”研讨会综述
判案评析
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P2P软件帮助侵权应承担侵权责任——广东中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诉广州数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等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
道路交通事故赔偿协议效力的认定及处理——毛建军诉姚来扣等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上诉案
裁判精选
上海文艺出版总社诉上海康育乐购超市有限公司等仿冒、伪造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纠纷案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6)沪一中民五(知)初字第283号民享判决书
上海佩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诉浙江双佳制衣有限公司加工合同纠纷案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7)沪-中民四(商)初字第3号民事判决书
域外法制
比利时最高法院掠影
德国简化民诉程序的实践与启示
《审判前沿观察》稿件技术规范
《审判前沿观察》稿约
书摘插图
主题笔谈
裁判思维的转换与释明制度的重构
随着哲学诠释学对裁判思维的渗透,案件事实的建构过程实际上融入了当事人与法官各方的“前见”。为了消除前见的负面影响,对话是一种最有效的回到事物本来面目的形式。在对话的立场上需重新认识民事证据规则中的释明制度,所谓释明,是通过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对话、交流,增强案件事实建构过程的透明度,消除在建构案件事实过程中法官与各方当事人各自前见中的负面影响,协同发现案件真实。唯此,我们将以更开放的心态看待释明,更灵活的方式进行释明。当然,关键是要转变法官的思维,强化对话与合作的意识,艺术化地开展释明。
一分立到融合——裁判思维的转换
在传统的法学教育中,演绎推理(司法三段论)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法律适用方法,对裁判思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司法职业化的推进,这一裁判思维正在发生着变化。
(一)司法三段论对裁判思维的影响
司法三段论认为,司法裁判首先是以司法三段论形式进行的,即法律规范为大前提,特定的案例事实为小前提,以一定法律效果的发生为结论。其中,法律规范的要件,通常系由多数要件特征组成的。因此,特定的案例事实必须该当于所有的要件特征,始能发生该法律规范所定的法律效果:
司法三段论作为一种思维规律的总结,帮助法官解决了如何将案件事实与法律规范相联系的问题,但是没有解决案件事实是如何建构的问题。……